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看来,比亚迪车的行为挺“解气”的。然而,马路之所以是一个高度讲规则的地方,是因为马路上风险比较大,即使比亚迪车主真打算教训一下不守规则的人,那最终也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事故后果。
法治盛言
马路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交通事件的视频常常在网上流传,有时候是很好的交通法规宣传素材,有时候则引发了社会问题的讨论。最新一段引起热议的视频是“比亚迪唐掀翻强行并线的大众车”。视频里,大众车多次试图变道,比亚迪唐则多次趋前不让并线。最终大众车强行跨越白色实线,斜插比亚迪唐车前,后车撞上前车,导致前车失控撞上护栏后翻得四仰八叉。根据网上披露的一份事故认定书,交警似认定大众车负全责。
随意变道,这是许多司机在路上常见的驾驶恶习,经常惹得后车司机一惊一乍,有时候还会闹出严重事故。已经进入私家车时代的中国,马路文明已然成为社会缩影。此次比亚迪唐掀翻大众车事件,网上舆论两面倒,一面认为大快人心,对随意变道的现象早已深恶痛绝;另一面则较为冷静,认为假如后车故意撞击,那么应由后车负责,且后车出于人道,也不应采取这么极端的手段。但总体上,舆论还是倾向于第一种观点。
随后,网上又流传出自称比亚迪唐车主的人在微信群中的聊天记录,称自己在此前已经撞过六辆车,全部是确定对方违规在先可能负全责的情况下,“才会去撞”。疑似“自爆”信息发出后,一些人的观点发生了变化,因为如果比亚迪车主的确是故意造成事故的,应当负全责,并可能构成犯罪。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推定,交通事故属于“意外事件”,很少有人会故意造成事故,即使在赔偿损失上不用负责,修车也是耗时耗力且折损车辆价值。因此在交通事故认定中,主观因素并不是考虑的重点,经常是根据现场情况,“推定”哪一方应承担多少责任。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则几乎都认定违规在先的一方应负全责。
这种做法的背后还有更深一层考虑,那就是交通事故处理的效率与公正权衡的问题。很多情况下,人的主观意图是难以推断的,只能通过客观行为来推定。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属于客观行为,可以比较准确判断。但对于后车司机是否故意撞击这样的主观意图,则除了当事人自己承认以外,难以确证。假如追求百分百的公正,任何交通事故都应该在确定事故双方的主观意图后,排除有故意造成事故的可能性,才能做出认定。但面对大量的交通事故,假如一味追究主观意图,事故责任迟迟不能认定,造成延误和精力的损失可能更严重。因此,出于效率考虑,大多数交通事故仅仅根据现场客观事实来认定责任。
对于疑似比亚迪车主的“自爆”信息,假如的确是本人的真实言论,那么是否也意味着剧情会发生逆转呢?如前所述,主观意图难以认定。“自爆”信息中的提法依然难以认定比亚迪车主属于“故意”撞击。最多只能推论出,比亚迪车主“选择了不刹车”。他的担忧也是合理的,因为担心紧急刹车会导致后车追尾。“不刹车”导致撞向前方突然插入的汽车,和“故意加油”撞击,两种心态并不相同,前者难以用“故意”来形容。因为不刹车并不必然会导致撞车,毕竟当时两车仍处于相对运动中,假如当时大众车车速够快,便有可能及时脱身。
在一些人看来,比亚迪车的行为挺“解气”的。然而,马路之所以是一个高度讲规则的地方,是因为马路上风险比较大,即使比亚迪车主真打算教训一下不守规则的人,那最终也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事故后果。马路罗宾汉看上去促使人们遵守规则,实际上却可能破坏了马路上的安全秩序。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Munro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