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在原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文件和通知等基础上,不断地推出新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如安全性评价体系、作业危险点分析方法、“三项措施”管理制度、新的安全生产奖惩规定、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以及正在推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等,成为安全生产管理向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的有效举措。
现对“三项措施”的制定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如下探讨,希望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使“三项措施”得到完善和发展。
1 “三项措施”的基本内容
(1) 组织措施:为实现安全目标、质量目标、工作效益和效率目标,明确管理(组织)者、操作(实施)者、监督和验收者工作内容、责任、指挥逻辑系统以及权限划分的组织体系,是具体工作中人员责任制和指挥逻辑的书面表达方式。
(2) 技术措施:为实现工作任务目标,包括工作时间目标、数量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以及效益目标,明确实现各项目标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验收检验方法和标准以及过程控制措施,是实现工作任务目标的过程体现和具体方法表述。
(3) 安全措施:为实现过程安全和效果安全,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和对工作过程中保证安全效果的各项措施的具体表述,是保护劳动者人身免遭伤害和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的专业性防护和控制措施。
2 制定和落实“三项措施”的控制要素
2.1 组织措施控制要素
2.1.1 控制要素
(1) 完成该项任务的组织领导者、组织实施机构及成员组成。
(2) 各级人员对该项任务的落实应当承担的具体任务内容。
(3) 完成该项具体任务,每个组织成员所担负的安全责任和经济责任。
(4) 为完成工作任务设立的协调和决策机构、决策程序和各级人员的领导组织关系和管理权限。
(5) 工作成员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和要求。
2.1.2 注意事项
(1) 组织机构中的人员必须是参加该项工作的具体成员,无具体责任的人员不得列入组织机构。
(2) 每项工作内容有一位负责人,一位后备负责人,防止多人负责和无人负责现象发生。
(3) 管理权限要明确,防止发生越级指挥和指挥不到位。
(4) 每个成员的任务要具体,减少任务交叉和人员责任范围交叉。
(5) 人员覆盖要到位,企业领导成员、现场指挥人员、各种准备工作负责人员、具体工作班成员、安全监督人员、质量验收人员等在组织机构中要明确定位,体现责任到人、分工到项的原则。
(6) 组织机构的成员必须是在具体工作中能够有效完成任务的人员,而且对不同的人员要切合实际分级授权,逐步实现按照考核等级授权工作内容,防止对工作成员的超能力授权和无序的组合。
(7) 协调和决策机构要明确,决策程序、决策权限要具体。汇报和协调在时间、内容、途径、会商上要明确,对人员的授权到位,操作要求准确。
(8) 对实施工作内容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和经济责任必须具体并力求量化。
(9) 对监督和验收工作人员的权限和工作标准要明确,相关工作内容例如会议、临时变更、工作交底、交接等要有明确的程序规范,实现管理系统和要素的封闭循环。
2.2 技术措施控制要素
2.2.1 控制要素
(1) 工作任务具体内容和实施的具体程序网络,利用现代管理工具制定程序框图或者网络图。
(2) 实施任务所依据的规程、规范和标准以及专门制定的特殊工作条例和要求。
(3) 具体工作程序中复杂项目、危险项目以及工作环节中详细的准备措施和实施方案。
(4) 具体工作程序中控制点和停工待检点的设置、检查、验收标准和程序及方法。
(5) 根据以上要求制定的生产作业指导书(简单工作用标准作业程序卡、标准化操作卡等,复杂工作制定专门的作业指导书,成为该项工作文件体系的组成部分)。
2.2.2 注意事项
(1) 工作程序文件中工作网络图的制定要力求做到对各分支项目在时间、内容、标准上的准确定位,在整体网络中各项工作内容应减少在时间、空间和人员上的交叉,各项工作的材料、工器具准备和人员培训交底以及其他准备要作为程序内容列入,在工作实施前提前准备。
(2) 技术标准和验收规范必须准确,表述全面和完整,缺少的内容必须补充完善,相关的更改必须表述。
(3) 在规程和规范上没有明确可以执行的内容时,组织者要及时修订和补充工序工艺方面的具体内容,不能交由现场临时制定;确有考虑不周,现场临时出现的问题由组织成员按照既定程序拟订和批准实施,减少和防止部门人员的临时动议。
(4) 作业指导书必须做到条理清晰,次序明确,操作性强。每道工序控制点和见证点必须明确验收人员并在规定地点和时间签字验收。
2.3 安全措施控制要素
2.3.1 控制要素
(1) 参加该项作业的人员身体状况、精神状况良好,技术素质满足工作要求,并通过安全规程考试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具有相应的岗位资质。
(2) 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标准、工作任务具体内容、现场作业环境、所承担的责任等内容的交底并力求清晰。
(3) 作业人员对作业程序中的复杂项目、危险项目、首次实施的项目制定作业程序和相关标准,经过作业成员讨论并得到批准;作业安全控制措施列入整体的技术措施之中并被得到落实。
(4) 针对技术措施所实施的程序并对照安全工作规程,通过危险点分析对作业环境、作业过程、工作成员的危险因素分析预测,提出防止发生事故的方法和措施并得到批准,相关内容列入作业程序之中并予以实施,在过程中验收达到预定要求。
(5) 作业人员适应现场要求的安全防护措施得到落实,现场可能造成伤害的环境因素得到控制。
2.3.2 注意事项
(1) 安全措施重要的前提是组织措施落实到位,技术措施严格。按章办事、按制度落实是安全措施的基本原则。
(2) 参加工作项目的人员必须通过《安规》考试合格,人员的身体状况根据具体的工作性质判断,由组织者明确其可以承担的工作内容和认可的作业环境条件,注意从身体素质和技术素质以及责任素质等方面做全面的评价。
(3) 安全措施要以危险点分析为工具,查找出可能影响“过程”安全的因素,包括对人员、使用的工具、工作对象(设备和系统)、工作对象的静态或动态环境、工作客观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本项工作对相邻设备系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影响等,在找到可能发生危险的环节上研究分析制定对策,明确措施并落实到位。
(4) 安全措施要以《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相关的其他安全工作规定、条例为准绳,以危险点分析为补充,考虑要全面,要以人员安全工作行为的控制、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两票三制的落实、危险作业的过程控制为重点,实施监督、检查和验收。
3 “三项措施”的相互关系
在“三项措施”当中,组织措施是落实好“三项措施”的关键和前提,是整个工作有序、有效、安全实施的组织保证。只有组织措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指挥到位、监督有效、人财物组织得当,整体工作才能做到落实有力。技术措施是整体工作落实的具体办法和程序,需要组织措施为前提,安全措施作为保证。严格按照组织措施的要求和安全措施规定的内容落实技术措施,整体工作的进度、质量、安全也才有保证。安全措施的落实融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之中,是保证劳动者安全、设备和系统安全、整体工作过程安全和效果安全的具体实施办法,在技术措施实施当中根据时间和空间的需要及时予以落实。可以看出:“三项措施”是构成简单或复杂工作过程控制要素的三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互为保证和支撑条件的劳动控制要素,三项内容缺一不可。
4 落实“三项措施”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1) “三项措施”的基本要求,在电力生产的安全工作规程系列标准中,以工作票和操作票的形式予以体现。由于工作票和操作票在面对复杂工作时,其相关内容显得不够充分和完整,指导具体工作时有明显的漏洞。因此,在进行“复杂”工作以及涉及的人员和部门较多,或者实施一项新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组织者认为对该项工作的落实在没有控制程序指导下可能发生不安全的事故时,宜制定独立的“三项措施”指导工作。一般日常简单工作以工作票、操作票、作业工序工艺卡具体实施即可,但应强调的是:“三项措施”的实质内涵必须得到体现,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有人负责、有人监督、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实施的途径和安全防范的措施明确。何谓“复杂”工作,要根据各企业现场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可简单划分。企业主管生产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牵好头,组织大家对日常工作进行分类甄别,对需要独立制定“三项措施”的项目予以明确,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完善。
(2) 缺乏强而有力的纪律和相关的违规处理措施,“三项措施”就如同一纸空文,不会发挥任何有利于安全控制的作用。要落实好该措施,参与工作的成员必须明白自己违背纪律和相关措施应受到的处罚,同时为防止可能发生的违背作业程序和程序变更等问题发生,在“三项措施”中明确的安全监督人员应保证即时到位并严格监督执法。
(3) 要通过“三项措施”的落实,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推动安全管理机构的完善和管理网络的强化,推动标准化作业不断规范,推动危险点分析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提高管理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项措施”作为推动科学管理的载体,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必须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要按照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实现持续不断的改进。
(4) 落实三项措施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体系相结合,把落实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的“三项措施”作为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来实践,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必然行为。要与企业所适宜的管理体系相结合,使“三项措施”成为企业管理科学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并不断地得到发展。(蒋平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