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等特性,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意外原因,极易造成人身伤害。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人身伤害事故主要有:急性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烧伤、冻伤等。在生产作业现场,发生化学品人身伤害事故后,急救是否及时、妥善,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可以说时间就是生命。但传统的观念一般是先“送”后“救”,不经过任何现场急救措施,就把病人、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忽视某些病情必须先“救”后“送”的原则,这严重影响了对许多急症病人的救治,甚至使一些原本希望救活的病人,失去了最佳抢救时机。现场急救,即是在急性疾病、意外伤害和突发性灾害事故发生地,采取迅速、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以使上述情况下的伤、残、死亡人数减小到最低限度,并为下一步救治奠定良好基础。
一现场急救基本要求
1.急救技术应尽量徒手操作;
2.操作要求简单易行;
3.急救效果必须确定可靠;
4.急救人员尽量要少。
急救人员要遵守“ABC”原则: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快速掌握与伤员生命攸关的呼吸、循环、神志情况以及头、颈、胸、腹和四肢的伤情,然后利用五项基本急救技术(通气术、止血术、包扎术、固定术、搬运法)进行现场急救,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二、对中毒人员的一般急救措施
1.救离事故现场
将受害人员脱离事故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
2.终止毒物吸收
(1)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min。
(2)眼睛接触
翻开或提起上下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清洗患处,至少15min。
(3)口服中毒
让受害人员饮水,然后用手指或其他棒状物刺激受害人的咽喉,或者让患者口服吐根碱糖浆催吐,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胃内容物吐净为止。
3.保持呼吸道畅通
(1)解开受害人的衣领和腰带;
(2)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其他异物;
(3)托起下颌或将受害人员头部后仰,解除舌后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
4.吸氧
如果受害人员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或昏迷时,应立即吸氧。
5.人工呼吸
化学中毒常伴有休克、呼吸障碍和心脏骤停,受害人员出现呼吸停止时应进行人工呼吸。
(1)呼吸停止的诊断
术者以耳靠近病人的口和鼻,听或者感觉有没有气流,观察病人的胸廓有无起伏,即可诊断呼吸是否停止。
(2)进行人工呼吸操作
具体操作方式可查阅相关资料。
6.心脏挤压
受害人员出现心跳停止,应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1)心跳停止的诊断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无呼吸动作,大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跳停止。
(2)进行心脏挤压操作
具体操作方式可查阅相关资料。
7.入院治疗
现场人员在急救的同时,根据病情及时拨打120求救电话,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协助医护人员将病人转院治疗。
8.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1)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护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把患者从严重污染的场所救出时,救援人员必须加以预防,避免成为新的受害者。
(2)应将受伤人员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的地点。
(3)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必须是防爆的。
(4)急救处理程序化,可采取如下步骤。先除去伤病员污染衣物,然后冲洗,再进行共性处理、个性处理,最后要转院治疗。
(5)处理污染物,要注意对伤员污染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三、固定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常备药物及物品
1.亚硝酸异戊酯
用于氰化物吸人中毒,用1—2支放在手帕内压碎吸15—30s,2min后可重复1-2次,总量不可超过4支。
2.碳酸氢钠(NaHCO3)
用于口服中毒洗胃及皮肤、眼睛受到酸液腐蚀时的冲洗。
3.高锰酸钾(KMnO4)、酒精 用于皮肤消毒。
4.氧气袋
用于病人在紫绀、呼吸困难或昏迷状态下的吸氧。
5,纱布、绷带、药棉、胶布、担架
用于临时止血、包扎、骨折固定、转移病人等,
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有关的安全卫生教育和必要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这对于提高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发生人员意外伤害事故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老芋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