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义释曹操,单刀赴会。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把关羽推向“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已,庙祀无垠”。
洛阳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汉魏故城南19里处的关林庙,这是真正的一处“三国”历史。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在吴军进攻荆州之战中,关羽被擒杀于湖北当阳,吴王孙权恐刘备讨伐报复,便把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企图说明东吴进攻荆州杀害关羽是曹操的授意。曹操打开盛关羽首级的檀香木盒观看,见关羽脸色依然红润,长髯依然飘动,惊得他跪倒在地。他稍一冷静,便意识到孙权有意嫁祸于他。他立即传令以王侯之礼将关羽首级安葬在洛阳以南,追赠关羽为荆王,并亲自带领百官祭奠。77年的一次墓穴坍塌,验证了这段真实的历史,不是相传,因在冢前建庙,亦称关帝庙。关林是通称。其含意,不仅说明这里有古柏翠松,绿树葱茏,而且是效仿中国文化圣人孔子的墓为“孔林”的规制。
祭祀、朝拜“关老爷”现在已成为“时尚”,因为现代人越来越缺乏诚心,仁义和勇气。从历史看,从魏至唐,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并不太大,自宋以降,方声威大振。宋代封其为“义勇武安王”,明朝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大帝”。关林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清代扩建和增修。乾隆、光绪皇帝、慈禧太后都曾拜关林,并题有匾联,悬挂至今。关林占地100亩,翠柏800多株,殿宇廊庑150余间,石坊4座,大小石狮子110多个。碑刻70余块。这里隆冢丰碑,殿宇堂皇,古柏苍郁,景色幽雅。
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圣人”之称,俨然与“文圣人”孔子并立,故关庙又称武庙。民间相信关帝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察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多种法,所以,民间各行各业、妇孺长幼对“万能神”关圣帝君的顶礼膜拜,是远远超过孔老夫子的。再者,关羽是一位义结千秋,忠贞不二的英雄好汉,“桃园三结义”是江湖义气楷模,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历代统治者也很乐意用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来“教化”臣民,维护封建秩序,这些就是武庙遍天下的原因所在。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从魏至唐,证明民风质朴,风调雨顺,文化修养甚高,唐朝以后,民风文风衰败。关羽与曹操的关系只能属于私交甚好,属于“知己”。关羽生前的最大军衔不过“前将军”,最高爵位是“汉寿亭候”。在关键时间段,五十几岁,败走麦城,自己的性命也没能保住,身首异处,“神通”也就谈不上了。
时代造英雄!在文明发展史上放射出光辉的历史名人,浩如烟海,灿若繁星,难以胜数。然而被后世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圣人”者,却仅有二人,他们就是被民间尊称为“文圣”的孔子和“武圣”的关公。传说中的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安全员都在“忙前幕后”,按常理说应该是人们尊敬的“老黄牛”形象,教诲人们避祸降灾的苦行者现象。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安全员却是一个“多事者”,无能之人,领导“狗腿子”形象,只有二种解释:一是证明我们工作没有抓住重点,我们在浪费别人的时间;二是群众误解,历史还没有走向理想中的文明。
祭祀“关帝庙”,学习“忠义”二字,感悟安全工作也要至忠、至义,持之以恒,安全员的明天会更美好!
洛阳安环师:http://www.esafety.cn/blog 200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