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防止化工企业设施和场所发生事故、遭到破坏,及时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重、特大灾害事故,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已成为消防部队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化工企业 消防救援工作
1 我国化工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化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与日俱增,目前全国已有化工企业28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500万,发展化学工业对促进工农业生产、巩固国防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一些化工安全事故,造成了不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了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在2004年4 月15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16日凌晨发生局部爆炸,造成9人死亡、3人受重伤,疏散群众15万人。2006年6月 16日下午3时09分,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关附近的安徽省盾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粉状乳化车间粉乳前工序发生爆炸。造成的14人死亡,另有30人受伤。2007年5月11日,中化沧州TDI有限责任公司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造成5人死亡,80人受伤,其中14人重伤,厂区内供电系统严重损坏,附近村庄几千名群众疏散转移。
2 化工企业消防救援的特点分析
化工生产的危险性相当之大,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化学物品大火发生。化工生产的火灾危险的形式表现得相当完整,包括燃烧、自燃、爆炸。由于化工生产中多带高温、高压,产生有害有毒的气体、液体,对设备的腐蚀较严重,设备的维修保养任务就显得繁重。另一方面,化工生产一旦投产投料就要连续运转,又对维修保养和紧急情况处理增加了难度。总的来看,化工企业消防救援工作具备以下特点:
2.1 企业危险物品较多,火灾危险性级别高,发生事故后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化工企业生产、加工、储存的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多数具有高度的有毒性、腐蚀性,对生物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对人的危害特别严重。以目前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氯气为例,空气中氯气的最高允许浓度仅为0.002mg/L,超过 2.5mg/L时,人吸入后就会立即死亡。由于泄漏或爆炸燃烧,化工事故现场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危险化学物质,不利于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有毒气体会严重威胁到灭火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出现的腐蚀性物质会灼伤人员的皮肤和损坏战斗服、水带等设备材料。近年来,危化品的存储和运输事故频发,如果此类事故一旦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立即涉及到大量人员、物资的疏散、转移,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城市水、电、气、交通、医疗、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等方面的正常运行,造成的环境污染则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给当地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2.2 企业使用危险物品多,事故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火灾发生。化工生产中不可避免大量使用化工生产的产品、中间体、副产品及含于其中的杂质和生产中的“三废”排放物,这些均属工业毒物,具有毒性、腐蚀性和火灾危险性。一旦泄漏到大气或排放到江河中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大气、水污染,如氯气、硫化氢、含磷的污水等等。部分剧毒化工原料发生泄漏事故后,对大气和水危害大,影响持久、治理难度大。如氰类、腈类、有机磷化物等。这些物品普遍存在燃点低、易点燃、自燃性,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本身或燃烧产物有剧毒,往往造成以外的火灾、爆炸事故。
2.3 危险物品多,火灾情况复杂,灭火救援难度大,加大救援人员的危险性。化工企业发生火灾事故后,一般来说火灾情况都很复杂,常伴随着爆炸、闪燃、二次爆炸,或燃烧后爆炸,或燃烧与爆炸相互交替的现象。爆炸既有物理的也有化学的,或者两种性质的爆炸先后出现。再加上化工产品热值大,燃烧后产生的热辐射能够迅速加热周围毗连的容器设备,致使相邻容器管道内的化工产品迅速增压、挥发、分解,为火势的扩张增添了危险条件。
3 加强化工企业消防救援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3.1 要加强对辖区各企业单位的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熟悉掌握生产流程、工业性质,完善消防预案体制,确保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通过实地调研,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化工工艺、掌握进攻重点和有效处置方法,并可以对厂区固定消防设施、消防水源等进行例行检查。在调研中同时应注意对消防隐患的及时处理,比如:厂区消火栓附近是否停靠车辆、有无杂物,若存在问题要及时清理;厂房仓库是否挂名储存、是否标明生产物质简介和应急处理手段,确保消防处置快速有效;厂区消防设施运转状况是否确保良好,以便为快速处理灾害事故提供便利。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化工类火灾扑救处置措施,制定详实、合理的灭火作战预案,并全面开展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官兵处置化工类火灾的实战应变能力。
3.2 根据化工设备火灾特点制定合理战术关阀截流是控制火势的根本。化工生产设备的整体性,联系性很强,一处起火,牵动整个生产系统,火势随着物料的源源补给而旺盛不熄,随着物料的流动蔓延扩展,燃烧的猛烈程度,火情发展态势,以及火灾的扑救时间也都随着物料流动多少而决定。因此对于扑救化工装置火灾、控制火势发展的最基本措施,就是关阀断流,包括液体和气流。这类装置一旦发生火灾,则要选择离燃烧点最近的阀门予以关阀,并要计算关阀处到起火点管线内所存的物料数量,采取相应对策,必要时辅以导流等措施;抢救人命是灭火对策的重点。先爆炸后燃烧、燃烧爆炸交融而造成人员伤亡大,这是化工装置火灾一大特性。消防队到场后,指战员要把抢救受伤和被围困人员和为战斗行动之重点。消防队每次扑救这类火灾,都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组织强大水流掩护进攻,深入内部抢救和疏散人员,减少火场的人员伤亡;冷却控制是防止火情恶化的关键,对于着火的罐、釜、塔等装置容器,要及时组织充分的水量给以冷却,以防金属构件或火焰长时间作用而降低强度,发生变形或引起爆炸。实验证明,一般金属罐壁暴露在火焰中被加热500℃时,机械变形强度减弱一半,达到1200 ℃时,一般金属材料强度基本丧失。因此,对于着火装置和容器的冷却保护要及时有力,均匀而不疏漏。
3.3 加强专业救援演练,建设一支灭火抢险救援专业队伍化学灾害事故具有突发性强、扩散迅速、伤害途径多;侦检不易,救援难度大;污染环境,洗消困难;社会涉及面广,政治影响大等特点。在化工装置火灾扑救中,在兵力使用及战斗展开上一般遵循堵截、冷却、防护、围攻的规律。这个规律包含了整个灭火过程,是一个前后衔接或交叉应用的四个战斗阶段。在处置这类事故时,往往对专业指挥人员、专用装备器材、专业技术人员及专业处置手段等诸多因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没有一支掌握化工装置火灾扑救有效战法的专业抢险救援队伍,显然不能适应化学品灾害处置任务的需要,不经过专门化训练显然不能提高处置化学灾害事故能力。对于化工企业密集的城市,可以考虑因地制宜地打造化工火灾扑救演练基地,组建化工火灾事故抢险救援专业队伍。在具体训练中可以引进化工模拟装置,作为针对化工类火灾的扑救、处置模拟训练设施,开展管线的堵漏训练、油罐泄露处置、化工装置火灾的扑救,以及多点面泄露事故的综合协防处置能力训练。通过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官兵处置化工火灾的能力,从而以更丰富的实战处置能力为企业和社会“保好驾、护好航”。
3.4 组织企业把好应急自救关,定期开展实战演习,强化突发性事故的应对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虽然目前许多化工企业都已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加大了安全生产的投入和检查力度,但对于突发性事故的应急自救能力仍相当欠缺,企业职工总体的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有待提高。面对突发性事故,如何有效地开展扑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公安消防部门应定期组织企业专职消防队,带领企业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和实地演练,通过提高员工整体的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提高消防救援工作的效果。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老芋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