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之间,企业与部门之间,企业内部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有企业将直接面对世界,迎接全球化的挑战,面对发达国家所提出的“社会条款”,必须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有所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安全管理的自我责任明显加大。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接受新观念,采取新方法,探索新模式,建立新体系,使安全管理工作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本文仅就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初步探讨。
一、适应企业发展要求,转变安全管理模式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的模式普遍为经验化管理。即依靠安全管理人员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个人经验来抓安全管理工作。不可否认经验化管理在过去生产力落后,管理方式相对简单的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进步的不断加快,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经验模式的弊病日益显现:(1)随着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改进,使得企业对市场的响应周期缩短,生产流程加快。安全管理内容也随之不断创新,经验化管理中的盲点不断增多,客观上给安全管理工作造成被动。(2)经验管理的水平高低受制于个人的工作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不易于形成一贯性,特别是在人员更替的时候,往往适应期比较长,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有的甚至出现滑坡。(3)每个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一,造成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难以进一步提高,特别容易形成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工作风气。
从某种程度上讲,经验化管理是一种狭隘的管理方法。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提高,经验化管理的弊端暴露无遗,必须加以改革,采用系统化、标准化管理的模式加以解决。众多实践表明,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安全依靠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杜绝事故,在人、机(物)、环、管这四要素中直接影响技术系统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已成为是否导致系统发生事故的最深层原因。因此从整体出发,对整个系统实施全方位管理势在必然。
系统化管理是以安全系统的思想为基础,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超前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侯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机械电子行业自80年代以来开展的“安全性评价”工作,使各企业普遍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系统化管理模式,取得了很大成效。这就是安全管理系统化,标准化的真实反映。进入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制定颁发了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该体系标准是从企业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并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纳入企业总的管理体系当中。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实施,不仅继承了传统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引进了体系管理的思想,达到与国际职业安全卫生接轨的程度。可以说,他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次新的重要变革,将会对企业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中起到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从现在开始,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将成为今后安全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二、完善安全管理结构,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经济成分、资本构成、人员结构的企业层出不穷。安全管理方式也必须适应变化。特别是随着国家深化企业改革和转变经营机制的稳步推进,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形成了经济成分复杂,资本构成形式多样的特点。传统的安全管理结构单一造成安全管理难以到面、到点、覆盖企业动作的各个部门。导致安全工作受到削弱,甚至管理失控。很难想象,一个事故频发的企业,其安全管理结构是完整的。因此正确认识安全管理结构改革在新时期的作用和地位,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主管职责。
任何一个系统化管理结构中,都必须有一个枢纽与核心。安全生产管理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管理要发挥好作用,就必须单独设置自己的管理机构,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主管职责,确保安全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目前,部分企业中的安全管理机构被合并甚至撤消,导致安全主管机构空虚,或有职无权,这样一来,在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中产生缺陷和漏洞。这种结构性缺陷是安全管理工作最可怕的。因此必须以单独的组织结构形式设置安全主管机构,并落实责、权、利,成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权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形成安全管理合力。
传统安全管理网络是一种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呈垂直分布的管理网络,俗称“一竿子插到底”。这种管理网络条块分割,分工过细,特别是横向拓展广度不够,难以形成生产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相对综合能力不足,无法及时反馈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更难以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等作出正确的评估和预测,导致安全管理滞后于企业的发展。更突出的是安全管理网络和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脱节,形成其相对封闭的动作,容易使整个网络僵化,失去活力。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革,在原有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采用开放式的网络形式,形成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结构,特别要注意横向联系的畅通,使安全管理影响、渗透、融合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从而为企业生产活动提供保证,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适应改制特点,狠抓二级安全管理建设。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组、改制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资本结构,不同运作方式的二级单位。部分二级单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独立承担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何搞好二级单位的管理,成为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旧有的管理结构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安全管理结构的构成加以改革,根据二级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二级单位安全管理建设。特别是针对松散型和半松散型管理的二级单位,必须尽快健全其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使之成为能独立完成安全管理职能的单位。使得二级企业的安全管理在企业转型、改制、重组中减少因管理结构脱节造成安全生产失控的可能性,以保证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指出的是,针对不同性质的二级单位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建设对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三、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转变安全管理思路
在目前的许多企业,安全管理仍定位于为企业生产发展服务的辅助性管理上,是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的。通常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本质冲突。但是这并不代表二者之间能够始终保持一致。事实上,在企业实际活动中,生产与安全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安全管理定位于辅助管理上,企业经营过程中,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造成“说起来安全重要,干起来安全次要,忙起来安全不要”的现象时有发生。
现代安全管理必须转变管理思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着眼于企业发展,促进质量、效益与安全卫生综合管理的观点。
树立“保护劳动者就是保护企业生产力”的思想
首先对于劳动者的保护就是对企业生产力最直接的保护。作为生产力最主要的因素,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增长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企业减少机会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简捷途径。
强调“安全第一”,变辅助性管理为核心管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已实行了几十年,但由于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长时期存在,许多情况下落实不够。其症结就在于安全管理是从属和服务于生产需要的辅助性管理的观念。必须改变这种陈旧观念,树立安全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的思想。安全管理并不是从属和服务与企业生产的,是企业本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核心管理工作之一。因此,安全管理是企业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和法律规范所必须的。从这一点讲,今后,必须尽快转变安全管理的思路,真正确立安全第一的核心地位,确立安全管理“以人为本”的思路,这也是作为一个守法企业所必须的。
强调“安全管理与职业卫生同步发展”的思路
不可否认,许多企业在安全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稳步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事故数量和伤亡人数,经济损失都有明显下降。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预防事故,减少损失只是安全生产的最基本要求。从更深层次上来分析,企业的安全生产要着眼于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为此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改变目前安全管理重眼前轻长远,重安全轻卫生的状况。尽快创造条件,引进清洁化生产的概念,将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以加快职业卫生的发展。除了注重现有的作业环境改善、促进员工健康外,还应更多的关注创造舒适、高效、有益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全面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质量。在这方面,虽然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要求必将向国际接轨,我们必须先行一步,使安全和卫生同步发展,以全面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摆渡船夫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