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本信息库
中文名称:氨。
英文名称:Ammonia。
别名:氨气。
CAS No.:664-41-7。
分子式:NH3。
分子量: 17.03。
有害成分: 纯品。
危规号:23003。
包装标志:有毒气体。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1.2理化性质库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77.7。
沸点(℃):-33.5。
相对密度(水=1):0.82(-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
蒸气压(kPa):506.62(4.7℃)。
燃烧热(kJ/mol):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稳定性:正常情况下稳定,450~500℃时分解为氢和氮。
禁配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发生。
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其他物理特性:
1.3应急处置库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 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1.4管理信息库
操作的管理: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的管理: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废弃的管理:先用水稀释,再加盐酸中和,然后放入废水系统。
1.5毒理学资料库
急性毒性:LD50:350 mg/kg(大鼠经口) 。LC50:7650 mg/m3,2 h(大鼠吸入);6930 mg/m3,10 min(小鼠吸入)。急性毒性主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对黏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人接触553 mg/ m3可发生强烈的刺激症状,可耐受1.25 min;3500~7000 mg/m3浓度下可立即死亡。浓度过高时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引起痉挛。大鼠、豚鼠、兔和猫吸入氨浓度350 mg/m3,作用4 h可引起轻度刺激作用;在3.5~5.0 g/m3的浓度作用1.5~4 h,对生命有危害或引起肺炎;7.0 g/m3左右浓度接触半小时可引起死亡;浓度达14~21 g/m3则迅速引起死亡。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20 mg/m3,24 h/d,84 d,或5~6 h/d,7个月,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等。
代谢:氨通常以气体形式被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吸收至血液。被吸收的氨少量可随汗液、尿或呼气排出体外。
中毒机理:氨是高溶解度刺激性气体,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对眼、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及腐蚀作用。氨常以氨气形式被吸入人体内,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被二氧化碳中和,部分吸收进入血液,使血氨增高,三羟酸循环受到障碍。氨在肝脏中解毒形成尿素。低浓度氨对眼、鼻、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使黏膜充血、水肿;高浓度可造成轻度黏膜组织溶解性坏死、脱落及损伤肺泡毛细血管壁,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的气-血屏障破坏,使肺间质和肺泡产生大量渗出物,引起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同时支气管、毛细支气管亦充血、水肿、痉挛。由于氨的水溶性强,分子量小,扩散速度快,能迅速渗透到组织内,使组织蛋白变性,细胞结构破坏,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氨还能损伤肺泡组织,产生大量分泌物,可影响氧气的吸入和弥散,造成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形成ARDS、心肌缺氧。氨气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开始为兴奋,随后惊厥,继而嗜睡,甚至昏迷。高浓度氨亦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致心跳、呼吸骤停,误服者,可经胃肠道吸收中毒并造成消化道黏膜灼伤、出血、穿孔。
刺激性:家兔经眼: 100 mg,重度刺激。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大肠杆菌1500 ppm(3 h)。
致敏性:有呼吸道敏感性增加的个案报道,但致敏性数据不足。
危害分级(GB 5044—85):IV (轻度危害)(GB 5044—85)。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1.6应急医疗库
诊断要点:
(1)刺激反应:仅有一过性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出现流泪、咳嗽、咽痛、胸闷、气急、流涕,口部有辛辣感及头晕、头痛、呕吐等。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可有少量痰,胸闷、胸痛、声音嘶哑,两肺可闻及散在干啰音及哮鸣音。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不清,一般以下肺野较多。
(3)支气管肺炎:咳嗽、咳痰,痰可带血,胸闷、发热、发绀,常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呼吸频速,两肺闻及干、湿性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两肺纹理模糊,呈现片状,网状阴影或散在细粒阴影。
(4)肺水肿:吸入高浓度氨气后可以很快发生肺水肿,最早15 min,一般1~6 h内。表现为频繁的剧烈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明显困难,发绀、烦躁,胸闷、胸痛、气急,胸部紧缩感,两肺满部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出现大片均匀密度增高阴影或大小密度不一和边缘模糊的片状、云絮状阴影,广泛分布于两肺野,少数呈蝶翼状阴影。血气分析,PaO2<8 kPa(60 mmHg),PaO2/FiO2<40 kPa(300 mmHg)。同时常发生坏死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呈块状、条状、树枝状脱落后咳出,或从气道吸引出来,或因此阻塞气道而出现严重窒息。喉头水肿更加重呼吸窘迫。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水肿发展的严重阶段,表现为呼吸频数(>28次/min),呼吸窘迫,PaO2>26.7 kPa(200 mmHg);胸片示双肺浸润;PAW<2.4 kPa或没有左房压升高临床依据。
(6)重度氨中毒:常并发休克、错迷、气胸及纵隔气肿、继发感染及肺脓肿,并可累及心、肝、肾等器官损害。
(7)眼部损害: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状体混浊、角膜穿孔,易继发感染。
(8)皮肤灼伤:氨能溶解蛋白质和胶原,并能皂化脂肪,使组织细胞脱水。皂化时产生的热量可使深层组织继续坏死,所以伤势常较严重,疼痛剧烈,通常在深Ⅱ°以上,甚至达全皮肤。溶解性坏死使创面继续加深,焦痂软,创面易感染。
(9)口服浓氨水中毒:可致口腔、食管、胃烧灼痛及坏死性溃疡形成,吞咽困难,腹部绞痛,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腹泻带血,消化道穿孔。吸收后可发生碱中毒。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氨增高,肝、肾功能及尿常规异常;可有心肌酶谱白升高;心电图可有肺型P波、ST-T波改变及心律失常等。
处理原则:
(1)迅速移离现场,脱去被污染衣物,立即用2%硼酸或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眼和皮肤。轻症亦应留院观察足够长时间,防止迟发性肺水肿和ARDS。
(2)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氨茶碱0.25 g或喘定0.5 g静脉推注或滴注。
(3)超声雾化吸入法,地塞米松5 mg,氨茶碱125 mg,庆大霉素4万单位,沐舒坦30 mg加生理盐水10 ml,每日4~6次。
(4)肺水肿治疗。合理氧疗,早期、足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每天40~80 mg,可根据病情酌量增减,继续用药3~5 d;控制补液,消泡剂10%二甲硅油气雾吸入或加入吸氧湿化瓶中吸入。
(5)气管切开。常因喉头水肿,大片的气道黏膜坏死脱落致使气道阻塞而造成窒息,因此行气管切开宜早不宜迟。
(6)纠正低氧血症。应及时持续给氧,发生ARDS时需用呼吸机控制给氧;当病人的吸氧浓度为50%,而其SaO2<90%,PaO2<8.0 kPa(60 mmHg), PaO2/FiO2<150 mmHg时,应使用PEEP,但其压力不宜超过5 cmH2O(1 Pa=98.07 cmH2O),因压力过高可并发气胸和纵隔气肿。一般不主张应用高压氧,但严重缺氧而多种方法难以纠正者,也可谨慎试行高压氧治疗。
(7)可选择使用氧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β-胡萝卜素及谷胱甘肽等。
(8)防止继发感染。因氨的腐蚀性强,黏膜坏死,极易造成继发感染,而且发生早,严重者可致肺脓疡,因此必须及早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静脉给药。
(9)加强护理。注意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口腔护理,防治褥疮。
(10)眼灼伤。用3%硼酸液反复冲洗,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球结膜下自血疗法,取自身静脉血1 ml立即球结膜下注射,也可应用维生素C 100 mg球结膜下注射;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膏涂眼。
(11)皮肤灼伤。清水彻底冲洗,要求冲洗至创面无滑腻感或pH试纸测试pH值<7.45,然后再以3%硼酸溶液湿敷或采用暴露疗法;大面积深度灼伤需及早切痂植皮和专科治疗。
(12)口服中毒。立即口服2%硼酸水或食用醋、3%~5%醋酸、5%的稀盐酸,大量桔汁、柠檬汁以期中和解毒。但最简单而迅速的方法是立即口服1000~1500 ml清水,稀释强碱的浓度。然后口服生蛋清、橄榄油或其他植物油。一般禁止引吐和洗胃。现认为,如果氨水浓度不是太高,在早期(30 min内)胃穿孔之间可谨慎使用牛奶或3%硼酸溶液人工轻柔洗胃,每次液量宜小。洗胃后留置胃管,用于减压,及时吸出坏死组织,以及监视消化道有无出血等。
预防措施:
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急性中毒者应脱离现场,给予氧气吸入,控制肺水肿发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1.7侦查检测库
1.7.1监测方法
1.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1)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氨气敏电极检测仪。
(2)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溴酚蓝检测管法,百里酚蓝检测管法(万本太主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
(3)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2.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
类 别 |
来 源 |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空气 |
徐伯洪,闫慧芳主编:《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 |
纳氏试剂比色法 |
空气 |
GB/T 14668—93 |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
空气 |
GB/T 14679—93 |
1.7.2国家标准
1.中国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
最高容许浓度(MAC)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 |
— |
20 mg/m3 |
30 mg/m3 |
2.实验室监测方法
中国(TJ 36—79) |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
0.20mg/m3(一次值) |
中国(GB 14554—93) |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mg/m3) |
一级1.0 |
附: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