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阵痛反应我国地下管网监管仍混乱
中石油阵痛反应我国地下管网监管仍混乱
事故频出 第三方破坏占比达四成
6月本是安全生产月,但就在6月的最后一天,位于大连的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线被钻漏,引发起火事故。专家透露,城市地下油气管网的第三方破坏目前已上升到网管破坏比例的四成,企业与地方合作,强化油气管网安保势在必行。
6月30日18时30分,大连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受大连德泰易高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水平定向钻施工,拟建LNG加气站,“意外”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线钻漏,导致原油泄漏,溢出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排污管网出口处出现明火。
22时20分,事故导致的明火被扑灭。大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穿越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施工必须经发改委、安监局联合审批后才可进行,且施工时确应有监护。而导致事故的这次施工未经审批。
中石油有关方面人士也表示:“输油管道位于地下2米,按照要求,施工应从地下4米穿过。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未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目前,大连市已经成立事故调查组,肇事单位的5名相关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附近的居民已经陆续返回家中。
这起油气管线泄漏引发起火事故,距离去年山东青岛“11 22”中石化[微博]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的发生仅半年之久。
“第三方破坏” 防不胜防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油气管网格局已初步形成,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由于大规模、跨区域、跨国境的油气干线管网已经遍布全国,所以我国99%的天然气和80%以上的石油输送完全依靠管道。
管道输送油气优势突出,但安全风险也特别大,各种对管道的有意或无意破坏逐年增加。因易燃易爆的特性,油气管道安全是我国地下管网安全中的“重中之重”。
“11 22”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后,中石化、中石油这两大石油巨头更是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拉网式排查,投入不菲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全方面整改。据《企业观察报》记者了解,仅中石化就派出500多个工作组,对所有管线进行了排查。为何依然发生了此次输油管线泄漏的事故?
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黄毅说:“这次的问题与青岛爆燃事故不同,不是因为管道本身泄漏。因此严格意义上与管道本身维护、监控不到位造成的跑冒滴漏没有直接关联。具体责任还需要进一步调查评估。”
其实,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线泄漏事故属于管道安全风险中的“第三方破坏”。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一位领导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第三方破坏已上升为我国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第三方破坏包括第三方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械铲断,或爆破作业中炸断管道,不法分子打孔盗油、盗气,管道周边违章建筑造成挤压管道,恐怖分子袭击等。”据悉,第三方破坏在我国油气管道事故中占比达40%左右,经常防不慎防。
“但是,管道第三方破坏事故的发生总是有原因的,或者总是存在先期征兆的,因此,能否有效防止管道第三方破坏事件的发生,就看企业和相关政府监管部门能不能提早发现各种诱发因素和先期征兆。”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的这位领导说,为了防范第三方损伤,中石油曾通过管道巡护检查和风险排除制订了五项措施:一是要求各基层领导高度重视,将第三方施工风险评估和控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好管道巡线,分析并排查巡护工作中的死角;二是强化对第三方施工的管理,加强信息收集,做好有效预防。变传统的被动告知为主动发现。强化施工过程控制,变被动为主动,避免因第三方违规施工对管道造成伤害;三是强化对巡线工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充分利用GPS监督手段,调动巡线工的积极性,做到优化巡线时段、优化巡线路径,杜绝个别巡线工巡线敷衍、应付等情况;四是做好管道标识整治,杜绝标识缺少、不清、不准等情况;五是加强对管道浅埋点段的整治,排除由于管道埋深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虽然“五项措施”是制定出来了,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线事故还是发生了——企业为什么没有对输油管线之上的第三方施工行为产生疑义并及时阻拦?第三方施工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对管线安全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这可以说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没有到位的一个表现。
当然,地方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也有责任,因为地方政府没有严格加强对各类地下管线的规划及监管,并允许此类没有经过审批的施工项目开展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可以说,对于事故的发生,涉事企业、中石油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都逃脱不了责任。
地下管网监管仍然混乱
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线钻漏事故,又一次暴露出了我国地下管网监管现状的脆弱。
“目前,全国油气管线超过10万公里,又与供水、供气等城市管网交叉重叠。有些管线的安全问题企业需要自己解决,有些确实需要政府协调多个部门解决。尤其是在迁移地面建筑物,或者重新拆、设管网的过程中,情况特别复杂。”黄毅坦承,历次油气管网事故都暴露出来的一个共性是:城市地下管线铺设地面标识缺失、不明显,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和督察不到位。
这其实是一个令人感到恐惧的共性问题,其背后是我国庞大的地下管网监管现状的混乱与无序。此前兰州水污染事件发生后,《企业观察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国地下管网究竟是呈现怎样一个分布现状?没有一个监管部门能给出非常清晰的回答。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学军表示:“这说明我国对于城市地下管网的建设和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统筹全局的,综合性、协调、统一的顶层规划及系统管理。”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没有管线的综合管理部门,专业管线有人管,涉及多种管线之间的问题就没人管,管线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如投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各阶段相对独立,也缺少有效的衔接。
缺乏统一规划及管理的结果是,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缺乏有效的识别方式,不仅导致管理困难,灾害易发,而且当管道发生泄漏、爆裂等安全事件时,给抢修也造成很大难度。
此外,城市建设过程中,地下空间拥挤不堪,反复开挖,“拉链马路”现象频繁发生,也为地陷埋下隐患。
对此,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表示:“我国地下管线的管理水平之所以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与我国‘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理念也是有关系的。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城市都在不断扩张建设与老城改造,却往往忽视地下管网的改造和维护,我国不少地下管网在规划、管理、产品质量及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都存在较多问题,有时候在部分管网交叉的地方甚至出现监管缺失的情况。”
刘铁民认为,地下管网安全事故频发,除了相关企业及监管部门规划不统一、管理不协调外,信息化管理落后、管网监管及维护人员素质低或流动性大也是值得注意的因素。“我国传统的人员测量和简单图纸标识方法,使得我国地下管网的信息分散、凌乱,导致对已有地下设施缺乏系统有效管理,不能及时准确查找。同时,监管维护人员更替频繁,也容易使文档资料不准确且易丢失,增加了地下设施的维护管理难度。”刘铁民说。
刘铁民呼吁,尽快让埋在地下的每一寸管线都能纳入到高效有序的管理中,让每个地下管网工程项目在审批建设等环节都有档案,指定具体部门统一管理地下管网的相关信息,整合资源,建立地下管网的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做到地下管网产权单位资源共享,每一寸管线的所属都能清晰准确。
标本兼治势在必行
立足当下,诸多潜藏地下的管网隐患该如何系统整治?
李学军表示,首先,要强化企业与城市地下设施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的统筹和协调,建立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管网的统一监管,有必要时还要设立专门机构,确保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
其次,对已有的在役管线应进行风险隐患的仔细排查,将许多存在交叉的管网和超期服役的地下管网设施作为重点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查清地下现状,建设数字管网,实现地下管网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其三,对新建管线,严格全过程监督,积极推广综合管廊或者共同沟建设方式,即按照功能将相互不影响或影响不大的几种管线一起按照间距规范敷设,这样可节省地下空间的占用,有利于管线的检修维护,并及时纳入数字管网管理。
其四,着手推行管网智能化、智慧化建设,实现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机制的基础上,切实提升管网事故预警能力,实现管网本质安全。
刘铁民也认为要标本兼治。治标,即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网的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和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从安全的角度加强监测,强化预警,对重大突发事件做好应急准备,比如抢救物资、专业设施、监测施工设备、专家队伍等,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现场处置能力。治本,即中国城市管网改造工作。首先,在一个城市建立统一协调的地下管网管理机构,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专业信息和管理服务,并制定出全市统一的管道系统布局及发展规划。其次,按照此规划对当下已有的管线制定出改造计划,加强政府、企业的投入,分期、分批,按照顶层设计思想,协调统一改造。这是需要从体制、机制上下决心,下工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这项工作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是如果这个问题现在不解决,那么积重难返,若干年后,不仅难度更大,而且后果也更严重。”刘铁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