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因地质、地层情况而引起塌孔、涌水等现象。这时一般会采取回填粘土、筑岛等方法来处理,往往能取得很满意的结果,并且能满足施工及质量要求。而我们在国道312线叶集至罗山二级公路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却遇到采用回填、筑岛处理不了的涌水、塌孔现象。
1工程施工地点
国道312线叶集至罗山二级公路No.14标段K106+191张河沟4~20m2#中桥,2#墩的基桩。
2设计要素及地质情况
①设计标准为汽超—20级,挂—120,净宽11m,与路线方向斜交30°,2#墩为三柱式墩,基桩直径1.5m,基桩设计长度28m。地面标高38.44m,设计桩顶标高36.77m,桩底标高8.77m。
②地质情况:37.2~31.6m亚粘土(硬塑);31.6~25.6m亚粘土(软塑);25.6~24.1m中砂(松散);24.1~19.9m卵石土(中密);19.9~9.2m砂岩(密实)。
3施工情况
该桥共4孔,采用两台钻机先进行3#墩与4#台基桩施工,钻进与灌注都十分顺利,在完成3#墩的基桩后,将钻机移到2#墩3#桩施工,按正常的程序进行钻进,且钻进顺利,但在完成钻进任务,停钻时发现了从孔底向上涌水现象,经跟踪量测6小时共塌孔8m,并出现大量涌水,不可继续进行施工。经设计代表与驻地监理现场同意进行全部回填处理,回填粘土50m3。但仍出现从桩孔向上涌水现象。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在2#墩2#桩位进行试验性钻孔。
4试验钻桩结果
(1)当2#墩2#桩钻至设计标高停钻后,出现涌水现象,同时回填后的3#桩涌水停止,说明该涌水是层位水。
(2)提高泥浆粘度,慢速钻进,充分护壁,仍不能阻止涌水,证明水压大。
(3)涌水层位于卵石土层下与砂岩交界处,高程19.8m。
(4)将钻机移开,采用钢护筒与草袋提高水头3.5m时,仍不能将孔下涌水压住。证明采用筑岛法3.5m高仍不能满足要求。
5处理方案
根据试桩结果,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将试验桩(2#墩2#桩)回填;
(2)2#墩进行填土筑岛2~3m高,以提供工作面与提高水头;
(3)沿2#墩桩位方向,在上游4m处(筑岛以外)打一Φ1.0m降压井让其涌水,以降低地下水压。
6处理成果
按照上述方案处理,降压井(Φ1.0m桩)一钻成,即出现涌水现象,且2#墩桩停止涌水,达到降低桩位地下水压及引开地下水的目的。
在随后的基桩施工中没有再出现塌孔、涌水现象,钻孔、清孔、灌注均达到《规范》要求,施工非常顺利,后期经过叶罗路监理代表处进行的超声波检测2#墩的3根桩均达到合格,没有出现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