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看到省长市长们再哽咽
不愿看到省长市长们再哽咽
面对74条眨眼逝去的生命,王君省长的哽咽,既是一种深深的自责,也是一种肺腑道歉。从报道中读王省长的哽咽语,笔者的内心也在一阵阵的震颤。脆弱的生命,已根本经不起矿难的折腾了。
但是,痛定思痛,我们不愿看到省长们再为此哽咽了。
每一次矿难之后,我们都会发现这样一种千篇一律的处理程序,领导批示、停产整顿、安全检查、调查总结、责任追究……,处理不可谓不严厉,整改不可谓不到位。可现实问题是,每次矿难之后,紧接着又是矿难。矿难总是一次次无情地撕裂着善良人的心。
矿难真的无法避免吗?不!一边是严厉问责,一边却是熟视无睹,这种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尴尬现象,折射出的就是安全监管停留于一阵风。煤矿出事了,这停产那整顿,这问责那撤职,兴师动众。而风声一过高高挂起,既没有来自监管部门的压力,更不见有关人员深入矿井看一看。没有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缺失日常化的严厉问责,当安全监管时冷时热时,矿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拿屯兰矿难事故来说,这是一起典型的瓦斯爆炸事故。而据专家介绍,防止瓦斯爆炸只要坚持先抽后采,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避免。一个简单的安全操作常识,作为品牌煤矿的屯兰煤矿为何就不能坚持呢?这只能说明了对任何一家煤矿企业来说,唯利是他们的本质特征,日常安全监管只要稍有松懈,他们就会见利忘义,既使是国有煤矿也是如此。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这已是血的教训了。
每一次矿难的背后都有人祸的影子。这种人祸既有利益的关系,但更有日常监管不到位所致。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矿难事故之所以少,除安全设施先进外,更大程度就在于他们的监管真正做到了规范化、日常化。监管上的常抓不懈,换来的就是企业生产中的平安无事。
在安全问题上,我们不愿看到省长、市长们再哽咽了,希望看到的是矿难事故后那用生命代价铸起的日常安全监管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