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交警自创“大黄蜂”体系称用好灯光可大减死亡率 防范“秘笈”广州可否借鉴?
城市交通中,哪里是事故最频发的地方?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交警支队高速大队交警俞晖经过两年的数据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70%的交通事故和车祸死亡人数都集中在高速出口500米范围内,同时深蓝色、浅绿色出租车事故率是白色汽车一倍。
颇有创新意识的俞晖决定降低高速公路附近的事故发生率,为此他独创了名为“大黄蜂组合”的交通事故防范体系,集中扫除这一路段上逆光晃眼和大车遮挡两大交通事故诱因。
5年来,“大黄蜂组合”让俞晖所在辖区造成死亡的严重交通事故总量下降了40%以上,死亡人数下降了近百人。大黄蜂组合如何操作?广州相关部门能否借鉴这一经验?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几年前一个除夕的清晨,上海市一个高速公路入口处,一位老爷爷带着他的小孙女,悲悲戚戚地烧了四炷香,纪念在此丧生的四位亲人。当了16年交警的俞晖对当时的场面仍然记忆犹新。
痛后研究
灯光是事故重要因素
从2002年至今,俞晖一直从事一线巡逻和交通事故防范研究。从监控视频中,俞晖细细揣摸事故如何发生。当时浦东交警高速大队辖区约150多公里高速公路(到了2011年,扩展至400公里左右),一年大概要发生13000起安全事故。这段时间,俞晖观看大量事故录像和相关书籍,一本名为《城市灯光设计》的书给了他很多灵感。
“研究发现,交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的总量70%集中在出口500米范围内。”俞晖解释说,在高速公路出口,车辆紧急刹车、紧急变道的概率远强于其他路段。另外,夜晚死亡事故高发,远远高于白天,交通事故中,灯光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独创“大黄蜂”
闪烁灯光为生命护航
“针对我们辖区事故高发的情况,我有一个建议,如果这个建议能够实施,我相信死亡事故量可以下降20%以上。”2008年7月,俞晖写了一篇“口出狂言”的调研报告。俞晖说服领导,交通事故的核心问题在路灯的灯光和颜色,他建议安装一个每1.5秒左右闪烁一次的黄闪灯,黄闪灯是“大黄蜂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8月份,俞晖所在辖区的80多个分叉口装了130多个黄闪灯,一个灯才2000多元。黄闪灯达到4米高,避免被大车遮挡住灯光。 有些高速出口则装了2个黄闪灯,防止灯光被道路转角和绿化遮挡住。据介绍,在浦东,每个距离高速公路出口150米的地方,就会标明一个清晰的出口指示牌,并安装两个黄闪灯,灯装完了以后,浦东高速公路连续三个月一起死亡事故都没有,交通事故率也下降了17%。
但当时不少人认为这并非“大黄蜂的功劳”,2008年金融危机车流量少了,事故减少是“瞎猫踫到死耗子”。但俞晖没有理会这些非议,开车时眼睛绝不会闭上,这就是视觉对开车的影响。“我就是对司机的视觉进行刺激,让他们早做准备。”
事实最终证明俞晖是正确的。“5年来,辖区出现死亡的交通事故总量下降了40%以上,死亡人数下降近百人。”
另据俞晖统计,2012年辖区事故总量下降了17%,黄闪灯的效果在夜间和阴雨天更为显著,但白天效果有限。
打败逆光
斜三角为变道倒计时
司机在开车时,另一个症结是逆光,这对很多上海人来说难以避免,早上从浦西一路向东驶向浦东上班,晚上回程又是一路逆光,逆光下,人眼的视觉就会出现问题,因此上海东西向道路的事故率比南北向事故高出许多。为此,俞晖对“大黄蜂组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俞晖在2005年开始,花了6年时间对上海5大出租车运营公司近5万辆出租车事故率进行研究。这些出租车每天跑400多公里,共计约2000万公里,数据量非常庞大。他得出的结论是,同样的桑塔纳车型,深蓝色、浅绿色的事故率是白色一倍。
据此,俞晖想到折中方案,例如,“沪南高速出口”字眼被标注成白色,出口方向指示箭头则是黄色,如此一来弥补了阴雨天的缺陷。
俞晖统计了2009年3月至9月他所实验的三条道路交通事故率情况,发现这样的标注效果十分显著,事故总量分别下降了72%、 65% 和69% 。俞晖说,大黄蜂有所成就,离不开领导的决断力和同事支持。
智能化交通
车道灯指明前方路况
在大黄蜂组合之外,上海的交警还在智能化交通上下工夫。为了解决堵车问题,上海浦东交警采取了这样做法,他们在每条车道上面,几乎每隔500米安装一排车道灯,所谓车道灯,就是类似上高速收费处上方的“绿箭头”和“红叉”。车道灯采用智能化操作,支队接到警报后,10秒内,车道灯就会显示前方路况,防止出现二次撞击。交通事故出现后,在事故地前方200米或300多米的车道灯就会显示“红叉”,其他车道灯都是绿灯,这时,所有车主都知道这条道前方有交通事故了。
上海自从世博会启动车道灯后,“大大减少了二次事故的发生。”
广州:建议黄昏开启近光灯
2008年至2013年9月的近5年,广州市的交通事故量呈下降趋势,从5000多起下降到目前的1800多起。成效显著,然而发生3人以上死亡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依旧不容忽视。
“道路交通事故形势基本稳定,较大道路事故形势严峻。” 广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2012年12期《安全生产形势通报》如此描述广州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事实上,2011年至2013年9月,情势大致相当。近4年来,较大道路事故占全市较大事故的比例保持在70%~75%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占全市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90%以上。
出口可设黄闪灯
据记者统计,10起事故中,约四五起事故发生在高速公路进出口处。另有一两起发生在转弯、视觉有死角的拐角处。
“大黄蜂组合”正是对症下药。俞晖说,北上广都可以推广,易学易操作,而且成本不高。
“其他省市,在钱不多情况下,在每个高速公路出口设置5根电线杆,每根相隔30米,距离高速公路出口150米,5盏黄闪灯协同工作,远在1~2公里就可看到。”俞晖说,如北京、广州发达城市环线上面有路灯,光亮足够,装一个两个黄闪灯就够了。
“黄闪灯易学易操作,除了智能车道灯,花钱较多,其他都方便操作。”俞晖说,这是理念问题,不是钱的问题。浦东面积1210.41平方公里,只花费了20~30万元解决了交通问题。
他希望北上广做样板,开一个好头,为减少交通事故做领头羊。
3年实现全智能化
“沪穗同为超大城市,交通同样复杂,我建议广州市在道路电子版上多提醒司机黄昏请开近光灯,阴雨天请开远光灯。因为在上海,通过这样教育宣传,晚高峰时段的交通事故下降了20%。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因多为尾随相撞、撞固定物和侧面相撞,在10起事故中不少正是由二次事故酿成悲剧。可喜的是,2012年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市公安交警支队支队长逯峰透露,广州道路交通信号灯将在3年内实现100%智能化。期待智能交通能一如上海“车道控制灯”解决“二次事故”的顽疾。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2010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造成65225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9.3亿元。一起交通事故平均损失4236元。近4年,广州一起交通事故的损失在3000元至4000元左右。
“蜂眼”—出口警示,由一或二个黄闪灯组成。
“蜂足”—距出口处,针对东西向早晚逆光问题分设4、3、2、1组出口地面指路标志。
“蜂翼” —情况信息发布,例:出口事故高发注意礼让、黄昏请开近光灯、阴雨天请开近光灯
“蜂尾”—1.出口立柱设“黄、黑”相间的工程级反光贴膜。2.出口隔离护栏两侧设反光贴膜。
“蜂牙” —利用车道控制灯,提示驾驶员了解路况,及时变道。
“蜂背”—桥坡、弯道两侧护栏、隔离处设置反光警示设施及连续导流标志。
“蜂头”—远、中距离路径导向。
“蜂须”—上匝道开放、关闭指令。
“蜂穴”—针对性的提高出口灯光亮度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蓝甲虫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