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网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国内外很多地方已经采用集控中心监盘,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值守。随着高科技术、高新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无人值守成为目前和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无人值守及集控中心运行模式的现状和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情况,论述了现阶段贵阳市南电网无人值守及集控中心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过程,提出符合本地区电网生产的建议。
一、电网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存在的问题
1、城区配调及地调所辖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
第一阶段:集控中心监盘,负责汇报设备缺陷,接受调度指令,填写操作票及安排操作队进行调度指令操作;操作队负责无人值守站的日常巡视和调度任务操作。在这种模式下,集控中心仅仅作为调度中心和操作人员的调度业务中间联系人,既不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也无实际权限下令操作。在大型操作工作和事故处理情况下,操作人员的操作进度和缺陷、事故汇报无需经过集控中心才能传达到调度中心。如果耽误调度员及时掌握现场运行情况,就不能迅速完成生产任务和处理事故。
第二阶段:集控中心监盘,负责汇报设备缺陷,接调度预发令以填写操作票,操作队负责无人值守站的日常巡视和接调度指令进行调度任务操作。在这种模式下,集控中心不参与调度指令操作,减少传达指令和汇报指令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有可能发生的人员错误,相对于第一阶段有所改进。但是,除了紧急事故处理由集控值班员远方操作开关,正常生产工作均要等操作队人员到达变电站现场后方才进行操作,远程控制几乎失去了意义,不利于加快真正无人值守的实现。
2、县级调度机构所辖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
第一阶段:集调一体化,即调度中心与集控中心综合在一起,集调中心值班员既负责监盘、填写操作票,又负责给操作队员下达调度指令。这种模式尽管节约了人力资源,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却大大提高。集调中心值班员相当于做两种工作,尤其在电能供不应求的时候,值班员还需要抽出一部分精力进行电网负荷平衡和错峰限电,极大增加了电网的不安全因素。
第二阶段:与城区配调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配调所辖地区集控中心单独在市区的办公楼,而县调所辖地区集控中心和操作队通常设在某一个变电站,实际运行当中除了上述城区存在的问题,还有其它问题。对于调度员而言,在填写操作票的时候对操作单位这一项目容易混淆;对于这个变电站值班员而言,又要肩负监盘和操作两项工作,实际上并未实现无人值守。
二、影响综合自动化站实现真正无人值守的原因分析
1、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可靠性不高
目前,运行中的变电站设备出现问题的频率还比较高。虽然有些问题可能不是特别严重。例如,开关机构漏气,刀闸辅助接点不能准确到位,开关CT、线夹发热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设备本身质量和工艺方面的原因,有的则是施工、维护变电站设备的状态产生不信任感。特别是在很多设备还不能通过在线监测装置获取运行数据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规定就不会被废除,值班人员的工作量也就难以减少。
2、监控系统、远动工作站运行的可靠性不高
从表面上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用的核心设备都与国际的先进水平相近。但是,由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装置,只有从值班员直接面对的后台软件到所监控的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之间的所有环节都能协调、稳定的工作,才能保证整套系统的正常运转。然而,远动系统经常发生误发信号、通讯中断等,使得值班人员对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而且,在变电站投入运行后,自动化设备检修后的验收也比较困难,这些都制约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使其难以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3、现有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与无人值守运行方式相冲突,运行人员的观念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三、加强无人值守运行管理的方法
1、按照目前的管理方法,运行和检修应该完全分开,属于不同的两个职能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当运行人员发现异常或收到异常信号后,需到现场进行确认,再通过调度联系检修部门进行处理。并且,可以考虑将监控中心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仍然作为运行人员,负责日常的操作和设备巡视;另一部分则兼有检修技术,这样可以由这部分人自行操作设备,而无需专人到现场,大大减少事故和缺陷的处理时间。
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功能不够全面,系统性能达不到指标要求,不同厂家产品数据接口问题严重以及抗干扰(电磁兼容)问题,建议同一区域的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和后台软件,尽量采用同一厂家同一系列的产品,并且建立完善的测试程序。
3、加强对集控中心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具有简单事故、缺陷分析处理能力,这样在反馈给调度员时可以尽量过滤无用的信息,节省调度人员处理事故、缺陷的时间。
4、对于无人值守站的光线通道引入至GIS系统中,在通讯通道发生中断时,可以迅速明确被影响的变电站,及时安排人员到现场值班,避免发生由于信号不能远传而导致事故扩大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