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学事故是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工作中一个突出而紧迫的课题,本义通过对化学事故特点、救援准备和组织指挥的研究,进而提出了应急等级、救援系统、预案制定、科技强警等观点,力图促进我们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能力的提高。
【关 键 词】预案 组织指挥
随着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我国化学事故的频率不断增大。据统计,1985年2716起,1986年3207起,1988年增加到3617起。较为严重的化学事故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不断发生的化学危险品泄漏、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及政治影响。如1993年8月5日,深圳罗湖区清水河安贸危险品仓库发生猛烈燃烧、爆炸,几公里外的房屋玻璃被震碎,致15人死亡,5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137人),直接经济损失2.4亿多元。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化学品有600多万种,其中被广泛应用的就有6至7万种,而且每年还研制出很多新产品。在贮量方面也相当集中,一个大型的煤气罐容量可达百万立方米;一个大型的液化气贮罐容量可达几千立方米;一座危险品仓库贮存的危险品种类近几百种,数量达上万吨。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此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做好化学事故救援工作已成为当前大中城市建设中的一项紧迫的新课题。化学救援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初,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就已提出这一问题,如:法国内政部民安(消防)局制定的“红色计划”,该计划的宗旨为:在发生大规模的核放射事故、军事毒剂和生物化学毒剂袭击事故、化学危险品泄漏污染事故时,能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事故处理预案,并以此为基础指导民安(消除)特勤队伍的日常训练。完善民安(消防)特勤队伍的组建形式,不断充实特勤队伍的装备。我国的公安消防部门作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主要担负灭火任务的战斗队,而且也是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机动队和提负抢险救援的突击队。
1、化学事故的成因及特点
化学事故是指有毒有害气(液)体的大量泄漏(流失),对周围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意外事件。化学事故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主要由于许多有毒化学的毒性大,如氯气、光气、含磷农药等,人员只要吸入少量污染空气,就会中毒,救治稍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其次是由于不少有毒化学品在常温下易于扩散,且随风飘移,能造成大面积地域空气污染,如:液氯、液氨、光气等,特别在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其危害程度更加严重。
l.1化学事放的成因
发生化学事故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违章徽作。化工生产和储运有着严格的操作程序,一旦违章,就有可能发生事故,由于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而引起化学事故的约占整个化学事故的27.8%。
1.1.2设备故障。许多化工产品生产需要高温高压(低压),加上许多原料和产品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容易造成各种管、阀.塔、缸的腐损而产生有毒物质跑、冒、滴、漏,这类事故约占整个化学事故的50%。
1.1.3敌对分子破坏或战争引起的化学事故。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北约空袭南联盟战争中引起的化学事故就是典型的例证。特别在战争中,石油、化工企业是交战双方和敌特破坏的目标,一旦遭破坏,即会造成重大化学事故。而且生化武器也是造成危害最大,毒气持续时间最长的化学事故。
1.1.4意外因素。这类事故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因突然断电、停水而使化学反应失火控制造成事放,以及有毒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撞翻、爆炸而发生泄漏事故。意外因素引起的化学事故时有发生,危害往往比较严重,不容忽视。
l.2化学事故的特点
1.2.1 有毒有害物质多,分布面广。美国两万种之多,瑞典有7000种,我国生产有毒有害物质和易燃、易爆物质的厂家也很多,使用单位更多,《化学危险品手册》中列出有2000种之多。很多厂家生产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安全措施不完善,存在着隐患。
1.2.2发生事故是突发性的。事故出现的时间,早、晚和夜间的概率比白天大。此时,居民往往没有准备,尤其是在不明真相情况下盲目行动,受害更大。
1.2.3从事故源性质来看;多为强源、点源和连续源。突发后浓度高、剂量大,可迅速造成对人员的伤害。
1.2.4有不少的厂房、仓库与居民区交错,后果严重。造成今天的状况原因:有的工厂扩展了,延伸入居民区;有的化工厂原来建在郊区,但由于城市发展了,把化工厂包在其中,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2.化学事故等级与抢险救援系统
化学事故根据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可分为三级:
2.1厂内应急:应急状态的影响只限于厂区内,事故对工厂附近的居民造不成危害,通常由厂内组织自救,必要时可由公安消防部队与企业配合处置。
2.2厂外应急:事故危害的影响已越过工厂边界,对附近居民造成了危害,需要调动社会力量实施救援。厂外应急可根据可能的影响范围大小,分为片级、区级、市级三个应急等级。片级通常指事故危害范围局限于厂区周围较小的地域内;区级是指事故危害范围局限在本厂所在行政区的有限范围;市级是指事故危害范围较大,或已影响到两个行政区域内。对于厂外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需要调动足够的社会救援力量,消防部队往往需要跨地区作战。
2.3运输应急:是指有毒、有害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事故,造成有害物质的泄漏。由于其突发性强,事故地点及危害难以预料,发生事故后,由所在地的消防部门指挥负责救援工作,或报上级请求支援。从防范和应急处理化学事故需要看,消防部队应该有一套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软件,它包括以下内容。
2.4化学危险源危险度和危害度评估、对不同的事故单位,潜在的危险程度也有差异。究竟危害程度如何,应该科学定量地进行分析。由于事故单位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不同,危险度大的单位并不一定对社会潜在危害大。为了制定预案和实施指挥,确定抢险救援重点目标,应对城市中大小化学危险源进行危害度评估。评估的方法是从化学危险源的毒件、危害特性、贮量等因素出发,考虑到事故对周围居民的危害和居民的防护效果,消防部队的救援能力等,评估出危险源的危害度和危险度,以及防护、救援效果的期望值,以供指挥部门参考。
2.5化学危险源危害预测。应用污染源的扩散模式,根据当地的气象、地理、人口情况、防护水平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参考,运用统计模拟理论,以计算机为手段,对有毒、有害气体在不同时刻,不同气象条件、不同泄漏量,估算出下风方向危害纵深、危害高度和危害区域的面积,根据各种毒物对人体伤害的剂量,估算出各个危害区域内无防护人员不同程度受到伤害的人数,以供现场救援参考。
2.6化学事故救援快速估算。应用扩散模式,根据当时当地的气象参数和人口参数,由计算机及时估算出化学事故源某个时刻的危害纵深,危害宽度,各个危害区域内可能伤亡的人数情况,供指挥部门进行决策参考。
2.7化学事故救援组织咨询系统。在平时建立各项数据库的基础上,制定出应付各类化学事故的防护措施和应急指挥预案,在事故一旦发生时,计算机能调出方案,实施自动化应急救援指挥。
3.化学事故抢险救援预案制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化学事故的特点客观要求抢险救援行动要迅速、准确,而抢险救援预案则是整个战斗的行动指南。
3.1制定抢险救援预案的依据
化学事故抢险救援预案是指可能发生化学事故的目标、种类、影响范围大小,以及危害后果的预先估计,并依次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作为抢险救援的基本方案,通常依据以下一些条件。
3.1.1 有权威性的抢险救援组织系统的情况;
3.1.2有关这方面的立法文件、条令规定等;
3.1.3 化学事故单位的名称、地址、规模、生产(储存,使用)化学危险品种类、危险特性、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等。
3.1.4化学事故源的位置,有毒、有害物品名称、源性、源高、可能释放的源强,以及危害标准,相应的消毒、堵漏、防护、侦检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3.l.5 化学事故源附近地域人员的分布、交通、建筑、水源、气象等条件。
3.1.6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能力和社会救援力量的分布、协调以及行动与保障。
3.1.7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软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3.2预案的基本内容。
3.2.1组织机构及其组成、职责、权利。
3.2.2应急救援的各种组织及其组成、职责、任务分工、联络方式、行动要求。
3.2.3事故源点的位置、源性、源强、危害方向和等级、应急等级、危害区域划分等。
3.2.4 抢险救援的基本程序。
3.2.5 抢险救援的各种技术装备器材和各类物质的配备要求及补充供给渠道等。
3.2.6 与抢险救援有关的附注资料。如各种救援力量的正常分布,遂行任务能力;危险区域内的重点保障目标分布、人员密度、建筑物特点、道路通行能力;地面气象、水源情况及有关救援物资分布等等。
3.3预案的拟定要求
预案是实战行动的基本依据,因此其拟定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3.3.l 切合实际。险情设定要与实际可能相一致;各种组织的任务分工与其行动能力相一致;救援目标的确定要与救援总体能力相一致;做到想到的要能够做得到。
3.3.2周密灵活。险情设定要多种情况、多种等级、多种规模、从大从险从难考虑,各种复杂情况都要料到,处置措施要细致有力下做到一种情况多种对策,各种救援力量任务明确,分工仔细,协调要求具体。救援力量的动用要注意留有适当余地,以应不测;物资、器材储备的种类、数量要从宽考虑。
3.3.3会审定法。预案拟定后首先要用有关法规、条令条文对照检查,使其符合要求;其次要组织行业、部门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会审论证、修订,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第三,应进行必要的演练,以检验调整救援各组织的任务分工,协同要求是否符合实际,便于发现问题,调整预案,最后,上报政府领导审批后存档备用。
3.3.4适时修订。预案存档后,随着时间推移,源情和各种救援力量等情况将发生各种变化,因此,应及时对预案作相应的修订,以保证其良好的使用价值。
4.科技强警,提高部队的抢险救援能力
发展消防事业,一靠人才,二靠装备,必须走科技强警的发展道路。在化学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4.l要有一支科技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指挥员队伍。
化学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呼唤高素质的指挥员,这样,才能带动部队抢险救援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突出抓好“四支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一是要有一批科技素质高、教学方法活,教学手段新的教练员队伍。二是通过院校深造、在职培训等途径,不断优化指挥员知识与能力结构,培养一支具备现代灭火救援知识,熟练指挥程序的指挥员队伍。三是培养一支有科技头脑和创新精神、技能全面、灭火救援工作基本功扎实的参谋队伍。四是培养一支熟练使用和维护新装备、新器材、精通计算机、学有所用的专业技术干部队伍。
4.2结合化学事故抢险救援特点,开展科技练兵。
4.2.1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针对目前部队官兵化学事故抢险救援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落弱,组织广大官兵学习有关化学知识,燃烧知识和化学危险品知识,尤其对城市生产和储运经销单位涉及到的化学危险品的危险特性、燃烧、爆炸特点要熟练掌握。
4.2.2拟订重点训练课目。针对化学事故的一些特点,拟订一些处置、防护等方面的重点课目,以提高部队抢险救援实战的适应能力。在当前,要突出部队防护救生等方面的训练。学习防护常识,学会防护器材的使用,进行穿越事故区、事故区作业的训练,进行工艺处置、进攻与撤离的训练,熟悉防护动作及掌握消毒、急救方法。
4.2.3开展演练。演练是按设定的事故情况对参与抢险救援行动的组织和人员进行近似实战的训练。演练可以体验组织体系间的协调能力;可以检验预案的针对性;各支救援力量和技术力量是否适应实战需要。演练可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顶演练。综合演练:是指参加救援的各种组织和人员在统一的险情设定条件下和统一的组织指挥下协调行动,按分工完成任务的训练,一般由指挥部门计划组织实施,其综合演练涉及面广、组织指挥复杂,一般应适时慎重选用。单项演练:是指在一定的险情设定的条件下,对某一抢险救援专业行动进行的训练,一般由各专业救援组织自行组织或上级救授组织协同组织实施。消防部队在化学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中往往承担着抢险、灭火专业性行动,要经常开展专业性行动演练。
演练的内容应根据训练目的来设定。通常包括:险情总设定;分阶段,分专业情况设定及各专业救援队伍的任务与行动要求,应达到的行动目标;分阶段的组织指挥和各种保障的情况设定和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各阶段演练的起止时间和对告急、险情逼真,火情逼真,所采取的办法等,要具有实战感。
演练应预先拟制好各种文书。包括清况设定、各种号令、命令、指示、通告、通报等,以及演练实施计划。
演练情况要进行详细总结研究,做到打一仗进一步。
5.化学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
化学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涉及到众多的政府部门和单位,较大的化学事故甚至需要全社会动员,因此,必须实行统一的科学的组织指挥。这样才能迅速及时、有条不紊地实施抢险救援,取得抢险救援战斗的主动权。
5.1建立组织机构,确保抢险救援工作。
根据我国一些城市的试点经验,在大、中城市成立由党、政、军领导为总指挥,公安、消防、驻军、化工、卫生、环保、民政、邮电、运输、内贸、宣传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成员的化学事故抢险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应定期分析研究本地区化学事故预防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制定应急抢险救援程序,明确统一指挥要求。做好这项工作的主要要求是:
5.1.l 权威高效的组织指挥是众多经验中的重中之重,形成上下统一、联系紧密、责权分明,操作灵敏的指挥体系。既体现统一性,又保持独立性。
5.l.2各个组织既要按总指挥部的命令,根据各自分工,充分发挥专长特长,积极行动,又要从抢险救援的全局出发,主动搞好协同配合。
5.1.3由消防部队各级领导组成的抢险救援组,在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全权负责抢险救援工作。其职责是;向指挥部汇报情况,提出预案;参加总指挥部决策,把总指挥部的意图变为具体行动;指挥参战消防部队尤其是特勤队伍配合事故单位迅速控制事故源,营救受害人员,扑灭火灾,对污染区进行洗消等。
5.1.4事故现场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抢险救援这个中心工作开展。总指挥部对每一个重大决策,在战术技术的可行性上必须先征得抢险救援组的意见,总指挥部的一切作战意图,都必须通过抢险救援组组织实施。
5.2化学事故抢险救援组织指挥的实施
化学事故抢险救援行动的头绪很多,有厂内、厂外、居民、单位的应急救援组织,有防护、侦检、洗消、封锁、隔离、救护、宣传等各救援力量的行动协调等,组织指挥工作必须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同时,要随时注意灾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救援工作。所以化学事故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通常应遵循以下工作程序和方法。
5.2.1公安消防部队接到发生化学灾害事故的报警后,装备有常规个人防护器具(正压空气呼吸器)的消防队员立即做第一次出动,赶到现场,进行初级处置。处置内容主要是:
初步了解事故的状况;初步辨明事故的性质;实施力所能及的救援措施,控制事故危险的蔓延;迅速对受灾者进行施救;迅速确定受灾区域并做出明显标志,划定隔离区;及时准确地将事故现场的情况向直接上级客观地报告等。
5.2.2对普通消防队员的初级处置所解决不了的化学灾害事故,由公安消防部队的特勤队伍去完成,我们可以称之为技术性增援处置。处置内容主要是:
全面了解事故的情况,准确判定事故的性质,界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用专业侦检仪器测检污染源,取样封存,并做定性、定量分析;实施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排除污染源,抑制住事故危害的蔓延;迅速向污染区域内的人员分发个人防护装备,设立现场战地医疗中心,对受害者进行现场医疗救助;准确划定受灾区域的范围,设置警戒哨,严禁未经洗消的人员、动物及设备越出受灾区;确定隔离区,洗消工作区、安全疏散区,并做出明显标志;有步骤、有区别地将污染区域内的人员向隔离区或洗消工作区进行疏散;对洗消出来的人员、动物及设备进行检查,设立洗消站(成洗消线),开始着手洗消;对疏散出来的人员、动物及设备进行洗消后,必须做第二次身体检查,合格者可转移到安全区域或送往医院进行治疗;测定大气、水源等自然环境中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客观地、内外有别地向新闻媒体、公共传媒通报事故情况,使公众了解灾害情况,并减少因缺乏事故灾情的了解所带来的恐惧和忧虑等。
5. 2.3化学事故抢险救援总指挥部,应根据灾害情况,迅速调出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修正。
5.2.4按照预案迅速给各救援力量下达救援任务,及时有效地对受害区域的单位、群众,进行防护、检测、撤离与疏散等。
5.2.5 随时了解事故发展趋势和救援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各救援力量,必要时向上级、友邻和驻军请求增援。
5.2.6不断向受灾区域的群众宣传事故危害和防护救治知识。
5.2.7 视灾害消失情况,及时组织受害区域内的群众重返家园,消除后果,恢复正常秩序。
5.2.8事故后,应搜集整理救援的各种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将有关技术数据输入数据库,以备研究和借鉴。
化学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他需要有一个健全的领导体制和有力的组织协调工作;需要有一个权威性的化学救援法规;需要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化学救援各项标准;需要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消防救援力量,尤其是消防部队特勤队伍的建设;用要做好全社会的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处置化学事故抢险救援的能力。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老芋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