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大学生采煤班”之举

  “你是家里的独生子,又是研究生毕业,为啥要去下井挖煤?那活儿又危险又苦,坚决不能去!”2009年7月,西安科技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生董刚决定放弃设计院的工作去煤矿挖煤,父母和奶奶死活都不理解。两年后的今天,董刚和其他11名大学生拿着8000多元的月薪,操作着全国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在全国同类条件矿井中取得工效第一的成绩。(4月5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采煤班”挖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令人称羡不已!“大学生采煤班”由两名硕士生、4名本科生和6名大专生组成。截至3月15日,这个大学生采煤班已累计安全采煤300多万吨,占同期该矿原煤总产量的1/3,相当于该矿同期273名工人的总产量,在全国同类条件矿井中工效第一。同时,他们先后完成了13项技术攻关任务,实现了综采工作面“跳眼”、“搬家”一次性试车成功。现在,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实际操作人员仅需两三人,日产原煤就能达6000吨以上。试想,如果当初没有硕士生董刚的带头,没有其他大学生的激情加盟,这样的成绩也许就不属于这个光荣而骄傲的群体了!

  “大学生采煤班”不仅真实地反映了现代化、信息化矿井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而且“挖出”了属于他们这个群体的“信心之金”。想当初,董刚研究生毕业,放弃研究所的工作机会,决定回老家煤矿发展,从一名井下采煤工干起,确实不是标新立异的一时冲动。他瞅准了集团六矿试用全国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而很多大学生轻易不会选择这一“大冷门”。董刚不仅比他的家人看得远,更比其他大学生看得远。如果一味听家人的,不肯迈出自己想走的第一步,董刚以及他的同事们兴许不会这么快就取得骄人业绩,他们可能还在职场的打拼中摸索。显而易见,尽管下定决心很难,但家人不可能都是最好的职业指导师,就业还是别听父母的。

  父母干预孩子就业更多的是基于虚荣。一是盲目攀比的社会心态;二是一步到位的省心与放心考量,让孩子尽量起点高一些,收入好一些,待遇优厚一些,免受各种来自现实生活的困扰;三是不让孩子重蹈他们的“覆辙”,自己吃过的苦,别让孩子再吃了!当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安理得作出啃老选择之时,父母宁愿养着他们在家舒舒服服的。正如青岛大学一位专家所分析的那样:“啃老不能只责怪孩子没出息,更多的是因为父母言传身教的失误以及物质资源丰富下的教育理念迷失。”从大学生角度看,家庭关系已成为求职路上的一道重要门槛,依赖父母不仅是求职的捷径,在某些时候甚至成了必要条件。这是当下一大潜规则,甚至有人直言:“大学生找工作就是比爹!”第二,父母“没能耐”,找不到好的工作,也不愿意看到孩子去“挖煤”,伤他们的“自尊”,于是就“落落大方”地让他们先啃着再说。

  为了父母和自己的虚荣心而选择就业是非常可悲的,也是很不经济的,可能白白地让机会从自己的指缝间流失掉。董刚的心态是自己调整过来的,他认为井下工作虽然脏一些、苦一些,但这种经历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自己成长。事实也是这样,调整好心态后,董刚和普通矿工一样下井、升井,很快融入了矿工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越干越得心应手。但平心而论,要使更多的大学生都具备这样的心态,还需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父母能舍弃自己的面子,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大学生们就会减少对父母的依赖,靠自己的能力去适应社会,建立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全新择业观。“大学生采煤班”的启示:爱就两个字——— 放手!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蓝泽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