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安全科学新学科讲座--安全经济学第五讲安全效益评价作者罗云教授

一、安全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产出的关系,即产出量大于投入量所带来的效果或利益。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事故及危害严重性的增长,安全对于生产经济的作用日益明显,安全经济效益的概念得到了普遍接受。

  安全的经济效益是安全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条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障技术、环境及人员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安全的经济效益从安全投资的物质结果方面,可分为直接经

安全效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多效性、潜在性、复杂性等特性。安全效益的间接性表现在:安全不是直接为物质生产活动。安全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来体现其价值的。这种客观后果一方面使社会、企业或个人遭受的无益的浪费(损失)得以减轻,实现了间接增值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保护了生产的人和生产的技术或工具,间接地促进了生产的增值。因此说,安全的效益是从物质资料生产或非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间接地产生。某些安全的费用不是直接投入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过程,而是投入安全保障过程。如消防、治安、保险、交通安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安全活动,其投资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物质的生产。但是,这种过程的结果,能间接地为社会取到经济节约的作用,以及促进经济生产的作用。安全效益的迟效性表现在安全的减损(伤亡和财产损失)作用,不是在安全措施运行之时就能体现出来,而是在事故发生之时才表现出其价值和作用。但是安全投入活动不能等到事故发生之时才作,所谓亡羊补牢,而应是超前预防,防患于未然,因而必须承认安全效益的滞后性,理解安全投资的回收期较迟,据国外的研究表明,一般物力投资获得的效益为投资的3.5倍,而安全投资能获得的效益是其投入的6.7倍。安全措施的作用和效果往往是长效的,不仅在措施的功能寿命期内有效,在措施失去功能之后其效果还会持续或间接发挥作用。如采取的核污染对策,其作用不仅是措施本身当时所产生的效能,而具有造福人类子孙的长久效益;安全教育措施的功效,不是当时当事的作用,如受安全教育者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意识,将会使受教育者受益一辈子。安全的多效性表现在:安全保障了技术功能的正常发挥,使生产能得以顺利进行,从而直接促进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安全保护了生产者(人员),并使其健康和身心得以维护,从而提高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取到使经济增长的作用;安全的措施使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得以避免或减少,减,直接起到为社会经济增值的作用。安全措施的经济效果更多地不是直接地从其本身的功能中表现出来,而是潜在于安全过程和目的的背后。安全的目的主要是指人的安全与健康,而人的生命与健康是很难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从形式上来看,安全直接所体现的意义并不是经济的。安全的效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既有经济的,又有非经济的;既有能用价值直接测量的内容,又有不能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方面。因而,决定了安全效益是类型多样、成分复杂的研究对象。要实现安全效益的最优过程,应用安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用比值的概念,安全经济效益E=安全产出量B/安全投入量C;用利润的概念来表达安全的经济效益,从而得到下面差值法公式:安全经济效益E=安全产出量B-安全投入量C。上面的两种形式都表明:⑴“安全产出安全投入两大经济要素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安全经济效益是这两大经济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产物,没有它们就谈不上什么安全经济效益,因此,评价安全经济效益,这两大经济要素缺一不可。利益的概念所表达的安全经济效益,表明了每一单位劳动消耗所获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安全成果;安全经济效益与安全的劳动消耗之积,便是安全的成果,而当这项成果的价值大于它的劳动消耗时,这个乘积便是某项安全活动的全部经济效益。这种结果和经济效益的概念是完全一致的。安全经济效益的数值越大,表明安全活动的成果量越大。所以,安全经济效益是评价安全活动总体的重要指标。

二、安全产出分析

安全在社会系统和生产系统中的功能或产出主要有:(1)保护人类的安全和健康;(2)避免和减轻财产的损失;(3)保障技术功能的利用和发挥;())维护企业信誉、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维护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避免因事故造成有关人员的心灵创伤、家庭痛苦;(7)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护环境和资源,使其免遭破坏和危害。具体地安全的产出分为如下两部分来考察:

  1.安全的减损产出:安全减损产出B1损失减少增量=[前期(安全措施前)损失-后期(安全措施后)损失]。而损失项目应包括:伤亡损失减少量;职业病损失减少量;事故的财产损失减少量;危害事件的经济消耗损失减少量;安全减损产出=k11+k22+k33+k44ii式中:J1为计算期内伤亡直接损失减少量;J2是计算期内职业病直接损失减少量[价值量];J3是计算期内事故财产直接损失减少量[价值量];J4是计算期危害事件直接损失减少量[价值量];kIi种损失的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比例倍数。计算期内伤亡损失减少量, 就是计算期内假如没有投资情况下的预测(或实际)事故损失与进行投资后的实际事故伤亡损失之差:J1=预测事故伤亡损失-实际事故伤亡损失=(R死-R死0)×V命+(R伤-R伤0)×V健康。式中:R死1是投资后的死亡率;R死0为投资前的死亡率;R伤1是投资后的受伤率;R伤0为投资前的受伤率;N是考察期内的总体,其量纲取决于R(或职工数,或工时数);V命是人的生命价值;V健康是人的健康价值。生命与健康价值的计算也可进行价值化。计算期内职业病直接损失减少量的计算。J2=职业病下降率×接尘总人数×单位人职业病消费期望值。计算期内事故财产损失减少量的计算。J3各类财产损失减少量。财产损失的直间比例倍数的取值可在4100之间取定。

三、安全增值分析

安全增值是指安全对经济生产的正贡献,这是"安全是生产力"作用的体现。安全的生产力功能通过三方面来实现:首先,职工的安全素质是生产力,即对于一个生产工人,提高其安全素质不仅是提高其防范事故的能力,重要的还在于其安全素质的提高能够提高其生产的工效,体现在工人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就能实现生产力作用;二是生产资料中包括安全设施、装置、设备等,生产资料是生产力,显然安全设施、设备等也随之与其完成生产力的作用;三是安全对于技术创造的安全环境,保证了生产技术功能的实现,因此,也从中间接体现生产力作用。

按安全增值产出计算的贡献率法:安全增值产出B2=安全的生产贡献率×生产总值。可以看出,关键的技术问题是安全的生产贡献率的确定。确定安全生产贡献率时有如下思路:

  根据投资比重来确定其贡献率,称作投资比重法。如安全投资占生产投资的比重,或安措经费占更新改造费的比例,以其占用比重系数,作为安全增值的贡献率系数取值的依据。例如,生产投资对应有生产的产值,可根据安全投资占生产投资的比重,从生产产值中划出安全的增值产出。这种处理方法,使安全的增值产出计算较为简单、可操作性好。但存在计算出的结果较为粗略的缺点,并要求在安全投资是合理的前提下才能采用。

采用对安措经费比例系数放大的方法来计算安全的贡献率。其思想是:更新改造作为扩大再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对生产的增长作用是可以进行测算的,可从更新改造活动的经济增长作用中根据安措费所占的比例划分出安全贡献的分额,作为安全的增值量。由于安全投资不只是安措投资,因此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投资,其计算则是在更新费占用比例的基础上,根据其他安全投资的规模或数量,用一放大系数对更新改造费确定的系数进行适当的放大修正,作为安全的总的贡献率。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实际统计测算。 即对事故的经济影响和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统计学的研究,在掌握其正作用负作用本质特性的基础上,对其安全的增值贡献率作出确切的判断。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较为完善和全面的安全经济理论基础上,才可能进行。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但目前还未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方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内测2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