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环塌了补了又塌了”——这句话,都成郑州市民口头禅了,不知道的话,你就“落伍”了。20日,就在大河报报道《西三环塌塌不休责任认定未出炉》见报当天,西三环中原路口很不给面子,又塌了!这已是半年来西三环第14次塌方。(9月22日 大河网)
“新三年旧三年,塌塌补补又三年”,这话乍听起来好像有些诙谐幽默,不过经过深思之后恐怕不难品出其中的讽刺意味。虽说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勤俭节约也总该分清对象吧?衣服破了缝补缝补或许还可再凑合着穿几年,但对承载车辆行人的道路能这么糊弄吗?半年塌了十四次,平均每月塌两回,这“没有最脆,只有更脆”的西三环路着实也太不给力了些。补了坏,坏了补,不知道当地政府部门念的是哪门子养路经,才会陷入如此恶性循环?
面对已然千疮百孔的公共道路,相关部门却仍旧抱着勉强维持心态,一次次投入人力、财力、物力来做着毫无用处的修补工作,结局如何想必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明已经“药石无灵”,却还要装模作样的开方医治,如此这般道出的除了“形式主义”、“敷衍了事”还有啥?补完一回塌一回叫意外,补完两回塌两回叫不测,等补完十三四回坍塌还停不下来的时候又该称作什么?习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交通部门也是时候该长点心了吧?
且不论该坍塌不止的豆腐渣公路究竟是出自哪些无良开发商、失责质检方之手,其背后隐藏着怎样不堪的内情,眼看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也总该拿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态度吧?能补得要补,不能补得冒着徒劳无功风险也要补,在如此错误思想的指导下,等待他们的应该也就只剩下路脆和心碎了。倘若真发展到让百姓“谈路色变”的地步,不知道随公路一起应声倒下的政府公信还能靠何等神奇材料来支撑和补救?
正所谓“要用事实说话”,虽然在没有科学结论佐证的情况下对郑州西三环公路屡次发生坍塌事故原因尚不敢断言,但那常补常塌的事实至少能证明哪儿塌修哪儿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做法显不奏效。从1塌,2塌,3塌一直到现如今发生的14塌,一次次触目惊心情境实际都是在暗示我们脆到无法形容的公路亟待拆除重修。而且笔者相信,也唯有敢于下重药、下猛药,最终才能帮历经14次坍塌的脆弱公路再塑坚强、重获新生。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荷君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