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工生产的特点
1、化工生产涉及的危险品多: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种类繁多,且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化学危险品。
2、化工生产要求的工艺条件苛刻:有的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有的要在低温、高真空度下进行。
3、生产规模大型化: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化工生产采用大型生产装置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如合成氨工业和石油化工。
4、生产方式日趋先进:现代化工的生产方式已经过去的手工操作、间断生产转变为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生产设备由敞开式变以密闭式;生产操作由分散控制变为集中控制;同时也由人工手动操作发展为计算机控制。
二、安全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
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易腐蚀等特点,与其他行业相比,化工生产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危险性和危害性更大,因而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更严格。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涉及到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很多化工物料的易燃性、反应性和毒性本身决定了化学工业生产事故的多发性和严重性。反应器、压力容器的爆炸以及燃烧传播速度超过声速,都会产生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冲击波将导致周围厂房建筑物的倒塌,生产装置、贮运设施的破坏以及人员的伤亡。如果是室内爆炸,极易引发二次或二次以上的爆炸,爆炸压力叠加,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多数化工物料对人体有害,设备密封不严,特别是在间歇操作中泄漏的情况很多,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急性或慢性中毒。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生产呈现设备多样化、复杂化以及过程连接管道化的特点。如果管线破裂或设备损坏,会有大量易燃气体或液体瞬间泄放,迅速蒸发形成蒸气云团,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下限。云团随风漂移,飞至居民区遇明火爆炸,会造成难以想像的灾难。
化工装置的大型化使大量化学物质都处于工艺过程或贮存状态,一些密度比空气大的液化气体如氨、氯等,在设备或管道破裂处会以15°~30°角呈锥形扩散,在扩散宽度100 m左右时,人还容易察觉迅速逃离,但在距离 较远而毒气尚未稀释到安全值时,人则很难逃离并导致中毒,毒气影响宽度可达1000 m或更大。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
1、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一座农药厂,发生了一起液态甲基异氰酸酯大量泄漏气化事故,使附近空气中的这种毒气浓度超过了安全标准的1000倍以上。在事故后的7天内,死亡人数2500人,该市70万人口中,约20万人受到影响,其中约5万人可能双目失明,其他幸存者的健康也将受到严重危害。博帕尔地区的大批食物和水源被污染,大批牲畜和其它动物死亡,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事故后果之惨,损失之大,世人震惊。
2、英国弗里克斯布劳的一座石油化工厂,因环已烷氧化装置旁的一根直径为
3、
4、
5、
6、
三、化学工业危险因素
美国保险协会(AIA)对化学工业的317起火灾、爆炸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了主要和次要原因,把化学工业危险因素归纳为以下九个类型:
1.工厂选址
(1)易遭受地震、洪水、暴风雨等自然灾害;
(2)水源不充足;
(3)缺少公共消防设施的支援;
(4)有高湿度、温度变化显著等气候问题;
(5)受邻近危险性大的工业装置影响;
(6)邻近公路、铁路、机场等运输设施;
(7)在紧急状态下难以把人和车辆疏散至安全地。
2.工厂布局
(1)工艺设备和贮存设备过于密集;
(2)有显著危险性和无危险性的工艺装置间的安全距离不够;
(3)昂贵设备过于集中;
(4)对不能替换的装置没有有效的防护;
(5)锅炉、加热器等火源与可燃物工艺装置之间距离太小;
(6)有地形障碍。
3.结构
(1)支撑物、门、墙等不是防火结构;
(2)电气设备无防护措施;
(3)防爆通风换气能力不足;
(4)控制和管理的指示装置无防护措施;
(5)装置基础薄弱。
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1)在装置中原料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自然分解;
(2)对处理的气体、粉尘等在其工艺条件下的爆炸范围不明确;
(3)没有充分掌握因误操作、控制不良而使工艺过程处于不正常状态时的物料和产品的详细情况。
5.化工工艺
(1)没有足够的有关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数据:
(2)对有危险的副反应认识不足;
(3)没有根据热力学研究确定爆炸能量;
(4)对工艺异常情况检测不够。
6.物料输送
(1)各种单元操作时对物料流动不能进行良好控制;
(2)产品的标示不完全;
(3)风送装置内的粉尘爆炸;
(4)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处理;
(5)装置内的装卸设施。
7.误操作
(1)忽略关于运转和维修的操作教育;
(2)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
(3)开车、停车计划不适当;
(4)缺乏紧急停车的操作训练;
(5)没有建立操作人员和安全人员之间的协作体制。
8.设备缺陷
(1)因选材不当而引起装置腐蚀、损坏;
(2)设备不完善,如缺少可靠的控制仪表等;
(3)材料的疲劳;
(4)对金属材料没有进行充分的无损探伤检查或没有经过专家验收;
(5)结构上有缺陷,如不能停车而无法定期检查或进行预防维修;
(6)设备在超过设计极限的工艺条件下运行;
(7)对运转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的防灾措施没有及时改进;
(8)没有连续记录温度、压力、开停车情况及中间罐和受压罐内的压力变动。
9.防灾计划不充分
(1)没有得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2)责任分工不明确;
(3)装置运行异常或故障仅由安全部门负责;
(4)没有预防事故的计划,或即使有也很差 ;
(5)遇有紧急情况未采取得力措施;
(6)没有实行由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进行的定期安全检查;
(7)没有对生产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继续教育和防灾培训。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老芋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