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8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淮北矿业集团等四家单位合作完成的“高应力极软岩工程锚注支护机理及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由淮北矿业集团、山东科技大学、淮南矿业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完成的这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逐渐加大,矿井开采深度在600米以上的高应力极软岩巷道分布越来越广泛。在应用传统的锚杆、U型钢等支护方式时,围岩和支护数月就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与生产。
淮北矿业集团是一个拥有10多座矿井、年产原煤2000万吨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大部分矿井的煤炭属于三软煤层,给巷道支护增加了很大难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淮北矿业集团就组织科研人员对高应力极软岩巷道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率先在临涣煤矿、祁南煤矿等矿井进行锚注支护的工业性研究与应用,并与山东科技大学、淮南矿业集团、中国矿业大学携手合作,开始进行
高应力极软岩工程锚注支护机理及技术研究与应用。
据有关专家介绍,锚注支护是利用锚杆兼做注浆管实现外锚内注的支护方式。经过长达10年的研究、实验、应用,科研人员先后攻克了锚注一体化、锚封一体化、可控压注浆、浆液扩散规律及控制、锚注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测试、锚注岩体声波测试等技术难关。其中,在国内外首次研制成功的外锚内注式注浆锚杆、可控压内注浆锚杆,分别获得了国家专利。
该项技术成果先后在全国15个矿区大规模推广应用,锚注支护巷道累计长度为17.5万米,节约资金高达4.9亿元。2001年11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发生突水淹井事故,排水历时4个月,U型钢支护、锚喷支护等支护方式的巷道均遭破坏,只有锚注支护的680米主大巷完好无损。
据淮北矿业集团副总工程师李明远介绍,目前,我国煤矿井下有高应力极软岩巷道几百万米,水利、矿冶、交通、土建等行业的松岩体高边坡工程治理,深基坑和高坝体的加固,软围岩的大型硐室和隧道支护,都可以应用锚注支护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