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度关注 今日话题 安全法规
易安评论 工伤保险 下载中心

安全技术 安全评价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事故案例 安 全 月

职业健康 原创大赛 易安商城
生活安全 安全文艺 展会信息

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您的位置: 易安网 >> 专题 >> 山西古交煤矿瓦斯爆炸专题 >> 最新进展 >> 正文
  屯兰矿难调查:事发前两月曾测出瓦斯超标           ★★★
 
屯兰矿难调查:事发前两月曾测出瓦斯超标
作者:中国新闻…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26 11:36:34
 

  矿难发生后,屯兰矿所属的西山矿务局副总工程师杨彦群任屯兰矿代总工程师。2月24日,临危受命的他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

    “屯兰矿是非常现代化的矿,是我工作过的最好的矿。在全省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他表示。从1997年屯兰矿建好,杨彦群曾在矿上干了8年,2005年后调西山矿务局里工作。

    在西山焦煤集团下的9个矿井中,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屯兰矿最年轻。与已有75年开采历史的白家庄矿相比,“还是个孩子”。但屯兰矿的产出量最高,接近500万吨的年产量让它位列西山集团矿井产量第一名。

    正因如此,这场灾难更令行内人惊诧万分。“完全不可思议!”同处太原的西峪煤矿矿长郝建平说。他的煤矿年产量在100万吨,虽说也是大矿,但比屯兰的500万吨还是差得远。

    郝建平说,他经常下井,从来觉得很安全,“按说屯兰在技术和安全上应该比我们好多了。”结合了汾西、霍州、西山三个矿务局的西山焦煤集团更是“现代化”和“高管理水平”的代名词。

    郝建平介绍道,这几年山西的小煤矿关闭后,剩下的大矿的设备都是比较先进的。井下各点有监测仪、瓦斯员。一旦发生异常,通风科、调度室、矿长办公室同时都会有显示。

    “像我们煤矿瓦斯浓度超过1%,就会有专业救护队下去排风,所以在屯兰矿这么好的井下发生这么大的事故,很让人匪夷所思。”郝建平说,“山西去年出了好几次事故,今年把防止煤矿的瓦斯爆炸列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前不久还规定煤矿的通风科长要兼任矿长助理,提高了一个级别。”

    处于漩涡中心的杨彦群更是想不明白。事故发生之前,屯兰矿采取的安全管理、通风制度管理跟西山集团其他各矿都一样。“制度都有,设备也都有。这么好的矿到底为什么会出事?不光你们想知道,我们这几个人都在琢磨,上面的领导也在琢磨。”

    但杨彦群也反复提到,“井下的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按说全国各大煤矿,就你出了事情,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是一时说不清!”

    这一说法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中国矿业联合会安全评价中心的李永峰博士认为,拿常见的瓦斯爆炸来说,按中国目前的防治能力和技术水平,只要防范措施到位,瓦斯爆炸应有能力避免。而在机械化水平高达百分百、矿难事故率极其低下的南非,煤矿防爆专家赫尔姆斯·斯巴思则称,90%之上的煤矿安全事故都是人为疏忽和多种原因巧合造成的。

    因此,中国煤炭新闻网上有评论认为:对屯兰煤矿来说,硬件不是问题,问题出在管理等软件上。

    瓦斯浓度全国罕见

    国务院调查组于2月23日成立,瓦斯浓度成为此次矿难的重点调查对象。

    “在屯兰矿的井田中,目前主采的煤虽具有爆炸性,但其发火期为3~6个月。”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教授程远平介绍。

    有资料显示,煤矿事故80%都是由瓦斯爆炸引起的。也正出于此,中国相关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的操作细则都对瓦斯防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及规范,并从2005年起就开始在全国推广对煤矿瓦斯进行卫星监控的系统。

    屯兰矿可采煤层在古交矿区是埋藏最深的,此次事故发生在深度410米左右,而整个屯兰矿工作面最深深度为520米。事发工作面,如同屯兰矿矿区煤层的“锅底”,煤层埋藏越深, 瓦斯涌出量越大。

    在事故发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屯兰矿调度部发布数据:屯兰矿是高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256立方米/分钟。而根据“高瓦斯矿井”标准,40立方米/分钟以上即为高瓦斯矿井。

    程远平介绍到,在中国,高瓦斯矿井主要聚集在山西。

    超出高瓦斯矿井标准5倍数值的屯兰矿井,一旦局部通风机发生故障,通风机停止供风,井内瓦斯会在很短时间就达到爆炸浓度。

    这一矿难因素也被杨彦群强调,“本身的瓦斯含量高,这应该是这次矿难最本质的东西。”

    杨彦群介绍,出事的12403工作面从2008年4月开采,只采了不到10个月,目前掘进工作进行了大约一半。随着开采进度的推进,井内的瓦斯浓度也会逐渐升高。因此,有人质疑井里为了赶进度,盲目扩大规模,使得本来含量就极高的瓦斯浓度雪上加霜。

    但杨彦群否认了产量压力:“咱们各系统的能力都很富裕,通风系统能力很富裕,抽采也比较富裕,这些都没问题,不存在产量上的压力。”

    矿难发生前两个月,在《山西大同大学学报》上,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采矿工程系副教授王永安发表论文,其研究对象正是事故发生地屯兰矿的事故发生点。此前,在屯兰矿通风科主管人员的陪同下,王永安考察了屯兰矿南四盘。王的论文中指出,通过观测发现,工作面的大部分钻孔因为有积水,瓦斯浓度基本在25%~35%左右,这已超出瓦斯爆炸浓度的上限15%。论文发表当月,2008年12月23日,屯兰矿地测科、科教中心对全矿各部门、各区、队主要领导进行了防治水知识培训。

    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工作都没能阻止随后2月22日爆炸的发生。

    监测数据全部正常?

    根据屯兰矿内部发布的《屯兰矿井恢复通风系统方案》显示,爆炸工作面所在的南四盘通风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破坏,损坏风桥8座、永久挡风墙10道,永久风门14道。这一破坏将严重影响通风系统的恢复。

    而在通风系统恢复前,国务院调查组人员将无法下到井下调查,只能在井上查看图纸、资料。因此,调查结果何时出台还是个问号。

    但仍有可供追寻的线索——

    在屯兰矿这一现代化的“样板矿”中,各项数据都由计算机连续实时在线监控,源源不断地将数据记录并存入。直到爆炸发生的那一刻,线路摧毁了,数据中断。

    “当时这矿井各方面系统都是正常的。”杨彦群介绍到,事故发生的时候,工作面各个探测点的监控系统非常正常。“瓦斯监测的数据,主要是浓度、风量、风速等。各项指标在爆炸前一秒的数据,都仍是正常的,与平时一样。”

    “这种事故发生前,不预警是完全不可能的。”曾多次担任国务院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的程远平反驳说。

    程远平解释道,井下的监测数据都是点监测,不可能覆盖所有区域,也许探头存在盲区,但这对于“样板矿”屯兰矿来说,不是一个合适的理由:屯兰矿井内的探头应该是完全按照标准布局的,不存在盲区。

    就在这一切看似正常的平静下,一场灾难已经酝酿成熟。

文章录入:蓝泽    责任编辑:蓝泽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加入收藏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总局:国务院正调查央视大楼火灾
    央视新址大火12名嫌疑人已被批捕
    北京检方称央视火灾调查暂未发现
    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党委书记被举
    龙煤集团董事长请求最严厉处分
    老矿工凭经验摸黑爬9小时逃生
    总局:黑龙江新兴矿难系责任事故
    矿难前的高级别安全督查走过场?
    黑龙江矿难6名瓦检员救人牺牲
    鹤岗矿难致92人死亡仍有16人被困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