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们的思维、认知、价值观、政治倾向、经济地位及所处环境存在差异,所以对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不同,各自形成的安全观的内涵也有极大的差异;由于人们对科技知识掌握的能力及文化程度的差异,给正确理解安全文化的问题上增加了难度。因此,只有在有关文化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正确地对文化的来源、文化的流变、文化的层次、文化的系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较深入的研究;同时对安全事物及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安全科学,特别是大安全观,有较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大文化观的基础上,再广泛联系安全领域的现实实践,并吸取国内外关于安全文化的论著中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的、先进而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理念和精华,才能正确理解安全文化。简而言之,要正确理解安全文化这个概念,必须从两方面人手,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化;其次是要明白什么是安全,特别是安全与人的关系。
一、关于文化
在以单音节词表达意思的古汉语里,没有“文化”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文化”也不是一个现成的双音节词,它是由“文”这个象形字和“化”这个指事字复合而成的。“文”画的是一个正面人形,据考证,最早的字形其上半部包围之处中心部位有刻纹,也就是古人在其胸脯刻保护神(图腾)或心爱之物的图案,类似现在所说的文身(藏身避邪术),是一个象形符号;若以此作为动词,就是文身的“文”的初文,若以此作为名词,就是文章、文字的“文”。当时这个字的书写还没有定型,但正面人形这一基本框架变化不大,只是上半部的刻纹不统一,难怪一个“文”字,在金文里,人们收集到的写法就有15种之多。通过对“文”这个字的来历和意义构成的了解,不难看出,“文”字是对当时具有安全意义的巫术仪式这一人类行为所做的形象记录。
“化”字把一个侧面站立和一个倒立的人形画在一起,即由“亻”和“匕”组成,其中“匕”是倒立的“人”字的变形,这种组合符合指事造字法的反形表意原则,所指之事为人在翻跟斗,也即人体姿势不断改变的情形。由此“化”的意义已显而易见,但南宋教育家朱熹(1130--1200)对“化”的字义有更为精确恰当的解释。他在为《周易》作注时写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用现在的话来说,变,指的是事物处在量变过程;化,指的则是事物已达到质变。可见,“化”是变的结果。
文化,就是“文”的结果,而“文”,又是人为了安全所进行的巫术活动及其这一活动的历史遗照。所以,文化,就是人化,就是人类适应自然和驾驭自然已成现实。以上是从文字的角度来认识“文化”的;再看中国现存最早的哲学著作《易》,是怎样把这两个字联系起来使用的。在这部经典著作的《贲卦》里,有一段文字对人们一定会很有启发,即“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处的“人文”,是从“文”的纹理意义演化来的,借指社会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如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翁婿等纵横交错、结构复杂的人际关系,其网络结构如同纹理一般。所以,“人文”是指人伦的序列;天下呢?今之社会也。天下因人而成,因人的秩序而成,因人的意志而成;天下是人的天下,因人伦教化而处处充满人性。
现代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本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其意义是指由人为地耕作、培养、教育而发展出来的东西,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最早把文化作为基本概念引入社会学的,是19世纪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社会》一书中,他对文化(culture)做了这样的描述性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自此之后,随着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以及心理学的发展,“文化”逐渐成为这些学科的一个共同的重要范畴。与此同时,围绕着文化的涵义和内容的问题也开展了种种讨论,而且至今未绝。有人偏重文化的观念属性,把文化界定为观念流或观念丛;有人倾向于文化的社会规范作用,把文化视为不同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或者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美国学者所谓的文化,几乎包括全部的社会生活;德国学者所谓的文化,偏重于社会精神方面;前苏联学者大多把文化视为一种复杂的综合现象,把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指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狭义文化指人的创造性活动(科学研究、艺术创造等)及其成果。有人认为,文化是环境的人为部分。狭义的文化是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
也有人提出:“文化是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集合”,还有人侧重从继承关系上来定义,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通过社会的传衍而来的要素”。
保加利亚学者斯托伊科夫和戈拉诺夫认为: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东西和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必需的一切东西,同时还包括人的全部发展即人的能力、需求、素质和天赋。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林顿认为:文化是由教育而产生的行为和其行为结果所构成的综合体,它的构成要素为这一社会成员所共有,而且加以传递。英文“culture”的含义是指精神、文明、修养、教育、陶冶、德育、培养、耕作、人工培养。
在东方悠久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对文化也有各种解释。“文化”一词在汉语中含义是很全面的,《辞海》中对文化有三条注释,其一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阶段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其二是“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其三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教化的总称”。
所有的文化都包括:技术(工具、器械),社会制度(风尚、习惯、社会结构及其制度),信仰(口头传说、哲学、科学)及艺术形式。
文化是某类独特现象学的名称,即那些依赖于某种心理能力,特别是依赖于人们称为“符号活动”的人类心理能力的运用而形成的事物和事件的名称,更具体地说,文化由实物(工具、器皿、装饰品、护身符等)、行为、信仰和态度所组成,它们都通过符号和文字而发挥作用。文化是人类在生存斗争中所使用的一种精致的机制,一种超机体的方法和工具的体制。
从动物学的观点来看,文化只不过是人类这一特殊种族的生命过程得以绵延不断的手段而已。它是一种向人类提供生活资料、保护、进攻与防御、社会规划、宇宙调节以及娱乐的机制。
文化是社会遗传的一种形式,它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是一系列超生物、超肉体的事物和事件,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世代相传。文化是一种持续的、累积的、进步的事件。
文化的发展,包括文化的变化过程、文化的革新、文化的传播、文化的统一和分化、文化进程与生态的关系等。
文化有许多属性,就横向而言,民族性是最主要的,文化作为精神创造物,只要民族没有消亡,文化的民族性就是文化的根本属性;就纵向而言,时代性是最主要的,时代感的差别表现为文化的盛衰和变革。至于文化的传承流变,则有进化、播化和涵化三种现象。所谓进化,就是文化的持续发展,这种持续的发展除了具有累积的性质而外,还包含着进步的性质;所谓播化,就是文化通过人类的交往联系而传播开来;所谓涵化,就是文化经过同异质文化的冲突、交融而后的更新。
可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自身三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文化在人与自然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把自然看做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在人与社会方面,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倡互尽义务。在人自身方面,强调内心世界的和谐,提倡对人的欲求予以道德的节制。孔子“仁”学的发明,其主旨在言天人万物之和谐。“和为贵”(《论语·学而》),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有影响的人生格言。《易经》中关于世界的本源就以某种圆形的胚胎——太极为图像,阴与阳在循环运动中彼此过渡,互为因果,两者之间的最佳联系状态为圆形,圆形显不着对立两极的相辅相成。这是和谐精神的生动图解。而《易传》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又是对和谐这种精神的简要概括,和谐就是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和谐就是厚德载物,兼包并蓄。《苟子·王制》说得好:“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所以,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居于世界前列,长达数千年之久。当然,在人类历史进入到古代宗法农业社会之时,中国文化趋于与自然过于和亲的方向,征服自然的意识被削弱,致使以自然为对象的科学研究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社会人事领域,过分倡导容忍、安分、知足,鼓吹社会价值永恒的无可争辩的先于大于个人价值,严重压抑了个性的发扬,这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最终陷国家民族于积弱积贫,时至今日使现代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这是值得深思的。但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真善美的融会贯通,是无限多样化的无隙契合;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只有当中国文明的精神指导人类文化前进时,世界历史才算找到了真正的归宿。中国近代的落后,只是农业文明让工业文明比了下去。但是工业文明需要更高层次的和谐,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必将造福于人类的未来,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因为这一精神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史学以既往事件的遗存信息为对象,以不同史料、史实之比较为基本方法,目的是了解过去,求得对历史事件因果联系的认识,以期指导现在和未来。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没有权威的上帝——创世主或造物主,它是中国科学思想史的基点,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的两大特点是:相信人定胜天,人可制天命而用之,人为万物之灵,万物皆备于我;不以探求简单规律性为终极目标,《易》日:“探颐索隐”。“颐”,即复杂性,而非简单性。
从文化的起源至今,文化已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粗糙的原始石器到电子计算机,从原始的巫术到发达的现代科技,文化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回首人类的减灾、防灾、消灾的历史,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它是安全文化源远流长的有力佐证,如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与繁衍,与天斗、与地斗、与万物险恶斗、与天灾人祸斗、与自然物斗、与人造物斗,以人的生命、鲜血为代价,学会并总结出保存自身、创造安全生存环境的方法,丰富并发展了悠久的人类文化。而在300万年后的今天,人类已进入将劳动“从革命利益出发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的经济建设新时代,集文化之大成的安全问题就成为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首要问题。发达国家融安全于生产建设之中的成功经验证明:没有人类的安全活动,就不可能有现代完善的社会;没有不断丰富、发展和繁荣的安全文化,很难延续和谱写人类悠久的文明历史。
任何时代的科技发展都离不开产生它的文化环境,离不开它所处的文化氛围。科学技术无论作为人类一种认识结晶的知识体系,或作为人类一种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它都是整个人类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整个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生物学家爱德华·克劳特等人认为,人并不是惟一的使用工具者,至少也是惟一的工具制造者。正是人类具有创造工具的独特能力,才使人类能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在生存竞争中保存和发展。人类通过符号、言语及符号行为,加上创造工具的特性,在繁衍与发展的抗争中逐步形成了文化。而在不断地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依靠自然、利用自然,使人类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通过不断改善和创新使人类获得了能安居乐业、避灾免难的生存条件;寻求和发现使人类能温饱生活的物质环境,丰富和增强了人的自我保护和防卫能力,开发了人的防灾救险的思维领域,产生了自发到自觉的安全行为。人类就是通过自己创造的符号、语言和符号行为,加上创造工具的能力,形成了安全生存的文化,直到有了文字,文化才有了记载,才有了承传和交流,以文字作为载体,才把人类文化传至当代。安全文化也汇入了人类悠久的文化洪流之中,被人们所称的安全文化场、安全文化力、安全文化丛、无论何时何地都在沐浴和滋润着人们,让其安全地生产、生活、生存。这就是在创造、发展和丰富人类文化中产生并发展安全文化的基础及史实。
二、关于安全
1.汉语的安全
“安全”是人们最常用的词语之一,然而它在专业工具书中至今未见到较详尽的解释;在语文工具书中,也只能查到用相近词或相关词做的简单解释。这说明人们对“安全”一词的研究是很不够的。从文字构成来看,“安”字实际上是一张画面十分简洁的古人的生活“照片”,或者是一幅概括性很强的古代妇女肖像,她安详地坐在家中,那么怡然自得的样子。家中(房中)有女子则安,现在老百姓还把“老婆孩子热炕头”当做人生一大目标来追求。这就是一般人从“安”字中读出的含义,即家有女子,男人才能心安,才有安乐和稳定,这也是“安”有静的意义的本源;但很少想到女子在家中才能不受威胁,才不会有危险,才能确保安康。而实际上,人们在使用安全的“安”时,取的就是“女子在房中”之意,而不是“家有女子”之意。从词典中求证,也能看到“安”字有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太平、安全、安适、安逸、安稳、安康、安乐、安详、安心、稳定、习惯、妥善、徐缓等含义,可谓无危为安。“全”字有完满、完整、完好、完备、整个、保全或指没有伤害、无残缺、无损坏、无损失等,可谓无损则全。“安全”二字,通常是指各种事物(指天然的或人为的)对人不产生危害、不导致危险、不产生损失、不发生事故、运行正常、进展顺利等安顺祥和、国泰民安之意。总之,安全是指人的身体不受伤害、心里有保障感、太平、圆满等的事物存在与变化状态。
从对“安全”一词各种互相联系的含义的分析,可以认为其本质性的内涵界限是:安全与否是从人的身心需要的角度或着眼点提出来的;是针对与人的身心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或者物讲的。这里所指“相关的事或者物”的外延,包括人的躯体和心理存在状态,也包括造成这种存在状态的各种外界客观事物的保障条件。“人的躯体和心理存在状态”的着眼点在外界客观事物(或称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存在状态。如果只是单纯着眼于人体自身的话,它属于医学的讨论范畴,医学界定时所使用的词语为“健康”。
关于健康的概念,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下了一个定义并取得了世界卫生界及医学工作者赞同和公认:“健康是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的一种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因此,要做到安全,首先保证外界条件或周围环境使人处于健康的状态。
2.英文的SAFETY(安全)
英文的SAFETY至少由9个单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组成,即S、A、F、E、 T、Y。它包含着丰富的安全哲理和安全内容,靠多种因素协调、配合才能完美地进入理想的安全境地。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对英文的Safety一词做过认真的考证和研究,主要有如下见解。
“S”,是英文Sense的第一个字母,其含义是:感觉、意识、见识、知觉、概念等。它表明,要保障安全,首先要靠人自身的能力,靠人的敏感、知觉、见识;靠人对周围环境的直觉反应和判断;靠人具有的安全知识、安全经验;靠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的应急能力及敏锐性;靠人的正确思维和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
“A”,是英文Attitude的第一个字母,其含意是:态度。它表明安全与人对安全的认识及所持的态度直接相关。因为积极的态度就会产生主动而灵活的保障安全的行动,才会有严肃、认真、警惕、预防的态度,才会有科学、自律的态度的行动,才会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F”,有其十分丰富的含义,至少有三方面的内容,人要保障安全必须有以下最基本的素质。
“F”的第一个含义是:合适、协调、恰到好处。这是英文Fit的第一个字母,它表明人在从事任何活动时都要重视和保障实现安全度。在劳动(工作)和生活中要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就要保持和维护以上安全、健康、协调、舒适、无害的环境和状态。人们常说,“到共产主义时,把劳动看成是一种舒适、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这说明人的身心活动与劳动过程达到十分理想的协调状态,实现了和谐、舒适、愉快地劳动。保障人民身心的安全状态和安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F”的第二个含义是:有远见、有先见之明、深谋远虑。它是英文Foresight的第一个字母,它表明人在从事任何活动时,对保障其身心安全与健康要有预见性,采取任何行动都要三思而行,不要凭一时冲动、凭义气、凭感情处理问题,在采取行动前,要防患于未然,提前有防备、有对策、有措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得失,必然酿成大祸。
“F”的第三个含义是:熟悉、精通、熟练、有把握。它是英文Familiarity的第一个字母,它表明人在从事任何活动中,要熟悉安全知识,精通技能,对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及操作规程要了如指掌,运用自如,一旦有意外情况,能果断排除,化险为夷。
这三个“F”就是指人在从事的任何活动中必须有正确的安全思维方法,要有丰富的安全知识和熟练的安全技能,要时时处处做到科学、和谐、自如、协调地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从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提高的角度来考虑,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有正确的安全观点、安全思维、安全道德、安全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人们追求的安全目标。
“E”,是英文Education的第一个字母,其含义是:教育、训导、教化、熏陶、培养、陶冶等。它强调教育、教化、训练的重要性,为了人的身心安全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向人们传播、训导、培养、熏陶安全知识、安全技能,通过教育、训练形成安全的意识、安全的思维、安全的行为及道德规范、安全科技知识和安全的价值观。以教育的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安全文化。教育必须是全员、全民、全社会的,首先要从孩童幼儿、从中小学生、从整个下一代抓起,一代一代地抓下去,通过安全的教化、涵化、优化、倡导及弘扬,来实现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T”,至少表示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注意交流,包括交谈、信息和思想三种形式;另一方面是要有计划、有准备、保持有条不紊,精力充沛,时间充分地从事各项活动。其中一个“T”的含义是英文的Talk,词义是交流、交谈、商议、讨论之意。它表明,要保障安全必须做好信息交流,全体员工及大众对安全信息要经常议论、商讨、交流观点和看法,从说、谈、商讨的方式中取得了经验、办法和对策,受到启迪和教育。通过安全信息的反馈可以纠正或调整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或控制或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另一个“T”是英语的一句话,即“Take the time to do it right”,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容不迫地把工作做好”。说明做好安全工作或保障人从事活动时的安全,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时间表,集中充沛的精力,提供有效的技术、充足的后援、富裕的时间,以及自动监测和应急设备,保证万无一失,或一旦有所失误也能胸有成竹地调整到安全状态,真正做到充分地把握时间、利用时间、合理分配时间,保障安全、高效、有序、稳定的运行,同时具有消灾避难,对付事故的应急措施,以安全信息为传媒,调整人的行为和活动,实现人们从事任何活动时的安全。
“Y”,是You的第一个字母,意思为你、你们,泛指人、人群,指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企业、每个公司、任何集团、任何阶层,说明安全是每个人的事,是全民、全社会的事,从上到下、从老到幼、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与安全休戚相关,没有安全就没有和平,没有安全就没有社会和世界的文明与进步。安全需要人人关心、人人献力、人人力行,遵章守纪、自爱自律是实现安全的基础,提高全人类的安全文化素质,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权,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大事。
综上所述,安全(Safety)包含的内容如下。
(1)人们所处的环境是可以通过人的感观、见识和知觉的检测,或通过人所积累的安全经验和知识做出比较和判断的,或借以自然现象或科学仪表、设备来反映或预示是否安全。
(2)人们对待安全应具有严肃、认真、警惕、预防的态度;具有超前、主动、积极的态度;具有科学的、自律的态度。有了正确意识和科学的态度,人们才会主动地采取保障安全的行动,才能牢固地树立“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点。
(3)人们对待安全必须要有预见性,要从长计议,防患于未然;必须使人们熟悉安全知识,精通安全技能,具有救灾应急本领;人们要不断地创造和维护保障人从事任何活动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环境和条件,形成一种和谐、协调、舒适、高效、健康的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大环境。
(4)安全是通过对人们的教育、训练、培养、熏陶,使人们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思维习惯,形成安全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传播安全知识和技术,倡导、弘扬、优化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通过安全文化深刻影响人、教育人、启迪人、造就人,以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标准来塑造新时代的安全观,塑造新时代的安全人。
(5)人们要充分利用安全信息的交流和反馈,通过周密的计划和科学的安排,做到合理高效,安全运转,依靠建立可靠的预警系统,采取保障安全的应急防损措施,借以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处理各方面的信息并做出正确判断,提供科学的决策,并建立完善的安全系统工程,以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
(6)安全是全人类的最崇高目标,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所在。人人需要安全,安全与每个人紧密相关,安全是全员的大事,社会稳定、国家昌盛及世界和平都依赖于安全。安全大事需要大众创造、奉献,安全要从每个人做起,提高全人类安全文化素质,共建安全文化、预防文化是全球大事,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不分民族和国界。对人类多献一份爱,对安全多尽一份力就是营造世界安全氛围的行动。安全是各国人民生存和人权的基本需求,是人类发展、社会文明探索的永恒主题。
实现安全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人类最崇高的伟业,安全的时代性和安全标准的相对性是人类进步、社会文明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安全需求的标志,也是安全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3.狭义的安全
人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紧密相关,又与安全生产活动及其保障条件紧密相连。人们往往把安全说成是生产中的安全,确切地说,安全是指在劳动保护国策的范围之内的,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换言之,是指劳动者在上班或生产期间或在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内的安全,即在国家法律法规所限定的劳动安全与卫生的条件和环境中从事生产、工作或其他活动。当代东西方国家通用的“职业安全卫生”这一术语,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一术语英文写作: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OSH)。
在我国,常把劳动保护(Labour Protection)或安全生产混合使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劳动保护工作是效仿和学习原苏联的体制和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并有所发展,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这样认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安全和卫生,在劳动生产中基本上可以相互通用,但实际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无论是劳动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安全卫生,还是职业活动中的安全(含健康),实际上就是厂矿企业所关心的安全生产,也是法律法规一直在规范的安全生产。常说的安全,仅仅指在生产过程中,在从事职业活动中要保障劳动者(职工)不伤、不病、不影响身体健康、不出意外人身事故,这是工业社会中最普遍的安全标准,也是当代各国的一种工业文明标志,行业或企业安全状况可比性的最基本、最低的要求。这就是狭义的安全概念,在我国,也是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公众当前最为关心、能够承受的安全与健康标准。
4.广义的安全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创立并对其研究领域的扩展,使安全科学(技术)所研究的问题已不再局限于人或人群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狭义的安全内容,而扩展到包括生产、生活、生存、科学实践以及人可能活动的一切领域和场所中的所有安全问题,即称为广义的安全。这是因为,在人或人群的各种活动领域或场所中,发生事故或产生危害的潜在危险以及外部有害因素总是客观存在的,即事故发生的普遍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人及危害人身心的外部因素同时存在的地方,就始终存在着安全问题。换句话说,安全问题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领域中。可见,当今所说的安全,不论其内涵还是其外延,都早已超越了“劳动安全”或“劳动保护”的范围,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和含义,它突破了传统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观念,把安全所关注的范围扩展到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形成了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大安全观。
安全内涵及其扩展有三个内容:其一,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安全(含健康)而言,不仅仅是人的躯体不伤、不病、不死,而且还要保障人的心理的安全与健康;其二,安全涉及的范围超出了生产过程、劳动的时空领域,拓展到人能进行活动的一切领域;其三,人们随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程度不同,对安全需求的水平和质量就具有不同时代感全新的内容和标准。
关于健康,应该接受WHO提出的国际上公认的科学概念,“健康是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的一种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因此,安全必须首先是保障外界条件使人处于健康状态。具体地说,安全是指在外界不利因素作用下,使人的躯体及其生理功能免受损伤、毒害或威胁以及使人的心理不感到惊恐、危险或害怕,并能使人健康、舒适和高效率地进行生产、生活,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而不仅仅是使人处于一种不死、不伤或不病的存在状态。另一方面,安全是指使人的身心处于健康、舒适和高效率活动状态的客观保障条件,即物质的、精神的或者与物质相联系的客观保障因素。
不难看出,整个安全的科学概念可以概括为: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换句话说,人的身心安全(含健康)状态及其保障的安全条件(含健康)构成安全的整体。
简而言之,安全——无危为安,无损为全。广义的安全,是站在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高度,以人类身心需要为着眼点,从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使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生存活动的一切领域,免受任何危险和伤害,并使人身心获得安全健康、舒适高效、快乐长寿的一种状态。
5.安全的相对性
理想的安全或绝对安全是一种纯粹完美,永远对人的身心无损无害,绝对保障人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的一种境界。事故为零,零灾害只是安全的理想值,实际上,要实现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人们总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客观条件下,不断地提出公众或社会需要的安全目标即相对安全的标准,与此同时,每隔一段就要修订或废除一批过去的安全标准,其原因如下。
(1)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文化素质及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对安全或事故的运动本质认识不断深化,需要对事物的特性和属性进行新的评价,以便更有效地保护自己。
(2)各类事物和周围环境在不断地变化。各种物质受到新的内外因素的作用,产生了新的危害物质,改变了事物的某些特性和活动规律,也改变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而又对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产生新的影响。
(3)安全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加先进、精确的测(检)试手段,科学的洞察力和判断能力,更深刻地了解世界万物的变化和运动规律,也使人学会利用安全科技成果,更科学、更可靠地保护自己。
(4)公共安全和社会文明逐渐形成氛围。安全的伦理道德及人的安全价值观,追求更高标准的安全健康环境,已成为公众的自觉需求。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氛围和与社会文明发展相应的安全道德规范,必然需要有更高的公共安全标准。
(5)国家经济不断好转,有一定的财力和物质基础。国家有能力、有条件把保护大众的安全和健康的义务变成符合国情的可行的政府行为,支持颁发新的标准和法规,保护人民的安全和健康,维护社会空前稳定和持续发展。
(6)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优生优育人口政策法制化。公众追求安全健康、快乐长寿已成为小康社会的标志。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成长和就业,家庭和社会都必须承担义务,在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方面不断地采取保护措施和要求公众能承受的安全和卫生标准。
(7)学习国外的安全卫生立法经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先进管理方法,结合国情不断地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制定新的安全管理目标。有计划地制定和推行安全卫生法规和标准,使安全工作法制化,使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成为社会公德,必须强制执行,利用法律手段,保证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实施。
不难看出,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开放性巨系统工程,很难寻求一个理想的复变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其运动规律。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只能提出近似的数学模型来有限(局部)模拟事故发生的规律。例如S函数表示安全的特征和规律,它受诸多因素制约,即人、物、环境、科技、经济、教育、管理、法制(治)等。
为了达到理想的安全,必须不断地对安全的各类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弄清楚各因素的相互影响或作用产生的偶合效应。总之,要把握安全的本质即运动规律是十分复杂的,要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安全领域的交叉、综合的巨大系统工程才行。这就决定了对安全的认识和追求,离不开社会、时代、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每个时代都有与其时空、社会背景相对应的安全标准,这就是安全的相对性。
6.本质安全化
前面已经提到,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装置(物)都存在着某些危险性或某些潜在的危险物因素,人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有人认为A是安全的,但与装置和设施有利害关系的人(或受益者),则认为B是安全的。多数人认为或能接受的危险性,就成了当代社会(公众)允许的(可接受的)安全水平。是安全还是危险,是由当代的科技进步、经济基础、人们的安全心理素质和公众承受的事故和危害的水平来判断和决定的。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理想的、绝对的安全是难以达到的,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本质和活动规律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总是有限的;对万物危害的机理或系统风险的控制也是在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之中;人类自身对外界危害的抵御能力有限;调节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系统控制的协调能力也是有限的,这就必然会引发事故和灾害的降临,造成人和物的伤害与损失。而相对安全的目标值,在一定条件下是可望实现的。人们常把理想的绝对的安全作为不断追求的奋斗目标,这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它表明人类安全的实现,具有阶段性、持久性、科学性和激励性。所以,人们总是不断地发现、发明、创新,其目的在于使各种事物不产生危害,有效地控制或消除不安全因素,人们把这种寻求理想安全的整个过程称为本质安全化。实际上,对物而言,局部的本质安全化有可能实现,但万物或系统全面地达到本质安全化是不可能的,只存在离理想安全越来越近的可能,通过不断地努力,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本质安全化。这必须靠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用不同方法去创造。而对人本身来说,是根本无法去实现本质安全化的,绝对的安全人是不存在的。因此,有人提出人可以尽可能地去实现理想安全,发挥和充分利用人体潜能,即对危害的承受或忍耐能力,但又不超过对人身心安全与健康的有害阈值,最大限度实现人的安全,这就是人不能达到本质安全化的奥秘。人既是自然生理的人,又是社会心理的人,是有思维、有理想和各种观念的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的人。用安全文化教育人、塑造人、规范人,是提高社会安全意识和全民安全素质的当务之急、长远之计。
三、关于安全文化
综上所述,对文化和安全这两个使用频率极高,又似乎十分浅显易懂的概念有了与以往大不一样的新的认识,单从词语看,安全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词语,但从本质上看,安全就是一种文化,是最原始的文化,是人类一切文化始祖。在当今充满现代气息的浩如烟海的人类文化宝库中,安全文化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是当代科技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人文伦理、文化教育等社会效力的体现;它是文学艺术、美学人学追求的崇高境界,是人性修养、行为规范、道德观念、价值观、人生观的哲学殿堂;它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安全、舒适、高效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指南;它是全人类获得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国际规范及戒律标准。
经历了300万年漫长的岁月,人类的祖先勤劳勇敢,在灾害逆境中抗争,创造了工具,有了符号、语言交流,发展了思维能力,逐步认识了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日积月累,人类从本能的条件反射到自觉的抵御灾害,学会极简单的安全自卫方法,掌握了某些安全防护技能,产生了有意识、自觉而有限的自我保护行为。这种脆弱的抗争力,经受了天塌地陷和灭顶之灾的考验而终于幸存下来。
300万年后的今天,历史的长河仍在滔滔不绝地流淌,但人类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始群体聚居、部落分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再到今天以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时代。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雄辩地证明:没有人类的安全活动,就不可能有现代的人;没有安全文化,也不可能有人类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史。
要了解安全文化,首先要考察安全文化的起源、历史演变及其内涵、特征、范畴;要研究安全文化的哲学思想;探讨它的伦理、规范、价值观;分析其社会功能和安全科技文化力;剖析人的身心安全与安全文化的关系;探索安全文化科学等问题。同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了解邻里、同事的安全卫生习俗,观察所在单位、所处社区常见的安全做法等,并经常把这些有关安全的不同的信息和事态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安全的追求是不断的,有公示于众的安全指标,有自觉遵守的安全规章,有不言而喻的安全道德、伦理,还有深藏于人们心灵的安全戒律。例如,参加一位开车的朋友主办的餐会,席间,一条美味的全鱼朝上的一面已被剥尽,而另一面却一直没人去动,临到散席才得知,因为这一桌人都是开车的,他们忌讳把鱼翻过来这个“翻”字的读音和“翻”的动作。一个“翻”字会使他们联想到翻车,可见他们的安全意识有多强。据了解,他们中有的人开车20多年,行车里程逾百万,可车在他们手里,连一点擦挂都没有。他们除了遵守操作规程和交通法规以外,自己还立了许多规矩,例如心情不好不出车,身体不适不出车,做了噩梦不出车,出门有碍不出车……这些都是社会规范之外的带有个人色彩的行为习惯,它可能因人而异,但又大同小异,广泛存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成了与人们的职业相关,能影响职业行为又并非职业行为的一种无形的力量。据说出海的渔民吃鱼时,也不能说“翻”字,他们只说把鱼给“划”过来,就能将鱼品尝得一千二净。那些不利于安全的话,哪怕是一个字也是十分忌讳的,这也是安全意识的表现,安全文化的积淀。这就是以民间文化方式表现出来的又以安全为目的的习惯做法,这就是安全文化。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