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阳煤瓦斯治理安全为天

阳泉煤矿区是高瓦斯煤矿区,瓦斯治理是阳煤集团安全管理的头等大事。“如何在高瓦斯条件下实现煤炭高产高效利用”,成为伴随阳煤集团六十年发展历程的重要课题。而这一课题的成果值得关注:阳煤集团曾连续25年未发生重大瓦斯事故,并且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就实现了瓦斯民用。令世人倍感神秘与恐惧的“煤炭第一杀手”如何“改邪归正”、“弃暗投明”?

六十年不变的“瓦斯攻略”

“安全第一,瓦斯为天”的指导思想、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精细的制度管理。

“井下的每个封闭巷道、盲巷都配备有瓦斯电闭锁系统,瓦斯一旦超过安全标准,综采机组、煤溜子、液压支架等就会自动断电。”在井下工作了十年的阳煤集团二矿西四尺综采二队机电队队长程二明已经不怎么担心井下的瓦斯问题了。

这“放心”的背后是阳煤集团近六十年的瓦斯治理史。随着采掘技术的更新,阳煤集团对瓦斯灾害的防治工作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尽管各个时期的瓦斯治理工作具有不同特点,但“安全第一,瓦斯为天”的指导思想、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精细的制度管理却是阳煤集团一以贯之的“瓦斯攻略”。

“确立安全第一的管理体制,核心要求就是把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转移到安全第一的轨道上来;重点是在瓦斯治理上实现‘变高为低、变下为上、变长为短’的要求,在顶板、构造、水害、电网和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上落实‘设备先进,设施可靠,响应及时,管理有效’的目标。”这是阳煤集团董事长任福耀在集团经营和发展战略中对安全的定位,也是阳煤集团对安全问题重视的再升级。

“重视程度”直接体现在投入上。过去20年,阳煤集团用于“一通三防”的各种投入高达21.72亿元,吨煤平均7.36元,最高年份达14.7元。即使在1998—2000年煤炭市场低迷,阳煤集团职工开不了工资的情况下,也没有取消治理瓦斯的投入。2008年,阳煤集团投资2亿元在新景矿等四座本煤层抽放钻机及其他抽放和检测设备,全面完成了10个矿、47个采掘工作面10万米的钻孔抽放任务。

早在1953年,阳煤集团的前身——阳泉矿务局就开始组建瓦斯研究组,专门进行瓦斯研究和治理。顶板钻孔抽放邻近层瓦斯经验曾作为我国对外技术交流项目向国外介绍。1997年,《阳泉矿务局瓦斯综合治理的研究》曾获煤炭部科技进步特等奖。2006年,阳煤集团《高瓦斯易燃煤层高产高效综放面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曾拿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较之密集的资金、技术投入,阳煤集团的安全管理更为“密集”。针对各级领导干部,有明确的督察考核制度和严格的安全生产问责制。

针对全体职工,有“职工个人安全技能账户”的考核制度:每个职工有一个“安全技能账户”,每月的工资中有30%存入账户,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凡个人违章或违章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在技能培训中不遵守纪律或技能考试不及格的,都要在个人安全技能账户中按比例处罚;无上述问题的,到年底不仅全额返还安全账户中的工资,而且还会得到部分或翻倍的安全奖金。

从煤炭杀手到清洁能源

阳煤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大规模瓦斯利用阶段,目前已拓展到工业用气。

20世纪80年代后,当美国实现对煤层气的工业性开发利用时,阳泉矿务局也进入了大规模瓦斯利用阶段,到1992年,阳泉矿务局的瓦斯总量达到了10400万立方米,增创效益1000万元。自此,煤层气成为阳泉矿务局非煤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事实上,早在1957年,阳泉矿务局就开始将瓦斯用作锅炉和职工食堂的燃料;并以瓦斯为原料和燃料建成了试验性碳黑厂及井口加温站。但当时瓦斯携带和灌气设备等难题未能解决,也没有正规的供气系统和管理制度。

从瓦斯的初显身手到大规模利用,阳煤集团进行了许多探索。目前,阳煤集团煤层气产业已实现了从供应居民燃气到工业用气的拓展,该集团目前3座装机容量为28.8兆瓦的瓦斯发电站年可消耗瓦斯1.6亿立方米,节约标准煤14万吨。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是,我国乃至国际上尚属首次的含氧煤层气分离液化也在阳煤集团实验成功,液化煤层气的远距离安全运输不再是难题。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蓝泽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