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1 目的
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影响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因素,评价危险、风险因素,并确定、更新重大危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灾害、控制风险,对风险实施风险管理的目的。
2 范围
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服务、区域或运行条件中风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管理。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风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的实施和治理方案的批准。
3.2各部门配合安全环保部识别本部门的风险因素,并负责制订本部门重要风险因素的控制管理方案。
3.3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对风险因素的评审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因素,并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重要风险因素的控制管理方案进行评审。
3.4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公司内的重大隐患,接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重大隐患通知,并建立档案,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3.5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公司内的重大危险源,建立档案,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4 程序
4.1成立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组织: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
领导小组设在安全部,办公室主任由XXX兼任。
4.2初始状态评审
在体系建立之前,公司应进行初始状态评审,以了解公司的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现状。评审的主要内容有:
1)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2)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3)对公司有关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惯例、制度的调查。
4)对以往事件、事故和紧急状态调查的资料进行评估。、
4.3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
4.4风险因素识别的顺序和内容
1) 部门
2) 生产现场
2) 生产现场平面布局
3) 生产工艺过程
4) 生产设备、装置
5) 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
6) 各项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
7) 生活设施和应急
8) 外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
1)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
2)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
3)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4)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5)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6)曾经发生或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7)自己认为单独进行时需要评估的活动和情况。
在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时应充分考虑因素的正常、异常、紧急的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4.5风险因素的评价
(1)火灾、爆炸;(2)化学品泄漏;(3)高处坠落;(4)物体打击;(5)触电;(6)机械伤害;(7)车辆伤害;(8)化学灼伤;(9)中暑;(10)中毒和窒息。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察,绝对不发生的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如表5.6所示。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5.7所示。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与100之间,如表5.8所示。
表5.6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分数值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10 |
完全可以预料 |
6 |
相当可能 |
3 |
可能,但不经常 |
1 |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
0.5 |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
0.2 |
极不可能 |
0.1 |
实际不可能 |
表5.7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断准则
分数值 |
频繁程度 |
10 |
连续暴露 |
6 |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
3 |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
2 |
每月一次暴露 |
1 |
每年几次暴露 |
0.5 |
非常罕见地暴露 |
表5.8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判断准则
分数值 |
后果 |
100 |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
40 |
灾难,数人死亡 |
15 |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
7 |
严重,重伤 |
3 |
重大,致残 |
1 |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
4.5.. 按风险值D=可能性L×频率E×严重性C,计算出是否属于可接受风险。如果是可接受风险,可以维持原有的管理。如果是不可接受风险,则应提出改进计划,用硬件方面的措施、软件方面的措施,或者说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对风险实施控制,使之达到可接受的程度。表5.9内容
表5.9 风险等级划分(D)判断准则
D值 |
风险程度 |
风险等级 |
>320 |
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
5级 |
160~320 |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
4级 |
70~160 |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
3级 |
20~70 |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
2级 |
<20 |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
1级 |
1)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直接判断确定为重大风险因素。
2)D≥160判断确定为重大风险因素。
将确定为重大风险因素的,记录于《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中。
4.6控制措施:
评价小组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控制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1)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3)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
4)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选择的控制措施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
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4.7风险控制:
① 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②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③ 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④ 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⑤ 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8风险信息更新
应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
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4)有对事故、事件或信息的新认识;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4.9重大危险源确定和管理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1) 安全环保部应将每个重大危险源建立档案,包括物质名称、性质、地理位置、管理人员、安全规章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应针对每个重大危险源制定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管理。对重大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测、评估、监控,并将报告存入档案。
2)安全环保部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并定期检验和评估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根据评估对预案进行修订。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应及时传达到给从业人员,并定期进行演练。
3)安全环保部应将重大危险源形成报告,报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重大危险源报告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的详细情况、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安全措施与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等。重大危险源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新知识的获取、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修订。
4.10日常监控
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生产系统的日常巡查,填写《巡护记录》,对新发现的风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应及时报告、识别、评价。。
411记录的保管
风险评估及重大风险档案、重大隐患治理档案、重大危险源控制档案的相关记录,由安全环保部保管,有效期三年。
5 相关文件
5.1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6 记录
6.1 《风险识别评价表》
6.2 《重大风险清单》
6.3 《重大隐患档案》
6.4 《重大危险源档案》
6.5 《巡护记录》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zhaozhuxin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