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
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
从春天再出发——记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
资料图片:这是1992年岁首,邓小平同志在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参观。
资料图片:这是1992年1月22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仙湖植物园参观。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
深圳莲花山顶,邓小平塑像前,敬献鲜花的人们络绎不绝——
20年前的春天,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世纪伟人邓小平35天的南国之行犹如浩荡春风,给华夏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2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踏上了高速发展之路。
当又一个春天来临,新华社记者重走邓小平南巡之路,感受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感悟时代变迁的启示。
在对南方谈话的追忆和思考里,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繁重艰巨的任务,一个共识如此鲜明: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更加精彩的“春天故事”。
从春天出发,谱写人类发展史上的中国传奇
1992年的春天,一列火车在南方大地疾驶。
1月18日至2月21日,从武昌到深圳,从珠海到上海,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考察路上一路走一路讲:“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南方谈话成为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南方谈话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不断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副主任王均伟说。
东方风来满眼春。党的十四大作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中国大地迅速掀起了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新一轮热潮。
近日,记者重访小平南巡“标志地”,20年间所发生的变化,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巨大飞跃:
——山清水秀的仙湖植物园内,20年前小平同志亲手栽植的1米多高的高山榕已长成树冠直径超过15米的大树,每天来此观赏拍照的人络绎不绝。记者在树下巧遇一家三代人:76岁的张中信和老伴带着儿媳妇和孙子、孙女。老人要孙辈们给“小平同志手植树”敬礼,两个孩子认认真真地鞠了个躬。“十几年前,我的几个孩子从东北延边来到深圳闯荡,如今发展得都很好。”张中信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20年间,深圳不断挺立改革潮头,用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也长成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一棵“大树”: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逾千亿。如今的深圳,正从“速度深圳”、“效益深圳”向“质量深圳”发展。
——春节刚过,广东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飞机仿真系统、数字化电厂等课题组的技术人员就忙碌起来。回想起20年前邓小平对科技发展“越高越好,越新越好”的寄语,专门从外地赶回珠海接受记者采访的公司董事长游景玉有些激动:“这些年我们一直以攻克世界性难题为目标,力求为促进科学发展提供科技动力。”这位我国实时仿真技术领域的开拓者,20年来不断开拓创新,用实践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亚仿是珠海20年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已成为现代化海滨花园城市的珠海,今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年1月1日起,《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条例》实施,横琴新区将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努力建设成为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
“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二十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20年来,小平同志对广东的深情嘱托一步一步变成现实:1998年GDP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2007年超过台湾,2005年开始,广东GDP增量首次超过韩国,2011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万亿元,跨入了中上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门槛。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的芯片生产车间里,身着白色防尘服的工人正在一台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前忙碌着。每天,都有上千片4英寸和6英寸两种尺寸的芯片在此加工,并经几道工序后制成各种电子产品外销。
“这台设备现在姓‘社’不姓‘资’。”这台历时20年仍坚守“岗位”的进口机器,作为无声的历史见证,见证了一家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20年间,上海贝岭已从一家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芯片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芯片在电能计量等领域占据了相当市场份额。工厂大门一侧,一栋19层的研发大楼已整体竣工。“以前是靠引进,现在我们有了自主研发能力,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公司总经理李智踌躇满志。
贝岭是上海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改革发展一度滞后。“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谨记小平同志的嘱托,20年间,浦东不断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生产总值增长近90倍,从昔日阡陌纵横一跃发展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重点,上海率先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在国内最早开展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国内最早设立国家级保税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上海的跨越式发展,弥补了老人家“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的遗憾。
2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走上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10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抓住机遇,中国跨越式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20年来,无数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无数人的梦想在改革开放这个大舞台上变成现实。
——安徽芜湖市中山路步行街,傻子瓜子专卖店里,不少人正在选买各种炒货。20年前身陷困境的“傻子瓜子”年广久在南方谈话后摆脱困境,“傻子瓜子”如今已成为资产过亿元的现代化炒货企业,加盟专营店达到数百家。
“我们正在筹建中国瓜子文化博物馆,希望后人铭记这段历史。”年广久次子、傻子瓜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年强说。
——邓小平南方谈话8年后,一位在海外呆了14年的青年在几次回国考察后终于下定决心从澳大利亚回到中国,他就是全球最大太阳能光伏企业无锡尚德的创始人施正荣。
上海南京西路恒隆大厦63层宽大的会议室内,浦东浦西一览无余,因公司成功在美国上市的施正荣若有所思:“如果还留在国外,我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我们要自豪地讲,所有中国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中国梦。”
……
这是春华秋实的20年,这是梦想成真的20年——
“20年前,中国还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应该说,这种发展变化与南方谈话密不可分。”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说。
从春天出发,共产党人走出一条前景广阔的“中国道路”
“南方谈话回答了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体系化系统化,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理论生长点和理论创新空间。”
2012年元旦刚过,理论界就将目光重新投向20年前那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金民卿的演讲代表了许多专家的共同心声。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南方谈话2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如何保证党的领导,是决定中国能否发展下去的关键。”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说,中国是一个大国,要实现发展,在政治上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政党领导,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适应持久稳定发展的要求,解决了21世纪领导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中国是个资源有限的国家。如何将发展成果转化为全民的幸福,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考虑的问题,必须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政治发展、文化繁荣有机结合起来,把今天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就必须有科学的发展观念。”林尚立说。
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
2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发展,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过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时代主题。
专家指出,不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最终都是解决一个最基本问题: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理论之树常青,实践活水长流。
20年来,伴随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加深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初步建立走向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能不能搞市场经济?”20年前,面对这样的疑问,邓小平的回答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从党在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再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制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年间,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撑。
开始学会运用货币等手段来调控经济、成功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一枝独秀”……经历一次次经济波动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20年来,伴随着对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转变,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年来,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判断标准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各级政府出台政策的鲜明取向。
从取消农村数千年的“皇粮国税”到给农民发放种粮补贴、在农村实行新农合和新农保政策,从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到建立大学生困难资助体系、中央财政拨款160亿给贫困地区26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从连续7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到开工建设千万套保障性住房,一项项政策的出台,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支出,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共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
20年来,伴随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认识的加深,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
从“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到“统筹区域发展”,我国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
“这是有步骤地实践着小平同志提出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辽宁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院长杨光教授说。
2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传统经济增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正从主要依靠东部地区“单一推动”向各大区域“多级推动”迈进。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一年多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筹帷幄,确定了“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在小平南方谈话春风中应运而生的无锡新区,在迎来20岁“生日”的同时也迎来了转型发展的节点。20年间,新区面积从最初不到5平方公里“长”到了今天的220多平方公里,经济规模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强。
“我们已进入了二次创业新时期,坚定不移站在转型发展前沿。”无锡新区党工委书记许刚说,“下一阶段,要努力使新区从工厂林立向公司林立转变,从科技创新向科技创业转变,从创新企业向创新集群转变,从制造人群向智造人群转变。”
改革动力劲,转型发展疾。从南海之滨到北国边陲,许多地方纷纷加快了改革探索的步伐——广东积极“腾笼换鸟”,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浙江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成都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积极促进城乡一体化……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法宝——
20年风雨兼程,20年沧桑巨变。南方谈话以来的20年中国历史昭示人们: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现实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就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从春天出发,奔向科学发展、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20年后,又是一个春天。
中国列车驶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着诸多挑战——
环顾全球,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又面临着欧债危机日趋恶化的新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继续下行的压力不减。
审视国内,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挑战面前,尤其需要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特别是要求能够找到挑战背后的机遇,把挑战转化为机遇。”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解决问题的要害,在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各项决策,还是要围绕“抓住机遇而不能错失机遇”来思考和布局。
抓住机遇,续写“春天的故事”,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回顾20年,我们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到逐渐全面推开、加强顶层设计,走的是符合国情的改革之路。这种循序渐进、从未停顿的改革,释放出强大的动力,成为20年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20年来,我们的成绩是主要的,同时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回避。”中国社会科学院贺新元副研究员说,邓小平在谈话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如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教育、贫富差距等等,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要具体分析。”中央文献研究室郭如才说,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不懈地把改革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改革的难度在加大。”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以往的改革多半是放权让利,拥护者众,阻力相对较小,而现在的改革往往涉及利益调整,面临较多阻力;以往主要是围绕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现在则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改革;以往的改革往往是单项的改革,现在要系统谋划、顶层设计、综合配套。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建立,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完善这个体制还需努力,一些攻坚性改革还在初始阶段。”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认为。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抓住机遇,续写“春天的故事”,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现在人们常常在市场多一点还是政府多一点打转转,还缺少一些因素,形成有效的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机制安排。”经济学家、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说:“从企业发展看,应更多地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的角色应该进一步从运动员转为设计师、监督者和裁判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认为。
20年来,我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诸如行政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司法监察制度、国家机构的精简与调整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使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说。
抓住机遇,续写“春天的故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当前,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医疗、教育、住房、食品安全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这就需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革,加快民生改革步伐。”迟福林认为,面对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下一步改革要调整利益关系,更强调公平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们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也应看到,实现共同富裕必定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主任姜淑萍说,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又好又快发展,把财富“蛋糕”做大;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和深化改革,把“蛋糕”分好,比如不断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强化财政税收分配调节机制,惩治少数人以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等。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中,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使不同群体各得其所,共享发展成果。“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够同党和衷共济、众志成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戴立兴副研究员说。
……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小平同志的这番话语重心长。
今天,我们依然处在“很要紧的时期”——
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站在新的起点上,牢牢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中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历史的巧合,让人们感慨万端——
2月19日,是邓小平逝世纪念日。15年前,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走了,留下了一条通向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月21日,是邓小平南方考察结束的日子。20年前,这位老人用自己的战略眼光、政治勇气和民生情怀,为社会主义中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今天,满怀对这位世纪伟人的怀念,我们的方向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执笔记者:陈芸、李斌、陈二厚、季明;参与:王传真、孔博、刘铮、周英峰、王宇、陈梦阳、田建军、鲍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