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是混杂,用非危险品车运输一部分非危险品货物再夹杂一部分危险品。比如我这个车是载重10吨,那么我运5吨危险品,再运5吨非危险品。”
“第二是变更品名,很多危险品化学名称可以有很多种。比如苯酐,我更换一个名称叫磷苯二甲酸酐,可能别人就不知道是不是危险品了。”
与这个相类似的就是涂改标签,把火炬、骷髅这些危险品标志的图案都涂改点,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就不会引起注意、检查。
而危险性更为严重的就是“短驳”。“以前仓库不管有没有资质的车都可以发货,但是现在管得严了,查处非法运输危险品的车辆都要追溯发货单位、交货地。因此仓库不再发货给没有资质的车辆。于是,他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发货仓库把货发给有资质的危险品车,然后运到停车库,在那儿再转移到非危险品车上,运到接收单位去。”蒋旭介绍说,其交接过程十分危险。
另外还有零星危险品运输便采取携带的方式,比如交由快递送,或者交长途客车携带。
“相对于生产、储存这些环节的静态管理,运输物流这样的动态危险化学品更难管理。”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处副处长蔡伟民向记者坦言。
去年6月28日至7月底,无锡交通运政稽查部门对905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行检查,共查出“问题车”、“危险车”130多辆。其中,用无资质的普通车辆运输危险化学品和无资质的驾驶员驾驶车辆的情况,占违法违章车辆总量的半数以上。
3·29警示
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山东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致29人氯气中毒死亡,456人中毒住院治疗,1867人门诊留治,10500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累计经济损失约2000余万元。
“如果发生在上海,人口密度这么大的城市,我们的应急措施能否处置?”蔡伟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而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在3月份上海市经委一次物流会议上称,上海至少有2万吨危险化学品游离于监管之外。
“上海每天液氯使用量超过700吨,而近一半是从外面运进来。我们最担心这个。”蔡伟民说,“去年9月1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开会讨论这个问题。”
今年2月16日,化工系统出身的上海市市长韩正签署第56号市长令,发布《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并于4月1日正式实施。这也是继去年颁布实施的《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后,就进一步强化上海市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而制定的一部政府规章。
“国家虽然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可操作性不强,我们需要迅速制定一部管用的规章。”蔡伟民说,“实际上,这个办法的出台就是基于去年的‘3·29’淮安液氯泄漏事件反思的结果。”
“我们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和废弃处置等6个环节实施全过程严格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危险化学品对城市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蔡伟民告诉记者。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zhaozhuxin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