http://www.esafety.cn/blog/wll/66030/index.html

以“五个转变”实现创新发展

作者[孙锡云] 发表于[2016-9-21 9:23:00]

五个转变实现创新发展

2015年以来,辽宁省大连市安监局在国家安监总局的有力指导下,在大连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强化事故防范工作为着力点,以推动实现五个转变为重要举措,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发展。2016年一季度,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8%45%,工矿商贸企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均下降50%,而且无较大事故发生,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刘士武

2015年以来,辽宁省大连市安监局在国家安监总局的有力指导下,在大连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强化事故防范工作为着力点,以推动实现五个转变为重要举措,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发展。

2015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3.6%和23%,工矿商贸企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1%49%,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5%73%2016年一季度,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8%45%,工矿商贸企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均下降50%,而且无较大事故发生,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五个转变是:

推动安全责任落实

由专职向全员转变

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是根本。大连市安监局在专门抓安全生产工作人员责任落实的基础上,着力推动由专职向全员转变,实现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覆盖。

从政府层面,大连市安监局大力推动落实党政同责,落实管行业管安全、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

落实部门安全责任,实现专业监管。督促各有关部门在认真落实法定安全监管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解决相关行业领域内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督促市建委出台了加强基坑、沟槽基础桩井和建筑边坡安全管理工作意见,组织开展了专项检查;市消防局出台工作方案,牵头开展全市建筑保温材料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市质监局制定并推动落实化工企业机泵阀门监造规程;市发改委制定实施了《大连市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保护工作细则》。

深入落实属地责任,实现完全监管。大连市安监局强化安全生产部署,除了常规的文件、会议部署外,每个季度至少组织召开一次由属地安监局局长和全体安监干部参加的全市安监系统工作会议,全面系统地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协调市委、市政府组成督查组,对全市14个地区开展专项督查。对于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地区,直接约谈属地政府负责人或安监局长。强化意见反馈,召集区市县安监局局长交流工作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对各地区提出的问题,着力协调解决,并给出书面答复。

落实综合监管,消除监管盲区。国务院新修订的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发布以后,大连市安监局针对大连市铁路、电力、军工、热电、港航等行业领域与国家部委安全职责不对应的情况,反复协调有关部门,并提请市长办公会予以协调解决,确保各项安全监管职责都能对号入座。

从企业层面,大连市安监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行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全市企业管理者落实一岗双责,分解安全管理责任,由一线人员落实安全具体责任。截至目前,全市106家市级监管的重点企业,已全部按要求修定完善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市总工会的配合下,2015年至今,全市683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向职代会报告了安全生产工作并接受测评,以加强群众监督,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加强监督管理

由安全制度向标准转变

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狠抓制度落实是关键。大连市安监局积极推动由抓一般性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努力向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标准转变。

从政府层面,完善自身管理,请第三方机构——中国船级社对市安监局进行管理评估,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逐步推进全市14个地区和33个部门开展诊断评价,提高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按行业、专业组织制定安全标准,强制企业执行。组织专家综合分析研判4家大型石化企业的泵阀安装和维修工艺流程,提出更具体的安全标准。强制要求企业切水作业必须由2名以上作业人员共同完成。要求全市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必须加装紧急切断装置。建立危化品企业周研判机制,要求7家重点企业每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及下周风险辨识和防控措施。

从企业层面,对危化品企业推行国际现行安全标准。建立危化品安全标准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引导企业采用美国石油协会(API)的先进国际标准,并梳理出部分关键标准,编辑成册,印发实行。引进国际先进的PDM预测性维护技术,对大连石化等6家重点危化品企业的高危机泵进行安全检测。邀请挪威船级社对大连6家重点石化企业进行安全定量评价,查找与国际安全管理标准之间的差距。

鼓励企业与国际标准对标,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梳理危化品企业现行的上百种泵阀技术标准,明确对GC2级以上的泵阀全部采用国际标准,纳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范围,实施第三方监造。全面推行国际通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全市认证企业达928家。

最低执行国家标准。将国家发布的各类文件、标准、规范作为安全督查检查的最低要求,对于因国家标准趋于严格,出现不符合现行标准的问题,也要求企业必须落实整改措施。2015年,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了市区内全部危险品储存场所,对于不符合现行安全标准的11处场所,坚决要求其通过停止使用、限量储存或搬迁的方式,消除安全隐患。

强化源头预防

由隐患排查向风险防控转变

抓好事故预防,必须关口前移。大连市安监局注重抓好风险防控,力求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努力实现由常规的隐患排查向风险防控转变。

一方面,消除人的思想认识上的风险。组织政府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凡是新入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第一项任务就是接受安全培训。2015年以来,组织了2次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新入职安全监管人员240人次。将企业的一线人员和外协队伍人员作为培训的重点,着力强化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复工转岗换岗培训,强化落实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安全培训,强化做好班组交接班安全交底培训和开班前培训。除此之外,还加强全民安全常识教育。20157月,启动了安全生产百名记者百日行活动,累计组织执法人员和记者2000余人次,深入企事业单位150家,发布各类安全科普和曝光警示类稿件650篇。20164月,开展了第2季百日媒体大型宣教活动。此外,还在大连电视台开播了以案说法栏目,开通了大连安监微博和微信,录播了整点公益报时,对全社会进行立体式的安全宣教,全市百姓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另一方面,强化设备设施的风险防控。对危险性大的装置,全面进行安全评测。组织对全市历史遗留的无法提供正规设计手续的97套在用化工装置完成了安全设计诊断。排查大连市炼化企业中危险性较大的装置,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Hazop分析。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开停车期间和动火等特殊作业,要求全面实行升级管理。2015年开始,邀请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组连续3次对大连市重点化工企业的重点装置开展诊断式检查。

危险岗位,推行机器代人。在全市水泥行业推广储罐挂壁自动清库技术,在机械行业推广自动焊接车间,在炼化企业推行阀门自动开关、温度压力自动调节等,减少内操和外操人员。

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全天候监控,及时掌握动态变化。督促全市115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建立健全了监测系统,不间断地采集温度、压力等信息,根据参数变化,实施自动预警、自动连锁控制。大连市安监局通过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对全部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视频监控。在危险区域悬挂安全提示牌,制定审批流程。为了防范因使用可燃保温材料引发的火灾事故,组织制定了周边动火作业管理规程,督促消防部门在建筑物门上悬挂此建筑保温材料可燃,严禁违规动火的警示牌。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督促重点危化品企业每天有领导带班和技术人员参与值班,将每周值班计划报市安监局备案。此外,为7家大型商场装配了567个智能巡更巡检设备,并在全市推广。

注重警示教育

由事故处理向防范措施落实转变

强化事故调查处理,是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抓手。大连市安监局不仅依法依规对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更重要的是,在事故的警示教育和整改措施的落实上下功夫。近年来,大连市安监局不断强化事故警示教育,由单一形式的事故查处,到注重强化警示教育,举一反三,努力向防范措施的落实方面转变。

大连市安监局分行业、专业,组织一线人员进行事故教训学习,规范安全操作。2015年以来,围绕深刻吸取各类事故教训,先后组织编印了《危化国内外10年事故汇编》《工矿商贸国内外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汇编》《大连市建筑保温材料火灾事故典型案例汇编》《大连市粉尘作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知识手册》和《每季度全市各类事故情况汇编》。还组织编制了全市10年工矿商贸事故分析报告,剖析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风险预警。

从管理层面,举一反三制定防控事故措施。对大连市发生的各类有影响的事故,第一时间召开现场会,部署吸取教训的措施。对发生的有影响的事故,第一时间从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安监局了解情况,立即组织研判,分析事故原因,开展专项行动。

制定行业准入标准。把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作为向全市危化品企业供应设备、提供服务、承包工程、承租设备设施及场地的前提条件。将出过事故或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危化机泵和阀门批次列入黑名单,责令退出大连市场。

通过事故完善安全标准。每个季度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议,查找并解决导致事故发生的深层次问题。编制并在全市强制推行涉氨制冷设备安装、使用、维护标准。此外,还建立了保证特殊时期安全稳定的7项安全监管措施,包括向重点企业24小时派驻工作组,禁止动火等特殊作业,实施全行业安全生产零报告和每日研判,暂停剧毒、易制爆危化品新增受理许可和烟花爆竹批发零售业务,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准备等。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由应急预案向实战演练转变

大连市安监局不仅抓好各级政府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制定,而且把应急工作着力点向实战演练转变。

加强应急实训,着力提升一线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督促各企业将每个岗位的应急预案浓缩为简明管用的应急处置一人一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督促企业结合实际,全面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应急演练,要求推广班组双盲式反事故演习,提高一线职工的应急作战能力,同时真正检验各项预案的实际效用。此外,在市区重点开展燃气、电梯、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等事故演练,让市民掌握逃生技能。组建覆盖各行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实用性装备。经过不断发展,大连市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已达到了17个,除了为专业队伍购置通讯指挥车、大吨位泡沫水罐车、远程供水车、大功率高喷车以及空气呼吸器等专业应急装备外,每年还为每个救援队伍补贴10万元的运营经费。大连市专业应急力量基本能够应对原油、液化石油气、液氯、液氨、精对苯二甲酸、燃气、非煤矿山、建筑等事故,能够对危化品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能够满足化学品事故和烧伤中毒的紧急医疗救治和伤员后期诊疗。

建立科学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配备充足的物料。组织各应急队伍和重点企业,根据区域特点和企业实际,配齐灭火泡沫、大型移动发电机,以及吸油毡、围油栏、消油剂等各类物资,并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补充防台防汛、防地质灾害的应急物资,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变化,针对特定危化品补充相应的应急物资。

组织不同行业的应急实战演练,提升应急指挥能力。2015年,全市共开展各类演练5000余次,动用主要装备器材1万余台(套),涵盖了燃气、火灾、电梯、突发地质灾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液氨、密闭舱室燃爆等。在每次演练后进行复盘,查找并修正预案在指挥调度、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方面的不足。

建立化工区应急救援基地,发挥协同作用。国家安监总局和大连市共同投入,建成了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大连基地,基地包括1个响应中心和2个应急救援支队。24小时应急值守,对关键部位进行视频动态监控;时发挥调度指挥作用,调用专家、企业基本信息和应急物资,调动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协同消防等部门共同开展应急救援。

(作者为辽宁省大连市安监局局长)

  • 圈子:注安之家 
  • 发表评论:
    载入中.......................

    Photo(相册)




    My Groups(群组)

    载入中.......................


    Good friend (好友)

    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