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21”暴雨的影响,还在继续。除了北京城区的内涝,房山等郊县满目疮痍的受灾景象,更是让人揪心。
公众的心情也从对守望相助的感动,变得越来越沉重。一场大雨,即便是61年来最大的暴雨,在中国的首都竟造成如此严重的伤亡。
在2003年“非典”之后,北京就着手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但从媒体、自媒体对这次雨灾的报道来看,纸上预案变为现实中的抗灾能力并非易事,不少关节点还存在着“接触不良”,一些一线工作人员无所适从,公共资源未充分利用。
首先,拿预警来说,虽然北京防汛指挥部总工刘洪伟称“预报非常准、预警非常及时”,当天北京媒体也的确做了发布,但说句实话,普通市民弄不明白蓝、黄、橙、红四级预警的区别,而是希望预警直接告诉我们需要做什么。
比如,7月25日已有单位因为蓝色预警而提前放员工下班了。政府能否在做出科学分析之后,给出正式建议:哪一级预警下建议单位提前、延后上下班,避免不必要的人流出现在户外。正像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所说: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让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走向每个人。预警信息畅通、直白,才能避免市民对预警信息“接触不良”。
其次,针对北京特有的下凹式立交桥积水问题,《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2012年修订)》规定:部分立交桥下积水深度可能达100cm以上,就要拉动最高级的红色预警。但当天34岁的丁志健,还是驾车淹死在广渠门立交桥下。而事发之后的25日,在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后,广渠门桥附近已经堆积沙袋做了准备。这种联动机制,能否作为常规机制保持下去?
更要问一下,问题能否一劳永逸解决?比如去年童话作家郑渊洁因为王四营桥积水,在微博上向朝阳区长问政,之后政府做了及时改造。在这次暴雨中,郑渊洁特意驱车去看了,王四营桥没有积水。全面解决立交桥积水问题,应该摆上政府议程了。
再比如,暴雨当天机场滞留了8万旅客,很多热心车主开着双跳灯去机场免费搭载旅客,在这种极端情况下,高速公路照例收费,既伤害爱心,也严重影响人流疏散。收费人员的解释是他们没有收到免费的命令。新版的预案中,能否加以细化,形成快速反应?
还有,公众希望政府能通过手机短信发布预警信息,却遇各方推诿。问题出在哪里?恐怕还是要避免部门本位主义、各自为政,才能有效整合公共资源。
类似的协调还有很多。暴雨当天打的难,是因为的哥不愿出车;之所以不愿出车,是基于出租公司垄断经营,的哥承担进水发动机维修费用的特殊运营机制。那么政府和出租车公司就应保障的哥愿意在灾害性天气里出车,不让好人吃亏。
至于公众期望的公共场所在灾难性天气中接纳避难者,涉及场馆安全、运营费用的问题,其实如果政府预案明确财政补贴等条件,就能避免相关场馆临事犹豫。至于暴雨过后第二天,协管员勤勉地贴熄火汽车的罚单,那更是可以通过机制避免,而不需要副市长事后责令取消。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建立细致可行的应急预案,并不容易。但只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周全考虑,理顺机制,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避免应急预案关键节点的“接触不良”,就能大大提升城市防灾能力。这是执政能力的体现,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瑞明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