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侯文坤、白靖利)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后,个别地方不是主动披露信息,而是采取“捂盖子”“堵嘴巴子”“拖罚单子”的方式,千方百计想把事情瞒下去,但往往是适得其反。新华社记者梳理了近年来曝光的典型“捂、堵、拖”事件。
——河南林州民警摔童案:事发至曝光长达一个月时间
2013年8月17日,河南林州曝出民警摔婴事件,从事发至曝光,被遮“捂”了一个月。在此期间,林州市公安部门仅对民警郭增喜做了“关禁闭15天”的警纪处分,未有法律处罚,引发社会公众的热议。目前林州市已启动执法监督程序,成立联合调查组,涉案民警郭增喜被刑事拘留,公安局长等数人停止执行职务。
——广州镉超标大米事件:信息公开“挤牙膏”
2013年5月16日,广州市食药监局公布餐饮环节一季度食品抽检数据,在抽检的18批次米及米制品产品中,有8批次产品镉超标。所检不合格产品的品牌、生产单位及销售单位名单等信息被隐瞒。
在媒体和公众的质疑之下,广州食药监局才相继公布4家被检米及米制品镉超标的使用单位及其镉含量,并公布了不合格米及米制品的生产厂家。但是对于产品流向及查获数量则未公开。
——吉林八宝煤矿特大事故:瞒报伤亡人数
2013年3月29日,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6人遇难。调查报告显示,通化矿业公司为逃避国家调查,隐瞒7名遇难人员不报。
报告还指出另外一个细节:当地有关部门在对遇难者遗体尸检过程中已得知了事故真实死亡人数,但均未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引起公众一片哗然。
——山西苯胺泄漏:迟报缓报造成事态恶化
2013年1月5日下午,河北邯郸市区突发大面积停水。原因是邯郸接山西省有关部门通报,漳河上游浊漳河山西境内发生了事故性污染物排放。而这起苯胺泄漏事故,竟发生在2012年12月31日。事故发生后的一周事件内,山西有关方面只是草草地召开了三场媒体通气会,其中空话、套话居多。由于缺乏权威信息却事故处置不及时、不透明,一度引发社会公众的恐慌。
最终,这起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事故企业、相关政府及部门对此负有责任的共有38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
——山西隧道爆炸事故:6天后官方才确认事故存在
2012年12月25日,山西南吕梁山隧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但直到12月31日,山西省有关方面才通报事故。在此过程中,“网民爆料”迅速扩散,有媒体报道称,在事故案发当日,当地政府就已介入。延迟数天确认事故,引发公众一系列猜想。
此后,山西省政府公布的调查结果称,此次事故共查明3个层次6人参与事故瞒报,被问责人员达40人。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荷君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