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利救援中看到了什么
从智利救援中看到了什么
■□新华社记者 孙英威 朱立毅 梁 冬 刘 敏 吕晓宇 本报记者 李学玲
69天,33名矿工全部生还——智利人创造了令全世界为之动容的生命奇迹。我国是一个矿难多发的国家,“智利奇迹”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借鉴和启示?
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国家安监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王志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铁民,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局局长王权,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建民。
紧急避难所发挥大作用
守护生命的第一道屏障
记者:避免生产安全事故最根本的是防患于未然。智利井下紧急避难所给我们在防范方面提供了哪些借鉴?
黄毅:井下紧急避难所在此次救援中的作用非常显著。险情发生之后矿工进入避难所,这里为被困矿工提供食品、水等,还可以提供温度调节、排泄物处置等多方面保障,是矿工生存的重要保证,也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智利救援方案科学和井下设施齐备值得肯定,为我国矿井建设和管理提供了一定借鉴,但智利有其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我国目前正在强制推行避险系统和避险设备的安装与建立,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煤矿、非煤矿山要在3年之内建立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等。逾期未安装的,将面临相应处罚。
刘铁民:配置紧急避难所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已有强制性规定,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几乎每一位升井矿工身体状况都不错,也十分兴奋,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被困期间生存条件有保障。目前,我国正在计划强制推行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王权:智利3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得益于科学高效的救援方案和先进的救援装备。从中可以看出整合分散的救援资源,建立一支统一编制的全国性安全生产救援队伍,配备先进救援设备,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和水平,对于一国突发事件救援的重要性。
团结互助中冷静自救
“地下工夫”需在地上练
发生坍塌事故后,33名矿工自发组织起来,积极与地面救援人员取得联系,为后来的救援提供了很大方便。
记者:智利矿工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冷静的头脑在这次事件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矿难救援成功都离不开矿工的自救,我们从中收获了什么?
黄毅:智利矿工能在避难所中有经验地划分出生活区、活动区和娱乐区,体现了自救意识和本领,应该说这与平时的培训和教育有很大关系。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如王家岭矿难时,矿工自发组织自救,赢得了宝贵的生存时间。如果平时不注重培训,事发时手足无措,即便是井上全力救援,也很难取得成功。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我国一些小的矿井仍然缺乏相关培训,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检查和排查力度,保证矿工安全。
刘建民:从智利本次救援最终成功收尾可以看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于提高遇险人员生还几率、争取救援时间提供了保证。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矿工的培训,提高矿工自救、互救能力。
心理疏导加人文关怀
物质精神“双重救援”
智利送给被困矿工的物资除了食物、药品和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还包括游戏机、电视机、家属视频录像等精神生活用品。
记者:一起地方性事故,演变成全球数千家媒体直播的生死大营救。如何看待这感天动地的一幕?
黄毅:智利矿工救援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令人印象深刻,这对鼓舞士气、调节精神有积极作用。我国在灾难救援中,一贯坚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援的原则。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防范风险和预警上。
刘铁民:在智利矿难救援中反映出智利上下认同一个理念——尊重生命,即使倾全国之力救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的。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救援最初无法确定被困矿工是否还活着,但人们没有放弃,最终打通了井下通道,为提供决策信息起到了关键作用。应认真分析总结这次矿难的成功救援经验,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感性认识层面上,要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知识,再把知识形成制度,才能发挥长远效用。
成功可归功五个方面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智利圣何塞铜矿被困矿工的成功获救,标志着矿山救援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记者:此次救援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王志坚:我认为此次救援的成功可以归功于五个方面,即智利政府的重视、救援工作的专业化和新技术的采用、避难所的作用、宣传报道透明主动以及矿井所在地地质条件良好。
任何事故的成功救援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专业化队伍和新技术不可缺少。本次救援采取了专业化的救援措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提供了先进的救援设备,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救援过程中,美国的“SchrammT-130”重型钻机采用四次扩孔先进技术,实现了救援钻孔的快速钻通,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智利海军设计的“救生舱”等先进设备在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矿山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记者:从整个救援过程来看,救援工作十分注重细节,细节的完善是保证此次救援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石。哪些细节对救援工作起到直接作用?
王志坚:细节是成功的关键。智利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三套救援方案,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不同的方案所用的设备不同。第一套方案使用的是澳大利亚的“Strata950”型钻机,第二套方案使用的是美国的“SchrammT-130”重型钻机,第三套方案使用的是“RIG―422”石油勘探钻机。
三套方案同时实施,最终第二套方案取得成功。值得注意的是,直到最后一名矿工被救出之前,第三套方案仍在实施之中。
井下避难所是保证生命延续的关键。首先是其明确的位置,保证了钻机的准确定位。同时,避难所的食品、水等储备,为矿工生命延续起到了保障作用。可以说,此次33名矿工安全获救,避难所“居功至伟”。
宣传报道透明主动。事故发生后,智利政府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及时发布救援进展情况,公布救援计划。事故发生后第二天,智利总统皮涅拉通过媒体宣布了政府将采取的所有措施。随后,智利矿业部、卫生部等有关部门官员不断向社会通告救援信息,有效地减少了人们的各种猜测。及时详细地公布各类信息和救援方案以及救援所需时间,赢得了舆论主动权,创造了比较宽松的舆论氛围。
记者:从披露的情况看,本次救援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快的进展和这样好的结果,与该矿所处地地质条件良好密不可分。对此应如何看待?
王志坚:有这方面的因素。该矿处于干旱的沙漠地区,矿床属于非煤矿山,地层构造简单,岩石致密且属于非含水地层,因此钻孔过程未受到地下水和有害气体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救援工作的顺利实施。
我认为,此次成功救援为今后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经验。我国应进一步积极引进和研发高精尖的救援设备,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非煤矿山企业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国家安监总局《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获救矿工讲述被困井下初期生活
智利圣何塞铜矿最后一名获救的矿工——领班路易斯·乌尔苏亚10月14日讲述了矿工们在事故发生后及被困井下初期的生活。
乌尔苏亚说,8月5日,由于矿道内满是尘土,矿工们直到事故发生两三个小时后才清楚当时面临的状况。矿工们试图走出矿道进行自救,但均以失败告终。虽然紧张焦虑的情绪让矿工们采取了并非最佳选择的行动,但大家仍然保持秩序,避免了在自救过程中发生伤亡。
乌尔苏亚说,最初矿工们认为几天内就可以获救,他们也确信救援人员正在地面上进行挖掘和救援。但5天后,矿工们意识到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严重。当时避难所内的食物并不多,为了尽可能坚持更长时间,矿工们对食物进行严格管理,平均两天才进食一次。
尽管形势严峻,但矿工们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们仍然坚信能够获救。乌尔苏亚说,虽然自己有时也会突然情绪低落,但仍然不停地给矿工们打气,向他们解释情况,鼓励他们振作精神。
在被困17天后,8月22日6时,救援人员的钻头终于进入了避难所。当时矿工们十分激动,都忘记了最初的安全规定,甚至想去拥抱钻头。他们纷纷将自己写的信放在钻头上,有的写着“我饿,想要面包”,有的写着对家人的思念,而矿工何塞·奥赫达的信立刻被传遍世界——我们全部33人都在避难所内,全部安好。
(本报综合)
10月12日,救援人员在现场将帮助矿工升井的胶囊形救生舱安装到位
9月4日,救援人员与被困矿工进行首次对话
救援人员通过管道为被困矿工运送水和食物
获救矿工家属观看救援行动的电视直播时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