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致青春(转帖)
分享到: | 更多 |
二十二岁:
你还好吗,离开你已经快四年了。最近青春片大卖,看了《匆匆那年》、看了《左耳》,看了很多很多,看着看着就猛然想起了你,想起了《匆匆那年》中那句经典的台词:“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一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隔着岁月的篱笆墙,徐徐回望,四年前的你,在哪呐?是在柳树派出所吧!那一如“匆匆那年”般的青春与故事,那盈贯“左耳”的遗憾与美丽都留在了小镇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之中,那初登职场的青涩模样、那耿耿忠诚的警察故事、那水乳交融的乡土情怀,也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老去,仿佛就像刚刚经历过一样,就在眼前,就在昨天……
还记得,第一天上班时的青涩模样吗?2012年4月16日,你第一天上班。柳树派出所小院里,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庄严的警徽,金色的阳光穿过稠密的树叶,斑驳的光影映照着树下略显紧张的你,所长微笑着把你带到户籍室,安排你协助户籍工作,你兴奋而又紧张,多少个“第一次”一下子扑到你的面前:第一次穿上警服,你特兴奋,中午午休都没有舍得脱下;第一次被人叫“警官”,你不知所措竟害羞的红起脸来,心中像有无数只小鸟“扑腾扑腾”的乱飞;第一次履行职责,你镇重其事,一板一眼地将群众要办的户口本打印妥当,盖上印签,开好发票,收好零钞,微笑着交到群众手中,就像是完成了一项无比重大的任务;第一次感悟职场,忙累了整整一天,其实你所有的“重大任务”无非就是打印户口本,办理迁移证,拍照身份证照片,以致帮大婶取耳环等等具体琐碎的“小事”。所有这些,与港剧中英姿飒爽的“madam”、“陀枪师姐”一星半点也不沾边,你有一点点小失落,但理智告诉你,这就是警队、这就是生活, 这就是你可预见的未来……
还记得,那个耿耿忠诚的警察故事吗?在派出所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小镇派出所其实是一个不关门的诊所,值班民警像急诊大夫一样24小时开门“侯诊”,一个求助电话就立刻上门服务,“病症”大多是百姓生活的矛盾,邻里街坊的纠纷,弱势群体的求助……警察“大夫”的“望闻问切”更多的则是像著名的特鲁多医生,“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其工作要点就是费尽一切周折、想尽一切办法去抹平现实的波折、去熨帖生活的困顿。而你,浸润其中,慢慢地学会了细心地播撒每一分的光与热,去温暖你脚下那一方坚实的土地。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午后,一名中年男子拉着一位40岁左右的“羞涩少女”走进户籍室。“少女”扎着两条明显不符合她年纪的马尾辫,穿着一件极其单薄的黑色外套,脚尖一直蹭着地面,手摸着麻花辫,无论怎么样都不肯抬头,男子不好意思的说:“这是我妻子,生完孩子之后,智商就有了问题,这是她第一次照相,给你添麻烦了!”说后便去帮她整理被弄乱的头发,眼神中流淌出的是淳淳的爱意。中年夫妇的不幸、贫贱夫妻的爱情一下子击中了你柔软的内心。你没有讪笑,没有迟疑,而是立即脱下自己的花袄子,柔声地让她穿上,并和男子一起变着法儿逗她笑,那天你帮她照了好多张照片,直到挑出她最满意的一张,照片上她穿着花袄子,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笑容充满了甜蜜!那一刻你觉得比她还开心,临走时,你把花袄子送给她,还告诉他丈夫这次办证是免费的。而其实,他们走后你自己悄悄地把钱垫上了!
还记得,那个水乳交融的乡村亲情吗?一如那对不知名的中年夫妇,柳树群众是朴实而又善良的。你将一颗心掏给他,他就将满腔的情回馈给你。在小镇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你以心换心,以情动人,与乡亲们结下了长长的、一辈子的情谊。柳营村的张奶奶家境贫寒、腿脚不便,唯一的儿子又在外地打工。那一天,奶奶拄着拐棍,颤颤巍巍的走进户籍室,看到老人羸弱的身形,瘦弱、艰辛、执着……所有关乎生命与尊严的语汇一下子涌入你的脑海,你赶忙迎上前去,像孙女一样搀扶着将其带至照相室,看到你如此热情,奶奶浑浊的眼睛中泛出了闪闪的泪花。从此以后,你便与奶奶家结上了“亲戚”,隔三差五,总要变着由头跑到奶奶家,送上水果、说去衣物,更送去了满满的温情。调离柳树的时候,你特意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叮嘱奶奶随时联系你,可三年多过去了,奶奶一次也没有打过,你很疑惑,总想找机会问问奶奶……前几天,已调到机关工作的你,猛然遇见了专程来看望你的张奶奶,她一把拉住你“闺女,两三年没见你咋瘦这么多,工作忙也记得吃饭啊!你的手机号,我都带着呐,总怕你忙,就一直没敢联系你,你看,奶奶还专门给你带来了你最爱吃的咸鸭蛋”。原来,奶奶一直在想着你,一直记着你,一直在远远地温柔的注视着你。你释然了,拉着奶奶的手久久不忍放下……
近四年如水的日子攸忽而过,现在的你长大了,现在的你转换了工作跑道。但你说,你永远为四年前的你感到骄傲,永远为曾经是一名平凡快乐的“小户籍”感到自豪!青春不老,岁月永恒,22岁时的柳树岁月、22岁时结识的那些人、经历的那些事,永远温暖着你的脚印,激励着你的前行! (固始县公安局 李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