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可燃液体的闪点

可燃液体的燃烧,并非可燃液体本身,而是液体蒸发出来的气体在燃烧。液体的蒸发要克服液体分子间存在的引力(称分子间力),而同类液体分子间力的大小却与液体分子量大小有关,分子量大的液体的蒸发比分子量小的液体的蒸发要困难,只有升高温度,才会使液体中能量大的分子数目增多,克服液体表面引力的束缚,使蒸气到空气中的分子数量增加,蒸气压力提高。
可燃液体在温度低时,液面的蒸发速度较慢,蒸气分子的浓度也小于该可燃液体的爆炸极限的下限,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火焰是无法点燃的。但一旦温度升高,蒸气的蒸发量增多,蒸气分子浓度提高到爆炸极限的下限值,与空气混合的气体一遇火,才会闪出火花,产生一燃即灭的瞬间燃烧。这就是闪燃,能造成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闪燃象征了可燃液体的着火。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不同的可燃液体有不同的闪点,而通常将闪点不同的液体分为低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
可燃液体基本为碳氢化合物(又称烃)。一般来说,碳氢化合物属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根据其分子中碳原子连接链状的不同,有开链烃(脂肪烃)和环烃(环状烃)两类。在同类烃中又因分子结构中存在(CH)系差,又有系列和同分异构之分,这些都关系到不同可燃液体之间的闪点大小,但它们的闪点高低遵循一定的规律。

1.单一同系可燃液体的规律:
(1)闪点随分子量的增大、沸点的升高、比重的增大而升高;
(2)闪点随饱和蒸气压的增大而降低;
(3)饱和烃(烷烃)的闪点比不饱和烃(烯烃、二烯烃、炔烃)的闪点高;
(4)同分异构体中,直链结构(正结构体)的闪点比支链结构(异结构体)的闪点高;
(5)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的闪点按烃、醚、醛、酮、酯、醇、羧酸的顺序而下降。

2.混合可燃液体的规律:
(1)完全互溶的混和物,闪点大多低于各组分的闪点的算术平均值,并接近于含量大的组分的闪点。例如,甲醇(闪点7℃)和丁醇(闪点36℃)按1:1混和,其混合液的闪点不是1/2(7+36)=21.5℃,而是13℃,要比平均值低。汽油是C~C脂肪烃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它的闪点按组分含量多少来决定,一般都低于-40℃。
(2)可燃液体与不燃液体的混和物,闪点是随不燃液体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当不燃液体组分含量达到一定值时,混和物不再发生闪燃。例如,乙醇的水溶液,当水占60%时,含水乙醇的闪点由纯乙醇时的闪点11℃升至25℃;当水占97%时,就不发生闪燃。闪点对判断可燃液体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环境温度会否造成闪燃十分重要。
闪点也是仓储物资的依据。闪点低于28℃的液体属甲类火灾危险物资;闪点大于、等于28℃至60℃的液体属乙类火灾危险物资;闪点大于60℃的液体属丙类火灾危险物资。
闪点还是配置灭火剂供给强度的依据。闪点越低,灭火剂供给强度就要越大。
从闪点与火灾危险性的关系,告诫凡从事操作、储运、管理可燃液体的人员,应根据自己接触的可燃液体的闪点大小,针对性地做好火险防范工作,以确保生产和人身安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老芋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