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杯你了解多少呢?也许身为球迷的你,对于不同国家的球队实力、著名球星的战绩趣闻都如数家珍。但那些球场外的小知识你了解吗?你知道球场黑名单上的呜呜祖拉有多吵吗?球迷疯狂的呐喊可以达到多少分贝?球场噪音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呜呜祖拉重出江湖,你怕了吗?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正在俄罗斯如火如荼地上演,对于全世界的球迷而言,无疑又是一场狂欢盛宴。朋友圈里刷屏的赛况直播,即使是不爱看球的人也会被这种热闹的氛围感染。除了啤酒和小龙虾,提到世界杯,你还会想到什么?
世界杯来临,许多球迷都会亲临现场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然而,有一种助威神器却被列入球场黑名单。这就是著名的球场大杀器——呜呜祖拉。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一战成名的呜呜祖拉,凭借其魔性的声音和强大的破坏力让无数现场和电视机前的球迷印象深刻。它产生的巨大嗡嗡声淹没了球场上的其他声音,让球员间无法沟通。现场解说和其他球迷们的加油声都被掩盖了,球迷们无法正常观赛,甚至电视转播都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呜呜声”。
那么,呜呜祖拉的噪音究竟有多强呢?
在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世界十大最烦人噪音中,呜呜祖拉名列榜首。国际听力组织曾对呜呜祖拉进行分贝测试,发现其发出的声响普遍超过100分贝,有时可达130分贝,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伤害,甚至短暂致聋。此次俄罗斯世界杯,呜呜祖拉又重现江湖,现场观赛的球迷们,要注意保护好听力哦。
没有呜呜祖拉的球场就真的安全了吗?其实,球迷们疯狂的呐喊带来的杀伤力与呜呜祖拉不相上下。曾有人做过测试,德甲沙尔克04主场的球迷声音最多高达129分贝!不仅是噪音,疯狂的球迷们还会引发“地动山摇”。在6月17日的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F组的首轮比赛中,墨西哥爆冷1-0成功击败卫冕冠军德国队。进球的瞬间,激动的墨西哥人跳跃欢呼,直接在当地引发了一场轻微地震。
噪音伤害的只是听力?
足球是一项充满激情的运动,球迷们的“山呼海啸”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球场上的噪音不仅会干扰球赛进程,影响观看体验,分贝过高还会直接伤害听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耳聋。噪音对人体的危害都有哪些呢?噪音伤害的仅仅是听力吗?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损害听力
资料显示,人耳最大可以承受连续8个小时85分贝的声音强度。而球场上高达130分贝的噪音,短时间会让人耳感到刺痛,并且感觉不到声音。长时间则会对耳膜造成永久性伤害。当噪声达到150分贝时,会直接破坏内耳神经细胞,导致鼓膜破裂,内耳出血。
2. 损害视力
当噪音作用于耳朵时,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这种影响也会波及视觉器官,使人视力减弱。
3. 伤害人体心血管系统
短时间内,音量达到90分贝以上会导致人体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从长期来看,我国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噪音每上升一分贝,该地区高血压发病率就会增加3%。
4.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
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
5. 影响睡眠,容易疲倦。
噪声对睡眠的危害:突然的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新闻显示,许多俄罗斯居民在世界杯期间因受噪音困扰无法正常休息而发出抗议。
拒绝噪音,只能捂耳朵?
面对球场上的噪音,难道观众只能在欣赏比赛时捂住耳朵,比赛队员也要学会用手语交谈吗?
别担心,拒绝噪音,你只需要准备好听力保护器就行了。常见的听力保护器主要有耳塞、耳罩、耳栓、头盔等,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目前市面上的降噪产品种类很多,广大球迷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一款合适的噪声防护工具,保护听力,安心观赛。
看完本文,你是不是意识到了保护听力的重要性?赶紧向身边的球迷朋友们科普吧。
在较强噪声环境工作的人员,都必须配戴舒适方便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应加强对工人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管,并进行培训教育,让工人养成自觉防 护的习惯。 做好防护至关重要 噪声性听力损伤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防治噪声关键在于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1.做好前期…
在较强噪声环境工作的人员,都必须配戴舒适方便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应加强对工人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管,并进行培训教育,让工人养成自觉防 护的习惯。
做好防护至关重要
噪声性听力损伤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防治噪声关键在于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1.做好前期预防
在项目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应该对厂区进行合理布局,保证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 设项目,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阶段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卫生审核、竣工验收时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卫生验收,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应 如实申报并接受监督,从多方面做好针对噪声危害的前期预防工作。
2.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降低和消除声源是最根本、最彻底的降噪措施。生产噪声主要分为机械噪声和气流噪声2大类。
(1)降低机械噪声
①改进机械设计,选用高分子材料或高阻尼合金代替普通钢制造机件。
②改进设备结构,如将化纤厂拉捻机的齿轮改成有弹性轴套的钢齿轮、聚脲铸造齿轮。旋转机械设备应尽量选用噪声小的传动方式,如将正齿轮传动装置改成斜 齿轮或螺旋齿轮传动装置,或改用皮带传动。
③改进工艺与操作方法,如将铆接改成焊接,将锻打改成摩擦挤压或液压加工,建筑施工中用压力打桩机代替柴油打桩机等。
④机器运行中,由于机件撞击、摩擦或由于动平衡不好而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改进机加工精度和机器装配质量的方法有效降低。
(2)控制、减弱气流噪声
气流噪声指各种风机、空压机排气口、高压高速管道、风动工具等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鼓风机、电动机等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声源可隔离或移出室外;一般 风机应改进结构形式,选择最佳叶型、转速,提高装配精度和质量以降低噪声;高压高速管道发生的噪声应采取降低压差流速、减少速度峰值的措施减轻,进气口通 道尽量保持最大面积和最短长度,清除管道中的障碍物,减少弯头和面积突变,改变高压高速气流喷嘴的形状等。
3.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厂区应合理规划布局,产生噪声的工厂与居民区之间应有一定距离,最好设置防护带,防护带内种树木或设隔声墙壁。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强噪声设备与一 般设备应隔开。也可以利用地形地物阻隔降低噪声,如山丘、土坡、建筑物、树木(森林)等都是良好的屏障,能阻隔或吸收一部分噪声。如果以上方法仍不能达到 要求,就需要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阻尼等声学处理措施。
(1)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泡沫塑料、矿渣棉、毛毡、石棉绒、加气混凝土、木丝板、甘蔗板等装饰墙面或天花板,这些多孔材料能够吸收声波,达到降低噪声强度的目的。吸声材料主要吸收反射声,对从声源直接发出的直达声作用甚微,对高频噪声比对低频噪声有效。低频噪声可采用共振吸声的办法,用多孔 板作吸声墙壁。这些措施均能取得较好的吸声效果。
(2)消声。使用消声器是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消声器是一种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装置,主要用于风道和排气管道。常用消声器分阻性 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两种,二者联合使用消声效果更好。好的消声器应当是消声量大,空气动力性能好,结构性能好,三者缺一不可。
(3)隔声。把发声设备或需要安静的场所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中,使之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以达到控制噪声传播的目的。如空压站的隔声室,窗户用双层玻璃,门窗用吸声材料饰面,周围用橡胶条密封。小型声源可用隔声罩。
(4)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性噪声,可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座与地板、墙壁联结处安装隔振或减振装置,也可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
(5)阻尼。阻尼材料就是内损耗较大的材料,如沥青、软橡胶以及其他高分子材料。涂在金属板上的阻尼材料,其厚度应当为金属板的3倍以上,并使其紧紧地粘附在金属板上,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阻尼效果。
4.加强个人防护及健康监护
在较强噪声环境工作的人员,都必须配戴舒适方便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应加强对工人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管,并进行培训教育,让工人养成自 觉防护的习惯。上面病例中患者所在的企业,尽管为工人配备了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但由于监督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仅有部分作业工人佩戴,没有发挥应 有的防护作用。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问、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接噪人员上岗前体检应进行纯音测听并存档,若出现永久性感音神 经性听力损失大于25dB,或患有各种能引起内耳听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疾病的人,均不宜从事强噪声作业。在岗人员体检周期为1年,发现高频听力下降者,应注意观察并采取适当措施。
- 上一篇:安全和生产之间有什么关系?
- 下一篇:牢记!预防职业中毒的基本“军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