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6月28日电(记者张虹生)一起事故的发生与安全主体的安全意识息息相关。近年来,为充分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浙江省在创新安全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围绕强化责任主体能力建设勇于创新。如今,这个省基本形成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安全,全社会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安全风险抵押金:将安全与员工自身利益紧密结合
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90%的职工为农民工的高危行业民营企业,企业除对员工安全培训,从制度、行为上对员工进行规范教育外,还将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车间、岗位和员工,创立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将安全与员工的经济利益、奖励制度挂钩,促使员工真正负起了安全主体责任。
根据这项制度,员工以月为单位从月工资中提取安全风险抵押金,根据每位员工的工种及危险系数,所上缴的额度而有所不同,危险程度越大的工作岗位上缴越多,而公司的办公室人员则不用交纳。如果在一年内,员工自己没发生伤害事故,也没有发生引起他人的伤害事故,安全风险抵押金将在年底全部退还给员工本人,同时,公司还将拿出与员工所交纳抵押金相同数额的资金奖励该员工,以鼓励其为安全生产所作的贡献。
32岁的叶建平已在元立公司工作了13年,作为一名机修工,他每月要上缴160元的安全风险抵押金。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能拿到退回的抵押金和奖励,去年年底他拿了3900多元。叶建平说,没有这个制度之前,都是厂长进行监督。如果5个机修工去干活,都是各干各的;现在大家都知道相互照顾了,因为万一出了事,肯定谁都要扣钱。以前大家知道的是要把事情干好,不能出事。现在我们想的是,我一定不能出事,我还等着年底拿这笔钱呢。况且奖励还是很大的,快一个月工资了。
据衢州市安监局副局长徐子清介绍,这家公司是在安监局的指导下,从2006年全面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的。这项制度让员工意识到安全与自身利益最直接,不安全则威胁自己的切身利益。制度调动了员工重视安全、关爱自己,关心他人的积极性,增强了安全责任感,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
流动的交通教育学校: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
一位骑电动车的女士因闯红灯被交警拦下来,警察没有撕罚单,却将该女士领进了停在路口的一辆公交车里。车内,正播放着因违反交通规则所引发的一幕幕惨剧的纪录片,场面触目惊心,20多位违反交规的人们在认真地观看。这是6月24日记者在宁波市世纪大道与百丈路交叉路口见到的情形。
据宁波市江东区交通支队负责人介绍,这是他们创办的流动交通教育学校在“上课”。为了增强违反交通安全者的安全意识,让其发自内心的呼唤安全,从4月28日起,宁波市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在一些平时违规比较严重的地段或路口,建起了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学校的教室就是一辆公共汽车,每车可容纳50―60人“听课”。对于违反交通规则者,不再进行罚款,而是进入教育学校听课15分钟,接受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据介绍,目前,宁波市已有近8000人接受了交通教育学校的教育。一位受教育者告诉记者:这种教育方式让他印象非常深刻,比罚款200元都管用。
为推进全民交通安全教育,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宁波市在交通安全机制方面大胆创新:他们在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学校”“少年警校”建设工作,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至今已培训4.5万名少警队员;从2003年起,交管部门在大中型企业和社区推进交通安全内部自治网络建设,目前全市共有600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交通门岗,156个社区设立了交通安全服务点。去年,宁波交警还推出了“司机不避让行人,要举牌反省10分钟”的交管措施,规定对斑马线前遇行人不让行的驾驶员,作出举牌10分钟反省处罚,要他们换位体验,懂得礼让。
零事故培训活动:改变员工的被动状态
在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操作工人对生产现场的氧气浓度不仅要用手指出其安全范围的浓度百分比,还要用口唱的方式,说出这个百分比并加以确认。这种通过“手指口唱”来确认安全标准、强化安全意识的方式,源自国外“零事故活动”管理方法。在宁波化工区,这种强化员工主体安全意识的方法,已经过二次创新在10多家化工企业推广。
这里的“手指口唱”是指,在每一项操作前,员工都必须在操作现场,对每一个操作行为反复进行确认,以保证操作的安全科学;不仅要用手指出来进行确认,还要通过大声念出来的方式进行再次确认,从而达到危险预知,进而确保正确操作的目的。
据介绍,自“零事故活动”在宁波化工区推广以来,参加推广的每家公司均以“零事故活动”的三原则(零的原则、预防的原则、参加的原则)为基本要求,企业班组员工通过将危险预知训练、健康询问、手指口唱、手指齐呼的手段应用于实际工作岗位中,让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通过对安全标准的反复确认,自觉减少许多不安全行为,已成为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宁波市安监局副局长刘平向记者介绍说,“零事故活动”是发挥一线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我们过去以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员工,员工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员工违反规定,就是处分和罚款,对员工内心安全意识的关注不够。而在这种情况下,推动“零事故活动”很有意义,它改变了员工的被动状态,使安全意识渗透到员工操作的每个细节中,成为其生活习惯,对于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主动性效果明显。
据介绍,鉴于“零事故活动”提高员工安全生产主动性的效果明显,作为一种调动员工参与安全活动的一种方式,浙江省将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在机械、造船等高危行业进行推广。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蓝泽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