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非常时期,越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绷紧弦、不松劲,拿出更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举措,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近段时间,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持续稳定的同时,较大事故有所增加:5月1日至6月18日,全国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3起、死亡40人。这警醒我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安全生产绝不能有半点马虎。
部分行业领域事故多发背后,有安全基础较薄弱、隐患整改不彻底等老问题,也有疫情影响持续、企业困难较大与季节性灾害、高温多雨等多种因素叠加带来的新挑战。以化工行业为例,此前受疫情影响,需求降低、库存上升、效益下滑,一些企业维持装置低负荷运行甚至频繁开停车,这种设备运行状态的改变可能引发故障;加之夏季持续高温,各种可燃易燃危化品容易挥发,一旦管控不到位,也可能酿成事故。不仅是化工行业,面对经营压力,有的企业减少安全投入、压减相关员工数量,有的为了赶进度、抢工期开足马力,导致员工劳动强度过大。凡此种种,都可能带来风险隐患。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越是非常时期,越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绷紧弦、不松劲,拿出更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举措,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方面,要在工作中真抓实干。
“安全隐患不除,事故危机四伏”“愿为安全操碎心,不愿事故害人民”,类似标语在不少地方和企业很常见,执行效果却有差别。要让安全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既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也要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合力。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部门更要守牢“风险关”,不能急功近利、大干快上。
另一方面,要通过“巧干”强化监管、优化服务。
监管要精准到位。严查严抓不等于“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味挑毛病”。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不一,需要科学判定重大风险和隐患,突出关键环节、要害部位,分区分类排查。比如,在保障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安全生产基础好、风险较低企业的负担,更好帮扶这些企业复工复产;对于安全管理能力较弱的企业,可以组织力量上门帮扶,一企一策,抓好监管。
服务要优化提升。疫情给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困难,有关部门的服务要尽快跟上,以弥补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令人高兴的是,眼下应急管理部门正着力创新安全执法方式,通过在线审批、数字化监管、线上安全培训、远程技术服务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安全监管效率。一些地方也借助高科技手段加快大数据系统建设,对安全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比如广东省应急管理部门在应对轮番来袭的特大暴雨时,就运用“天眼地眼”系统,累计调度研判100余次尾矿库风险,准确预报了20余次险情,及时通知尾矿库提前泄洪、腾出调洪库容,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面对严峻复杂的安全生产形势,相关部门和企业要齐抓共管、实干巧干,把“安全阀”拧得更紧更牢。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Munro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