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井音乐相伴 累了喝杯咖啡(转帖)
分享到: | 更多 |
在黑暗的井下,矿工是如何作业的?在距地表几百米深处,巷道是怎样的情形?带着疑惑,我们来到广西最大的煤矿百色矿务局东怀煤矿。
一切就绪,我们和10多名矿工师傅一起坐上“猴车”(架空人员输送车),顺着轨道徐徐往矿井下滑。尽管已“全副武装”,但一看深不可测的前方,心不禁提到了嗓子眼。没过几分钟,耳边竟然传来悠扬的轻音乐,紧张心情随之渐渐平复。
带班下井的东怀煤矿党总支副书记黄少师大声解释说,音响都藏在井壁里。“放音乐是为了让矿工情绪平静、心情愉悦。大多是轻音乐。”
10余分钟后,我们到达一个距地面垂直距离约150多米的巷道平面。下车后,顶着矿灯,亦步亦趋地跟着黄少师来到“井下咖啡吧”。咖啡吧由绞车硐室改建,约三四十平方米,能同时坐下20名矿工。咖啡吧装修简单别致,矿灯照明,废弃工具挂在墙壁上做摆设。这里都是自助服务,提供速溶咖啡、茶叶等。“困了累了,来这里喝杯咖啡或茶提提神,或坐坐聊聊,舒缓一下情绪。”
再步行近半个小时,目的地——距地面垂直深度400多米的采煤工作面终于到了。只见一台装有半径约一米转轮的“大家伙”,正在轰轰作业。转轮飞速旋转,煤层便被一块块割下,被切割下的煤块随即被刮板机接住,再被倒入转载机,随后由运输皮带送往地面。为了避免粉尘飞扬,“大家伙”切割时,还有水雾不停喷射而出。
“大家伙”由三位师傅控制,从工作面的一头割到另一头叫做一“刀”。割一“刀”煤约40分钟,可采煤四五百吨。师傅们一个班一般能割六七“刀”。同行的百色矿务局办公室副主任农万帮告诉我们,2005年以来,东怀煤矿投入8000多万元,完成了综合机械化采煤、综合机械化掘进等技术改造,一举终结了“打眼放炮”的传统采煤方式,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有了采煤机械,活轻了,效率高了。矿工们上班主要任务就是指挥这些‘大家伙’。”在煤矿工作20年的黄少师说。(本报记者 庞革平 谢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