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是指从人的安全需要出发,在使用机械的全过程的各种状态下,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机械的安全性是指机器在按预定使用条件下,执行其预定功能,或在运输、安装、调整、维修、拆卸以及报废处理时不产生损伤或危害健康的能力。机械安全是由组成机械的各部分及整机的安全状态来保证,是由使用机械的人的安全行为来保证,是由机械和人的和协关系来保证的,简而言之,就是要用安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从几物和物人关系这三方面来解决机械系统的安全问题。
通过一个高处作业例子,可说明安全系统各要素的关系,以及安全系统与机械系统的关系。例如,为了便于对一台大型机器的控制,需要人登上高处的操作台进行操作。如果仅仅从完成机械系统的生产目的角度来看,操作者可以从地面通过梯子登上平台去操纵机器,实现机器的应用功能,这就足够了。但是从安全的角度看,这种"物"的状态,对人来说,显然是不安全的。只要有作业高度存在,人就有可能因为心理、生理或其他主观因素造成动作失误,因而发生坠落事故。如果存在某种客观危险因素(如温度高、自然光线不足、立足平面很小,使操作者无法维持正常姿势等),那么发生坠落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而且离坠落基面越远,坠落造成的伤害就越严重。人的这种存在状态决定了要实现安全必须协调物人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来解决。例如:在坠落临边加设栏杆,将人与危险隔离;均匀梯级,防止人攀登时脚踏空;在比较高的梯子上设置安全护圈,解决人仰翻坠地的保护等。这些安全设施的结构形式和尺寸是依据人体测量参数和生物力学数据确定的,当保护对象变化,防护措施相应调整(例如,在供儿童使用设施上,则采用加密栏杆或全封闭的防护);当材料性能提高或有更高性能的材料替代,安全设施的结构形式可以发生相应的变化;若采用机器人取代人去操作,则完全没必要再设防护。情况发生改变,人机关系就要做相应调整。
这些安全设施与增加机械使用功能或扩大服务范围没有关系,对机械完成预定功能的受力和过程要求没有作用,仅仅是为了保护人的安全而设。这些原则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有普遍适用性,不管是建筑业,还是机械加工业,或是其他什么服务行业。由于在机械的使用阶段再追加安全设施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难以保证质量,人们提出应该在机械的设计阶段来解决。由于使用中的磨损和消耗,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设施也会破损、失效,因此需要经常检查其状态,督促及时报废并更新,而且还要教育人如何正确使用,不能随意破坏或逞能攀越栏杆等。在总结了人员从高处坠落的教训和采用安全防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这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去规范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和人员使用的行为,安全标准是具有强制性、一定法律功效并提供安全管理的依据,是用来协调人机关系的规定。这样,从物的安全状态、人的安全行为和协调人机关系三方面,解决了高处作业的安全问题。
机械安全的任务就是以人的安全为出发点,用安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以机械系统在寿命期间全过程的安全问题为对象,通过立法监察、监督检查、督促指导、
培训教育、建议咨询等来实现机械系统的安全。
机械的安全状态是实现机械系统安全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本课件的重点是探讨如何从物(机)的安全状态来保障人的安全,侧重于机械安全技术方面的有关知识。其讨论的重点是:如何识别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如何实现机械安全的综合安全技术及对机械的安全检查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