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还应不断地修炼自己
还应不断地修炼自己
这是值得我纪念的日子,2013年12月18日《人民铁道》汽笛文学副刊用一个整版刊登我的“采访录”——孙守仁:每个有表达欲望的人都能成为铁路文学的参与者和文学作品。大有受宠若惊的感觉。我主要是写工矿题材的小说,涉猎的领域比较宽泛。从80年代末,《工人日报》发表我的小说《新衣裳 旧衣裳》之后,我就定位写工矿小说。实际上,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我较熟悉的,曾不断的揣摩,不断地思索,不断地搜集或积累生活素材,徜徉这个领域创作。这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并不是说,我尽力了,就有收获;你坚持了,就有成果。往往搞创作的,有一错觉,就是作品发表的越多,成绩就越大。实际上并非这样。我曾告诫自己,不要重复自己,重复自己等于慢性自杀。没有高标准,很难创作出好的小说。别的不说,近年来,我在《人民铁道》发表9篇小说,并不是篇篇都优秀,其因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对形象的把握,有对人物的刻画。相对来说,写老一辈工人的作品,似乎更加到位。比如,我写的《老道钉》《神耳》《巡道父子》等,把人物写活了,活生生,鲜灿灿。这并不是我有多大能力,那是因为我对老工人有深刻的了解,对其举止言谈,均能恰如其分地描写,特别是语言描写,或许给读者留下印象。
既然我善于写老工人,何不在这方面,更加努力。在我看来,发表并不是目的,关键是留下让人记得住的形象,记得住的细节,让人想起来,发出感慨和赞叹,那才是我的追求。我时常给文友看作品,有的确实下了功夫,但功夫跟效果并非成正比。有的是生活复写,有的故意在结尾做文章,到头来,这样的作品,有多少价值呢。我是个老年人,或者说老年“文学青年”。既然爱好文学创作,需要有“一根筋”精神。并不是年纪大,就能写出好作品,那是一生的追求。对于我来说,就是不断修炼自己,做到精耕细作,力求人物活起来,并被读者所认可,这是个苦差事。我在跟编辑交流时,说过这样的话,谁在作品上下了功夫,谁就会有了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追求着,坚持着,那是我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