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目前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方式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相继出台,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基本上步入了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的轨道,目前建筑行业的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有关资料表明,2003年全国建筑业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278起,死亡1612人,分别比2002年上升了5.79%和17.03%。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安全事故48起,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3起,比2002年增加了2起。安全事故的根源何在?笔者认为,就当前建设市场的大环境而言应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内因与外因

  从宏观上讲,我国正在加快城市化、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特点:基本建设投资规模逐年增大牞一些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项目愈来愈多,随之而来的工程技术风险日益突出牞尤其是随着我国建筑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出现了建设工程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例在迅速增加,其工程建设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微观上说,当前随着先进技术、先进工艺以及新材料的大量推广运用,不但要求施工企业整体要有高超的施工技术水平,而且对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每个施工环节、每项分支工程的管理水平等都要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和系统化,所以近几年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是投资巨大的工程项目增多,而且这些项目往往由一家单位总承包后,再进行层层分包,最终会形成一个项目由若干专业公司共同完成的局面,使安全管理多头且分散,加大了工作的难度。转发包双方之间往往存在着扯皮、推诿现象,其安全管理协调性差。二是现场操作人员素质差。随着我国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目前建筑行业有90%的企业雇用的人员是农民工,其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施工知识较少,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况且,建设工程多是野外、高空作业,流动性强,对这些民工而言,在一两个工地或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是不现实的。三是建筑业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欠账太多,致使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设施及主体工程的“三落实”等有关制度形同虚设,一些企业负责人只想以极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以上现象,除了企业负责人漠视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赚“黑心钱”外,最重要的是由于当前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造成的。首先,工程项目的层层转包、分包,必然带来工程款的“层层剥皮”现象,最后到施工企业手中的工程款所剩无几。倘若工程项目管理不好,很可能会“白忙活”。有些单位为了弥补工程承包费的不足,只好在“安全措施费”上动脑筋,做一些“堤外损失堤内补”的手脚。

  二、寻求最佳途径

  要从根本上解决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并进一步加大对建筑市场整顿监管的力度,特别是该政府监管的,一定要切实管好、管严、管牢,不留漏洞。

  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结合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

  首先,创新和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夯实企业基础工作,开展对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监管人员的安全考核工作,推行岗位任职考核制度,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备案制度、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尽快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次,创新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和改进检查管理办法。改变过去告知式定期安全检查方式,以安全巡查和随机抽查为主,实行企业和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检查的重点,由对施工实体检查,转变为重点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情况,督促企业形成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建议企业的安全专职管理人员应与工程项目部负责人无经济关系,以确保安全员能够独立行使职责。对每个施工现场都要建好三层“控制网”:即第一层企业,第二层监理,第三层监督。要强化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健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有关处罚信息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以便更好地接受社会各界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

  三是建立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为了保证施工企业安全防护用品及设备机具的购置与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和为一线施工人员参加意外伤害保险提供经费,建议允许施工企业在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中,将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措施费、意外伤害人身保险费,按照合理的标准单列,不进入竞标范围,以落实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四是进一步搞好劳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对农民工进行登记造册,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工种、多专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以增强农民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也是经济效益”的观念,重点学习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施工规范、标准和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

  五是抓好科技创新,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把安全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研究建立安全生产科技开发的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结合施工工艺的实际,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设备,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

  六是建立施工企业应急救援体系。每一项工程施工中都存在着诸多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如果预见不到、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不完善,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施工进度和效益,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必须通过事先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以便及时、更好地控制和消除施工过程中不安全隐患。一方面,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本部门、本地区建筑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制定本企业和项目部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设置应急救援专门人员,配备设备、器材,并定期演练,以应对重大事故的发生。

  面对当前建筑业安全生产的形势,各级地方主管部门应把安全管理工作当作一项重要职责来抓,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安全管理的新路子,而且要依法行政,切实将建筑安全工作抓出成效,进一步加大对建筑市场的整治力度,紧紧围绕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施工企业的安全工作。更多建筑安全管理请点击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gaorui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