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煤矿之难,难在安全。安全之最难,莫过于高瓦斯矿井。”在红梁井采区摸爬滚打大半辈子的神华宁煤集团大峰矿党委书记孙继明一语道出高瓦斯矿井的危险程度。
从2001年重组到今年2月9日,10年间,红梁井采区不仅用大板锹铲出700多万吨“太西乌金”,还创造了宁夏乃至全国炮采炮掘矿井连续安全生产的奇迹——实现3600多天安全生产,连续6年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事故。矿工们说,制胜之道就是精细的质量标准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
精细化管理,消灭安全隐患
大峰矿红梁井采区前身是石炭井三矿,由于资源枯竭,2001年初依法实施破产,于当年9月成立宁夏红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传统炮采方式保护性开采“太西乌金”。由于红梁采区资源只能开采到2014年,为持续生产,2009年,红梁煤业公司与大峰矿重组成立大峰煤矿红梁井采区。
重组伊始,红梁井采区面临多重压力,高瓦斯、自然发火,矿工平均46.5岁的“高龄”、文化程度低,一些矿工养成了凭经验做事的习惯,容易酿成大祸。
“10年了,每当我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就会想到那噩梦般的往事。10年前的大年三十,红梁井采煤一队副工长吴某正在溜子头下出口干活,机头上一垫板落到了溜子上,此时本应立即停机,他却在机头运行的情况下去拉垫板,结果瞬间失去了生命。”提起10年前的这场悲剧,矿工宁高年眼中含泪。
红梁井决心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他们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对电线悬挂、物品码放等“不起眼”的小事都进行精细化规定。此后,矿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但这项规定始终未曾改变。
也是从那时起,两条“铁规”出炉:每周一分管矿长组织带领生产组队负责人及职能科室干部深入井下进行安全检查,并不定期对各队组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突击检查;实施干部带班制,做到“工人三班倒,班班见干部”,隐患现场排,措施现场制,问题现场解。
安全标准面前,矿工胜“包公”
大峰矿矿长刘宝龙说:“在安全生产面前,红梁井矿工人人都是‘铁包公’。”
“你们带的摄像机、照相机怎么没有入井措施审批单?”
“他们是下井采访的,相关部门已经批过了,马上送到,让他们先下去可以吗?”
“不行!”
2月16日9时,红梁井采区井口检身房,记者见证了检查员贾正刚的铁面无私。当时,该采区党支部书记、生产科负责人等也在现场,但贾正刚仍坚持按规定办事。
在红梁井采区,像贾正刚这样严格执行矿井安全标准的人还有许多,他们“不留情面、不徇私情”,即使是顶头上司。
葛敏是机电队机修班一名班长,一次检修调度绞车时,他发现一名工人漏检了一个很小的环节,当即要求复检:“即便不影响绞车正常运转,也要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位,一定不要怕麻烦。”
记者问:“你这样不怕得罪人吗?”“不怕,为了矿井的整体安全我必须这样去做,这是我的职责,工作就是要做到别人挑不出刺的程度,否则就别在井下干。”葛敏说。
该矿副矿长梁洪根告诉记者,今年1月初,掘进队在0203工作面5分层后期机巷开口时,发现离开口3米处有一道密闭,瓦检员担心密闭内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立即阻止施工,要求进行探测。掘进队为不影响工期,坚持要按设计正常开口。无奈,矿工们只好找来正在井下值班的梁洪根,但瓦检员仍不退让:“不行,除非把我从这个岗位上调走。”面对瓦检员的认真负责,梁洪根不仅没有批评,还给予奖励。
在红梁井,“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意识像血液一样,浸润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融化在员工的思想意识里。“谁都知道煤矿工作与大自然抗争,尤其是我们这个一直采用传统炮采的矿井,更是虎口拔牙,充满了危险。尽管我是副矿长,但矿工就像我的亲兄弟,他们的安全就是我的头等大事。”梁洪根说,作为主管安全生产的矿领导,他就是一个大的带班员,他的责任就是把所有的兄弟带好,让他们每天安安全全回家,这就是他今生永远的信念。
10年来,红梁人凭借这种“亮剑”精神,创造了炮采矿井安全生产10年的奇迹。而该采区机电队创造的安全生产33年长周期,掘进队创造的安全生产48周年奇迹,折射出神华宁煤人对安全生产的执著和坚守。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瑞明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