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风吹桥塌 不差技术差良心

  7月4日下午5时20分左右,南京突发暴雨狂风,该市一处跨河木质廊桥在风雨中发生坍塌,砸伤数位桥上市民。据介绍,倒塌的木质廊桥为2011年6月建成的该市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之一,仅建成一年就发生这样的惨剧,被市民质疑为“豆腐渣”工程。(见7月4日的中新网)

  建成一年的桥风吹就塌,这只是小巫见大巫。准备竣工通车的辽宁抚顺月牙岛西跨河大桥发生不明原因坍塌。坍塌的大桥全长416.4米,坍塌部分为两个桥墩之间的桥板。大桥未竣工先塌,这类“桥塌塌”早已司空见惯。从去年7月11日至19日就连续坍塌江苏通榆河桥、武夷山公馆大桥、杭州钱江三桥、北京白河桥等4桥。面对这些“桥塌塌”,想一想武汉长江大桥被撞70余次仍无恙,钱塘江大桥设计寿命仅50年却超期服役24年,人们不禁要问:现代科技越发达,管理理念越先进,制度建设越规范,为什么还会发生这么多“桥塌塌”呢?

  不言而喻,“桥塌塌”的频现,尽管原因不是唯一的,还有问责不到位,没有把“腐败官”揪出来等,但至少说明时下正缺乏一种“民族建筑精神”。试想,在那个经济薄弱的年代里,设计者与建设者用一种钢铁般的意志在修建大桥。这种意志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以质量第一”的无私的民族建筑责任,它正是我们民族奋斗精神的精髓所在。问题是,时代飞跃到经济高速发达的社会,那种精神却被个人的自私与贪婪吞吃了,没有“建筑良心”了,设计时图花样、走形式;建筑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技术再高,也难保不会出现“桥塌塌”。如河南开封市鼓楼区仙人庄乡沙湖刘村村西头有一座运粮河桥,用木棍充桥墩,桥身摇摇欲坠。毕竟,建大桥,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良心活;良心比技术还重要,一旦良心缺失了,技术再高超,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科学设计、合理的工期、合格的原材料不仅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而且也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按照现行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还原工程真实质量完全没问题。关键是有关监管者和建设者都缺乏一种对桥梁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的“民族建筑精神”?试想,如果都像钱学新、茅以升等那样,把建大桥当成百年基业来做,一生一世愿意为桥梁负责,大桥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成为“豆腐渣”工程吗?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瑞明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