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矿集团坤升公司是受地热害威胁较严重的矿井,矿井投产后,在第一水平开采时,就发现井田南翼局部地区地热异常,采掘工作面温度高达31~
为了探索治理地热(害)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又补充进行了物探、化探、稳态测温、单抽水试验、计算模拟分析等工作,进一步查明了地热异常的分布范围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封堵热水上升通道,加固煤层底板含水层,达到既治理热害,又治理水害之目的。
1 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
1.1 地质构造
矿井位于淄博向斜盆地东翼北端近腹部地带,东有落差80~
另外,井田内岩浆侵入活动比较剧烈,岩性主要是辉长岩、辉绿岩,生成时代为中生代燕山期,对煤层、含水层影响较大,多为层状。据资料分析,奥灰顶面以下100~
1.2水文地质特征
(1)含水层。煤系及其以上含水层富水性不强,对矿井影响不大,影响矿井安全的含水层主要有:①徐家庄灰岩含水层。位于10煤以下
(2)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F5、 F1、 F13和 F3断层为区域地下水的主要控水与导水构造。其中F5、F1和F13断层为弱水透水或隔水断层,唯有F3断层具有较强的垂直向上补给特征,是地下水强导水带。
2地热补勘工作
2.1基础资料
矿井投产后,在-
另外,淄博市施工时“市热孔”的奥灰水最高温度达
2.2地热补勘工作
(1)测温工作。1995年12月,我们利用了LJW-1型精密测温仪,对15个钻孔进行了同一时间的孔温测量。其中稳态测温14个孔,瞬态测温1个孔。同时,在井下对3个徐奥灰钻孔进行了孔口水温测量。在此基础上,又整理了1988年以来十几年的井下采掘工作面测量的地温、气温资料。基本查明了井田内地温及地温梯度的空间变化,地温异常区集中的井田南部,最高地温梯度达
(2)水化学样测试工作。共对14个钻孔采集全分析样16个,同时加采同位素样8个。进行了化验。
(3)218Po放射测量。地下热水中的218Po是氡的短寿命子体(半衰期为3.05min),其中a辐射强度与土壤中自然状态氡浓度成正比。本区热水化学分析表明,地下热水中铀、钍、镭及氡等放射性微量元素较高,因此在本区通过218Po放射性测量,圈定氡射气异常带,可间接寻找与热水有关的断裂构造。工作区设在井田南部F13断层两侧。测线方向基本与F13断层垂直,测线长0.2~
从实测资料分析,218Po曲线在平面上的分布在F13 和F25断层部位,主要呈负异常,两侧有正异常相伴。正、负异常沿断层走向呈连续带状分布,而在F25 与F13断层交汇处转变为宽大的单一正常异常。异常与断层如此明显的关系,表明一是正异常系氡常晕高浓集的反映,即在此部位放射性元素向浅部的反向迁移强度明显增强以致超过了“淋滤”、“冲刷”而产生的贫化影响,从而预示其深部可能存在热水的强活动带;二是F3断层与F25断层存在着交叉关系。由此推断F13主构造之一,F3断层通过与F25断层交叉断层是控制地下热水运移的并与F13断层产生水力联系。
4地热异常的分布和成因
4.1观测孔测温资料分析
井田内及周围14个钻孔温资料和矿井十几年的开采各采掘工作面地温变化资料表明,本区的正常地温增值梯度为2.5/hm。
井田内热异常幅度最大是井田南翼F3断层附近,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地下水迳流到本区,其中局部迳流沿断裂构造由深部向浅部垂向运动,形成本区的水文地热异常。
4.2 水化学特征
本区地下热水的特点主要是K+1、SO42-、AL3+、Fe3+等含量显著偏高。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矿化度
对市热孔热水中的硫取样作硫同位分析,其δS34‰=21.8,换算为:S32/S34≈21.8。据地球化学统计:有机成因的硫S32/S34>22.3,岩浆岩的硫同位素比值范围窄,基本上为22.2,沉积成因硫酸盐的硫同位素比值在20.8~22.0,因此说明本区热水中的SO4的来源和形成是地下水与石炭、二迭系中大量的黄铁矿作用的结果。即热水不仅赋存于奥灰地层中,同样赋存在石炭、二迭系中,也就是说,本区地下热水赋存在断裂构造系统中。
通过对地下水中标型组分SO4和K及矿化度指标分析表明:本区地下热水的形成是大气降水沿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多迳流途径,发生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浅层水矿化度低,SO4/K值高,水温低;而深层水则相反,矿化高度,SO4/K值低,水温较高。
5基本认识与治理措施
5.1基本认识
通过对上述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基本查明了热异常范围和成因,并预测了热水开采对水温的影响。
(1)地热异常区分布范围为
(2)地热异常的成因。地热异常区的热储结构为断块地垒式基岩裂隙型储热水系统。大地热流通过张性断裂带由地下深处传递给浅部岩层,浅部热水又通过导水裂隙和热传导作用,使周围地层呈现热异常。该地下热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降水自东南部山区汇流,沿断裂带渗入地下深处,吸收围岩热量,并参与水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热水,又在水压和温度差造成的自由对流作用下,构成承压的热水循环系统,形成现在的地热异常区。
(3)地下热水利用与热害治理的关系。本区地下热水循环系统,具有良好的传导能力,并以垂向传导为主,热储构造中存在一种减压顶托传导作用,开采利用热水,相当于上部减压,从而促使深部热水向上流动。因此,开采利用地下热水,不能降低浅部地层的温度,也就不能有效地治理热害。
5.2热害治理措施
由于地层深部的热能是通过水的传导而上升的,因此,治理热害应与矿井防治水工作结合起来。
(1)封堵断层导水通道。对于切割深度较大、开启性较好的F3断层,应采用打钻、注浆加固断层带的方法,将钻孔打到奥灰顶面以下
(2)充分利用奥灰水受断裂构造控制和不均一的特点,用物探、钻探等方法,查明断裂构造的含(导)水性。对于含(导)水断层,在巷道揭露前,进行局部注浆加固,并按规定留足断层防水煤柱,严防断层带突水。
(3)对于构造较复杂、奥灰顶部阻隔水层裂隙发育及徐灰富水性较好的区段,应采用局部注浆加固徐灰及其上下的阻隔水层的方法,充填构造裂隙,改造隔水层条件,增强其阻隔水能力,避免底板突水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内测2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