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理顺工艺技术管理关系,严格操作,严肃工艺纪律,并逐步实现优化操作和科学管理,保证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潜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工艺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行业制定的有关技术管理的政策、法令、标准及规定。建立健全公司生产装置工艺技术管理制度和工艺基础资料,做好工艺技术档案管理。
(二)加强日常的工艺技术管理,组织编写、审核、修订生产装置和车间的工艺技术规程、工艺卡片、开停工技术方案等工艺技术文件,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三)严肃工艺纪律,加强工艺纪律执行的考核,重视生产岗位第一性资料的管理,严格岗位操作记录和交接班日记的管理,确保第一性资料齐全、准确,并建立技术档案。
(四)搞好工艺技术分析,按时编制技术月报、季报和年报,有目的地组织技术测定和工艺标定。
(五)组织技术分析和技术攻关,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重大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问题。对内控工艺指标实施监控,根据装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工艺指标更改。
(六)按月完成生产技术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存档和上报工作。
(七)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和“三剂”(催化剂、添加剂、助剂等)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生产装置化工“三剂”消耗定额,审查化工“三剂”年度和月度消耗计划,组织新型“三剂”应用技术方案审查、实施和效果验收工作。
(八)参加技措项目的方案讨论,参加设计审查,组织并参加技术考核和标定总结。
(九)收集和对比国内外技术发展的情报资料,开展公司内外的技术交流工作,结合公司实际,推广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型“三剂”。
(十)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管理经验,逐步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提高工艺技术管理水平。
第三条 工艺技术管理体制
(一)工艺技术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即公司、车间二级管理。以公司一级为主,基点放在车间。
(二) 建立健全以公司主管领导为首的工艺技术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公司主管领导是工艺技术管理的最高决策人,其职责是指导、审核、把关,听取汇报,发出技术指令,并检查执行情况。工程技术部是从事工艺技术管理的职能机构,其职责是组织、制定和审查各项工艺技术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车间主任是组织实施工艺技术管理及标准的负责人,对生产中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各生产车间设专职工艺副主任或工艺技术员,负责日常工艺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章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管理
第四条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是具有法规性质的公司级生产技术文件,是组织生产的依据。规程由各车间编写,工程技术部、生产部、机动部、安全环保部、公司主管领导、总工程师等审核会签,公司总经理批准执行。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解释权、出版和发行权归工程技术部。
第五条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是根据工艺原理和过程方法与生产实践经验结合制定的操作法规,它对装置生产、油品调和储运过程的生产工艺、操作、安全、设备等技术要求和操作程序做了统一规定,是生产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维持正常生产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
第六条 工艺技术规程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一) 各有关职能部室以及公司领导会签单,会签姓名和日期必须是亲笔,不准用打印体代替。
(二) 前言
(三) 目录
(四) 装置概况(设计规模、建成投产日期,投产以来历年主要动改项目等)
(五) 装置基本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叙述,操作中直接需用的计算公式和数据以及与生产操作直接有关的其它原理内容。
(六) 设计或改造后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化工原材料规格、技术要求 (包括:产品名称、物化性质、质量指标等) ;半成品及产品质量指标;物料平衡;操作反应条件一览表;设计能耗;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消耗指标;副产物及三废排放的性质和数量,工艺卡片内容。
(七) 全装置开工方案及操作法,包括开工方案内容和重大开工步骤(如引瓦斯、引油等)的操作法,具体要求见生产装置开停工方案和应急方案审批制度章节。
(八) 全装置停工方案,包括停工方案内容和重大开工步骤(如引瓦斯、引油等)的操作法,具体要求见生产装置开停工方案和应急方案审批制度章节。
(九) 系统操作岗位操作法,装置要按照系统操作岗位分内外操编写,编写内容包括本岗位的任务、管理范围、各单元正常操作的调整要点(包括现象、原因、针对性措施)、失常操作要点(包括现象、原因、针对性措施)。
(十) 仪表操作法。包括DCS系统的操作法(主要仪表性能说明、投用和管理)、主要仪表控制方案、联锁系统的操作说明(包括工艺和设备联锁值、报警值汇总表)、自动控制系统安全使用规程。
(十一) 通用设备(如各类泵)以及重要单体设备(如特殊阀门、加热炉、采样、三剂加入等)操作法。特殊设备操作法应包括设计参数、开停工重要步骤、日常维护内容、维修时注意事项等。
(十二) 事故处理及紧急停工(事故处理原则,原料中断、公用系统、水、电、蒸汽、风中断事故处理,火灾、爆炸事故处理)。
(十三) 安全环保规程。包括本装置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安全、环保与健康技术规定(安全管理制度、有关安全法规、环保管理制度、工业卫生防护制度)、清洁生产的有关规定及开停工检修事故预防和处理;防冻防凝操作法。
(十四) 设备一览表(塔类、加热炉类、容器类、换热器类、冷却器类、泵类、压缩机类、机械设备类、安全阀及特种设备类汇总表)及仪表明细表(包括规格、性能、仪表测量或控制的关键部位),工艺用的限流孔板统计表,计量仪表的统计表(包括型号、测量上下限、主要设计工况),工艺用松动点统计表。
(十五) 全装置工艺流程图(包括工艺原则流程图和工艺自控流程图),平面布置图、辅助工程水、电、汽、风流程图,隐蔽工程流程图(主要是地下管线),主要设备工艺结构简图(反应器、再生器、加热炉总图、油罐图、装置自保系统原理接线或仪表连锁逻辑关系图,主要机械设备控制系统和关键设备安装图)。对装置详细流程图可以出版专集以便于职工技术培训学习。
车间编制人员要严格按照以上内容和次序进行编写,对以上未包括的内容可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际需要增加相应内容。
第七条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写原则
(一)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是生产技术操作和生产管理的技术法规,应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1.工艺技术规程首次编制由设计单位或技术提供商负责(生产车间协助编制、出版),装置考核标定后或技术改造后,工程技术部和车间应依据工程设计、技术改造等技术文件、试车方案、试生产总结、生产技术总结、科技攻关总结、工业性试验总结、工艺技术标定报告和国内外的生产先进经验,及时组织修订,保证装置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生产。
2.编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要使用规范技术术语、语言简明准确,通俗易懂,便于领会和记忆,特别注意单位制采用统一的国标,压力要表明绝压和表压。
3.装置工艺技术规程以生产装置和管理系统为单元编写,对有多个生产装置单元的车间尽可能同时修订,汇编成册出版,油品储运原则上以车间为单位编写,如果作业独立性较强、单独编写更适合于使用的也可以单独编写。
4.新装置建成投产和老装置技术改造变动部分开工,必须在投运前编写临时开工方案及试行工艺技术规程,并组织工人学习、掌握,否则不准开工。试运操作规程编写依据是工艺设计文件和同类型装置的操作经验(规程)。试运操作规程经过生产考核和工程正式验收后,一般半年内修订为正式工艺技术规程。
5.操作规程中岗位操作法应适应目前的岗位设置,要按照装置的生产单元和系统操作,分内操和外操进行岗位操作内容、职责进行划分修订。
6.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修改,原则上3~5年进行一次。新操作规程出版后,旧操作规程需进行回收或盖上“作废”字样处理,存档只存新操作规程。
7.对于操作规程有效期间增加的工艺管线、设备、系统的投用等临时操作法要及时编号存档,以便在修订时汇总。为方便操作人员取阅,以及便于指导生产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学习,车间应将操作规程和操作规程有效期间增加的各类临时操作法、开工方案,在操作室现场放置。
8.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封面署名为SC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标明出版日期和修订日期。
(一)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由工程技术部管理,车间及有关部室负责贯彻执行,工程技术部定期检查和收集规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修订的依据。随时处理有关单位提出的意见。如遇特殊情况暂时不能按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条件、指标操作时,生产车间或有关生产指挥部门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由工程技术部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制定出安全技术措施和临时操作方法,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下达执行。
(二)操作工应熟悉并严格执行本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新工人顶岗、操作人员换岗必须掌握所在岗位及拟换岗位操作规程,经考试、考核合格才能顶岗。
(三)每月(结合工艺纪律检查)各车间对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工程技术部不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四)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印数本单位每人一份,另交工程技术部15份(由工程技术部分发公司领导及有关部室,并存档3份)。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属机密级技术资料,各单位管理须进行编号,登记,人员调动须上交本单位管理人员存档,对外提供工艺技术操作规程须报工程技术部审批,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章 工艺卡片的管理
第八条 工艺卡片是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原料性质和产品标准制定的指导生产装置各工序实现安全生产、稳定操作的工艺技术参数文件,是保证产品质量、优化操作的依据。工艺卡片的各项规定不能与操作规程相抵触。工艺卡片由各车间主任或工艺副主任制定,油品调和工艺卡片由所在车间工艺副主任制定,工程技术部、生产部、机动部、安全环保部、公司主管领导审核会签,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工艺卡片要公布在操作室便于观看的位置。
第九条 工艺卡片原则上一年(常运转装置)或一个生产周期(以周期生产的装置)修订一次。
第十条 根据生产情况需要进行修订变更,超出工艺卡片指标要求时,由生产车间提出,并填写工艺指标修改单,说明修改的项目内容、根据,生产部等有关职能部门会签确认,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执行,工艺指标修改单一式四份以上,由工程技术部、生产部、机动部、生产车间等有关单位进行存档,工程技术部、生产部协助生产车间进行工艺指标调整,确保装置生产平稳和产品质量合格,保证生产方案的顺利执行,化验室要加强对装置的产品质量指标进行监测,工程技术部对修改后的产品质量指标进行考核,在生产车间的月度考核中进行奖惩。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或违反工艺指标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 工艺卡片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原料指标,主要原材料质量指标及消耗定额。
(二) 生产方案和主要操作参数控制指标。单位制采用统一的国标,压力表明绝压和表压。
(三) 公用工程、燃料边界条件。
(四) 产品主要质量指标。
(五) 三废排放主要指标。
(六) 原料、原材料、中间物料及产品的分析项目、分析频次。
(七) 备注及会签审批栏
(八) 工艺卡片中的所有控制指标内容须在操作记录中体现,以便于监控掌握,车间管理人员在每日的基础技术台帐中也必须包括控制参数实际运行情况的记录。
第十二条 严肃工艺纪律,工艺卡片中主要工艺指标,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应规定最大上、下限,超过此限将作为违反工艺卡片处理,写出说明报告报工程技术部。
第十三条 新装置建成投产和老装置技术改造变动部分的开工,必须在开工投产前制定暂行工艺卡片,装置工程验收后或在装置运行一年后建立正式的工艺卡片。
第十四条 对未超工艺卡片指标范围的产品质量指标调整由生产部下达调度令,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执行。
第十五条 岗位操作人员应对本岗位的工艺指标烂熟于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生产车间每天须对工艺卡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月对班组进行考核,对超指标运行的及时进行分析,不能调整或影响装置安全运行和产品质量、收率调优的,须向工程技术部汇报,工程技术部将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召集各部门或外单位专家进行确认,再进行工艺指标的修改。工程技术部每月不定期对生产车间进行抽查考核,并纳入月综合奖金考核。
第四章 工艺技术资料的管理
第十六条 工艺技术资料的管理是工艺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车间的技术管理工作是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如果珍贵的技术资料得不到保存,就会破坏技术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甚至使技术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下去。车间应根据工程技术部的要求,按规定目录建立健全工艺技术管理资料,同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 生产车间工艺技术资料归档目录:
根据公司档案管理要求和公司技术管理资料规定,车间应建立保存十五种类别的工艺基础资料,分别为:
归 档 内 容保管期限
工艺技术档案
1-001. 装置工艺设计基础资料
001-1装置设计原则流程图
001-2装置工艺及自动控制流程图
001-3装置辅助系统流程图
001-4装置公用工程流程图
001-5装置平面及竖面布置图
001-6装置隐蔽工程图
001-7装置历次改造设计方案、数据及说明,历次改造设计流程图
1-002.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中须包括岗位操作法内容。对使用过程中局部修改的会签记录及内容须编号存档,三~五年更新一次,旧的操作规程作废。
1-003.工艺卡片
包括使用过程中修改的会签记录(工艺指标修改单)。工艺卡片对常开装置一年更新一次,对按周期生产的装置一个生产周期更新一次
1-004. 装置的开停工方案
1-005.各种作业计划、管理制度汇编
各级工艺技术管理制度汇编,年度综合作业计划,月度下达的生产、质量和节能降耗等计划
1-006. 技术标定资料
标定方案、原始数据纪录、标定计算过程书、标定技术总结。
1-007. 专题技术总结,包括技术攻关开题报告及总结,新产品开发及总结。
1-008. 技术分析活动记录台账。
每月一次技术分析例会记录
1-009.装置技术改造档案
包括历年的装置检修工艺检查情况、装置改造内容、装置新增工艺管线与设备动改的内容,技术改造方面的会议纪要。
1-010. 国内外同类装置技术资料,外出学习报告
包括公司技术管理制度,公司按装置分类的资料,公司的基础数据汇编,原油加工汇编,国内外的技术情报。
1-011.工艺技术基础台帐
011-1生产技术日台账(主要操作条件)。月底统计工艺指标控制合格率,合格率须达到100%,如超限,须说明原因,并在班组进行曝光、考核。
011-2 原料分析日台账,包括所有原料的分析
011-3质量分析日台账,包括所有产品和中间物料的分析。
011-4物料平衡日台账
011-5能源消耗日台账(水、电、汽、风等)
011-6故障与事故记录分析台账
011-7三剂管理台帐。所有三剂(催化剂、添加剂、溶剂助剂)的接受台帐、质保单、日或月度消耗记录,三剂预算和完成情况报表,新型三剂的使用情况小结等。
011-8装置大事记
1-012、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台帐(包括工艺联锁、报警清单,工艺联锁、报警变更记录,工艺联锁摘除和复位记录,工艺联锁、报警检验记录等)
1-013、 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管理台帐。
包括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管理方面的文件、制度,合理化建议项目登记表,合理化建议项目实施在运情况及效果的标定或总结。
1-014.报表
014-1生产技术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
014-2工艺技术管理考核检查自检评分表
014-3月度节能设施运行表,月度节能分析报表。
014-4 公司每年的年度技术总结
1-015. 操作原始记录和交接班日记。
操作记录纸和交接班日记进行月度整理,并按年月整齐摆放,便于查找。有DCS系统操作的装置须对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有关记录的打印,及时收集有关操作参数的变化趋势,并写出分析报告存档。
保存三年以上,开工时间超过三年的保存一个周期,异常分析记录和报告永久保存
以上资料须建立目录、集中管理、顺序摆放,专柜保存。对某些技术资料保存期满,必须列出清单,报工程技术部、综合办按档案管理要求批准销毁或转交档案室。
第十八条 对工艺技术资料管理的要求。
(一)工艺副主任或技术员每日做本单位目录1-011中8类基础日台帐,操作参数、原料分析、质量分析日台帐数据选取一天的平均值(剔除非正常工况数据),操作参数除了包括工艺卡片上的控制参数必须填写外,还要覆盖装置所有单元能反映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主要操作参数。每月上交目录1-014中报表交工程技术部(电子版和打印版),对本月发生的每项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如每月技术分析活动记录、工艺指标修改单、开停工方案、三剂管理台帐、各类总结、标定报告等,对收集上来的记录纸、交接班日记进行装订整理。
工艺技术资料必须完整、准确、系统。
(二)工艺技术资料必须做到字迹工整、图样清晰、装订整洁,禁用字迹不牢固的书写工具,对各类工艺资料尽可能输入计算机,打印一份存档,定期进行分门别类。有条件的进行光盘刻录,所有资料存入光盘保存。
(三)工艺技术资料必须遵照国家、公司有关科技资料保密的规定,维护本单位的知识产权,必要时应注明保密级别。
(四)各单位工艺副主任负责技术资料的管理,建立资料的目录,负责保管,有条件的应建立资料室。
(五)当单位撤销和人员调动时,必须办理资料的交接手续,严禁个人销毁、转移。
第十九条 原始记录的管理。
生产装置原始记录包括岗位操作记录、交接班日记、仪表运行记录和分析记录、DCS等电子记录、工艺技术台帐等记载生产活动的原始记录,它是生产过程的第一性资料,是科学地组织生产和加强工艺技术管理的重要依据及基础资料。
(一) 岗位操作记录、交接班日记、工艺技术台帐等原始记录的格式和内容由车间工艺副主任制定,车间主任审查,报生产部审定,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执行。装置改造或工艺已变动的须及时对岗位操作记录、交接班日记、工艺技术台帐进行修改,并按程序报批。
(二) 原始记录(仪表自动记录除外)由操作者填写,书写要求:仿宋字体,黑墨水书写(签名字体除外),填写时要整洁,内容真实,按时准确,严禁弄虚作假和乱写乱画,不允许涂黑,保持书面整洁。
(三) 岗位操作记录必须完整,准确,及时,原始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应适应生产装置的特点,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其内容覆盖工艺卡片中的所有操作参数和公用工程参数,采用国际单位制,并包含车间审核签字栏。操作记录不空项、缺项,停运设施要注明:停运或拆修,备用设备要注明:备用,仪表测量失灵要填写:失灵。不得用横线、分号、双点号等其它符号代替。内、外操和班长的岗位操作记录按规定时间记录。记录为记录时间前后十五分钟内,不准提前记录和事后补记(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
(四) 填写交接班日记做到“十交五不接”:交任务、交指示、交原料、交操作、交指标、交质量、交设备、交问题和经验、交工具、交安全和卫生;设备润滑不好不接、工具不全不接、操作情况交待不清不接、记录不全不接、卫生不好不接。交工作要具体,使用正规的行业用语,有时间、量化和效果。如交接班日记中要交处理量、重要的操作参数,车间需对岗位进行量化规定,对装置发生的故障、仪表失灵要交清发生的时间、现象和处理措施。交接班日记为交班时间前后三十分钟内填写,不准提前记录和事后补记(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交接班时,由交接班双方确认后签字。
(五) 车间值班领导对岗位的交接班日记、操作记录纸进行审核签字,车间主任对班长交接班日记进行审核签字。车间工艺副主任应将前一天的岗位操作记录收集,并按工序加以整理、统计、分析、汇总并填写工艺技术基础台账。
(六) 原始记录由车间保存,以备查用。原始记录要保留三年以上,对于标定,不同方案的试验及报公司以上事故的原始记录要长期保存。
第五章 技术月报、季报及年报的管理
第二十条 技术月报由车间工艺副主任编写,车间主任审查,在每月5日前以电子版和书面报生产部和工程技术部存档。
第二十一条 技术月报的主要内容:
(一)装置本月、本年、本周期连续运转天数,大机组及余热锅炉等主要用能设施的本月、本年、本周期连续运转天数,本月加工方案,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
(二)当月及本年累计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汇总表。
(三)原料性质分析、中间物料、产品质量分析及化工三剂的性能分析汇总表。
(四)能耗计算汇总表。
(五)所有各类化工原材料消耗汇总表。
(六)操作条件汇总表
(七)技术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生产概况: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各类加工方案工况数据和分析,达标分析。
2.原料分析。
所加工的原料品种、性质、数量,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3.产率分析。
产品产率的分布状况,主要产品收率情况,影响主要产品收率的原因。
4.质量分析。
产品质量控制的状况,不合格点的原因分析。
5.能耗分析。
对实际能耗与预算和年度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本月所做的节能工作进行总结。特别对开停工时的水、电、汽消耗进行分析,以预计开停工的成本。
6.加工损耗分析。
加工损耗产生的位置、时间、原因。
7.化工原材料消耗分析、质量状况分析。
对所用三剂须进行品种、性能、消耗量的说明,使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优化使用三剂的建议。如对于流化床反应器,要有催化剂使用性能分析。对于固定床反应器,要有催化剂装填状况、新催化剂活化和初始化处理、反应器压降的变化、催化剂失活表征等内容的分析。
8.操作平稳率分析
9.非计划停工时数、次数及原因综述。
非计划停工原因及主要控制步骤的情况分析、期间的经验和教训。
10.生产过程事故、环保及重大异常情况分析。
故障与事故所发生的时间、位置、过程、造成的后果、应吸取的教训,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11.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情况分析。
改造期间的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的内容,采用之后的运行状况,存在的问题,今后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12.特殊加工单元的分析。
指电脱盐、气体脱硫、电精制等特殊生产单元生产工况分析。
13.装置检修中工艺联检分析。
检修时对工艺设备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如腐蚀情况、结焦与结垢情况,内构件的损坏情况的分析。
14.本月主要技术工作。(调整试验、技术改造等情况)
(八)装置大事记 在报表或总结期内所发生的主要生产调整内容和故障。
第二十二条 生产装置季报、年报由车间工艺副主任编写,车间主任审查,季报应于季后第一个月10日前、年报在次年1月15日前以电子版报生产部和工程技术部。
第二十三条 装置或车间技术季报、年报的内容包括:
(一)本季度(年度)生产概况;
(二)装置本季度(年度)物料平衡、操作参数、产品质量化验分析、能耗、化工三剂消耗汇总表;
(三)本季度(年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四)本季度(年度)物料平衡和产品收率分析
(五)装置本季度(年度)操作优化、效果技术分析(包括工艺、设备、仪表问题及采取措施、效果);
(六)本季度(年度)产品质量情况分析;
(七)本季度(年度)主要燃料、动力、能耗情况及变化原因;
(八)本季度(年度)主要原材料使用、消耗和选用品种、牌号变更原因及效果分析;
(九)本季度(年度)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实施情况总结(重大成果应有专题总结);
(十)本季度(年度)工艺技术管理改进和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十一)本季度(年度)非计划停工、事故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十二)本季度(年度)的主要技术工作。
第六章 技术标定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技术标定是石油化工装置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主要生产装置要求至少每年标定一次。需要进行标定的有四种情况:
(一) 新装置投产后进行标定。
(二) 装置重大技术改造前、后分别进行标定,以考核改造效果,总结经验。
(三) 重要化工原材料及催化剂首次工业应用进行技术标定。
(四) 装置进行定期标定。
第二十五条 公司内标定工作由工程技术部牵头会同有关部室和车间共同进行。标定方案由工程技术部组织车间共同编写,会同有关部室会签,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在测定过程中要把数据取准,取全,标定结束后,由工程技术部和车间分别写出标定报告,报公司主管领导审定,工程技术部以电子版或印刷出版,分发各有关部门。
第二十六条 技术标定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 标定目的。
(二) 标定时间。
(三) 具体标定项目、步骤,测量数据和部位,新增的采样频次、分析内容。
(四) 标定组织分工。明确参加标定的各单位的任务、职责。
第二十七条 标定报告主要内容:
(一) 装置简介。
(二) 主要改造内容及标定的情况说明。
(三) 标定结果技术分析。分别进行物料平衡、原料、工艺操作条件、三剂、产品质量、能耗分析、环保分析,如改造要有前后对比分析,与设计相比有无差距,如初次标定,也要做硫平衡、水平衡的测试以及其他安全环保的特殊测试。
(四) 主要设备工艺核算,包括塔、容器、换热器、炉等等。
(五) 标定结论。
(六) 标定中发现的问题、瓶颈及建议。
(七) 标定原始记录附后。
第二十八条 对技术标定工作,各车间和各有关职能部室、单位应积极配合实施标定工作,标定过程中积极解决问题,协助车间做好标定工作,参加标定的各单位视情可在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中进行加扣分。
第七章 生产装置开停工方案和应急方案(预案)审批制度
第二十九条 为严格装置开停工方案的审批过程,确保装置开停工过程和应急处理中安全可靠,特制定“生产装置开停工方案和应急方案(预案)审批制度”,公司各生产车间要严格执行。
(一)装置开停工方案是指按计划进行开停工,或有预见性的局部单元或全部装置开停工,装置应急方案(预案)指生产装置内局部设备处理后要投用或可能要发生设备泄漏故障时,对装置当前安全平稳生产有较大影响的事件,需要制定应急方案(预案),提出针对性应急措施,以保证装置平稳生产。对发生的公用工程事故如断电、水、汽事故等以及常用设备(换热器、容器、塔、泵等)故障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如操作规程中没有此项内容,则必须制定应急方案。
(二)装置的开停工方案和应急方案应根据装置操作规程以及有效期内产生的相关改造资料、方案、同类装置的实际经验等资料,由车间工艺副主任进行编制。按计划装置进行开停工,在开停工前5天将方案报到生产部及有关部室(工程技术部、机动部、安全环保部)进行审查。参加审查的单位要在3天内将修改意见书面反馈到车间,车间根据修改意见及时做最后的修改,形成正式的文件由生产车间、工程技术部、生产部、机动部、安全环保部会签,会签人员应是各部门的负责人。方案最后应由公司主管领导签字批准执行。装置应急方案须在处理前由生产车间、工程技术部、生产部、机动部、安全环保部等有关部门会签,公司主管领导签字批准执行。
(三)开停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开停工过程中的人员分工负责情况。
2.开停工过程的网络,按第一天、第二天……主要控制步骤进行编制。
3.开停工过程操作步骤和主要控制参数控制图表。
4.开停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处理方法。
5.开停工过程的注意事项。
6.开停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措施。包括清洁生产内容以及重大步骤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7.开停工盲板表,包括盲板拆、装时间,确认人。对开、停工盲板拆装要对应上,原始表格须收回与方案装订一起存档。
为确保装置开工安全可靠,各个生产车间应制定本单位的“开工程序确认表”,使开工的每一个环节处于可靠的控制中。开工程序确认表的内容包括:
1. 开工流程的检查情况。
2. 工艺设备的检查情况。
3. 机动设备的检查和试车情况。
4. 主要控制仪表的检查和联校情况。
5.紧急放空连锁系统的检查和联校情况。
6.装置安全设施检查情况。
7. 装置盲板的拆装情况。
8.以上项目需要确认人签字和日期。内容结合装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收集与开停工方案一起装订存档。
(四)装置应急方案(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装置预计可能发现故障的现象以及对装置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环保影响。
2. 装置处理故障的步骤。
3.装置处理故障的注意事项。
4.装置处理故障的安全和环保措施。包括清洁生产内容以及重大步骤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5.盲板表,包括盲板拆、装时间,确认人。对开、停工盲板拆装要对应上,原始表格须收回与方案装订一起存档。
第八章 工艺联锁
第三十条 工艺联锁的管理
(一)工艺联锁和报警是用于生产装置(或独立单元)超出安全操作范围、机械设备故障、系统自身故障或能源中断时,发出警报直至自动(必要时也可以手动)产生的一系列预先定义动作,使操作人员和生产装置处于安全状态的系统,工艺联锁管理是工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各车间应建立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艺联锁、报警台帐和相应的变更台帐。
(三)工艺联锁程序、工艺联锁值、报警值是根据设计和装置实际运行经验确定,工艺联锁程序变更、工艺联锁值、报警值的变更须由车间提出,经过各有关部门安全评估讨论,车间打申请报告,说明原因、措施和安全评估,报工程技术部、生产部、机动部、安全环保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四)工艺联锁在装置开工前须按照严格的校验程序由仪表车间进行联校,确保每个联锁程序在达到联锁值时准确动作,阀门动作时间符合安全要求,联校合格后填写联锁校验单,本单位、三修车间、机动部、工程技术部、生产部等有关部门审核签字,只有工艺和设备联锁校验全部合格才能进行开工。
第三十一条 工艺联锁摘除(变更)必须填写联锁变更单,说明原因、措施和安全评估,本单位、三修车间、机动部、工程技术部、生产部等有关部门审核签字,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执行。车间要做到原因清楚、措施落实、监督到位,如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必须制定应急方案,对每个岗位操作工进行培训。工艺联锁故障消除后要立即恢复投用。
第九章 操作故障技术分析管理制度
第三十二条 实行操作故障技术分析管理是通过对操作故障进行认真的技术分析,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处理事故的能力和装置的运转水平,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机率。实行操作故障的管理,能增加车间职工的责任感,以增强车间职工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纪律的自觉性。
(一) 在发生操作故障三天之内,要填写操作故障技术分析单,一式二份,其中一份上报生产部,一份由车间存档。
(二) 故障分析单应讲明故障发生的时间、责任人、原因、处理经过、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今后的防范措施。故障分析单按照年-月-日-本年本单位累计故障次数进行编号,如2010-06-3-3,表示2010年06月3日故障,本年止是第三次。
(三) 操作故障单填写的范围:
1.造成装置16小时产品质量连续不合格。
2.装置产生超温、超压、满塔、满罐、物料互串、带水、跑油、冲塔、气体放空造成污染或事故等。
3.装置设备出现泄漏,危及安全生产。
4.各种原因引起装置大幅度降低处理量、切断进料、改循环等故障。
5.引起装置主要机泵、压缩机不能正常运行,有可能造成损坏的故障。
6.引起装置的主要操作参数大幅度波动或异常的故障。
7.造成催化剂中毒、跑损的操作故障。
8.造成溶剂降解、跑损,一次补充溶剂量超过1吨的操作故障。
(四)各车间应建立操作故障分析台账,每相隔一段时间应组织汇编成册,作为车间安全生产教材,组织车间职工学习。
(五)对违反此规定的单位,生产部根据情况在月度考核中进行扣分。
第十章 工艺纪律检查制度
第三十三条 工艺纪律检查是以工艺卡片规定的条件、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操作方法和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为依据,检查生产过程中工艺纪律执行情况以及工艺技术资料的管理情况。
第三十四条 工艺纪律检查由工程技术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公司内各生产装置、车间的工艺技术管理和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十五条 本考核细则所涉及的内容为工艺技术考核,参照上述单位的考核细则考核到车间。基层单位的技术(30分)、节能(30分)、质量(40分 )三部分的考核基准分为100分。开工满月的装置基本分100分,有检修计划的半开半停及部分开工的装置,基本分90分,无检修计划的不开工的装置或月开工天数少于10天的装置,基本分80分。通过每月岗检,或专职管理人员的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结合装置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对基层单位进行月度考核。技术、节能、质量各单项考核加扣分不封顶,不保底,考核结果报综合办进行折算考核。考核条例每年组织一次修改,具体细则以当年公司绩效考核办法为准。
第三十六条 工艺纪律检查生产车间班组每日进行自查,车间主任或工艺副主任每周进行一次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的检查,检查结果通报班组。车间每月全面检查一次,检查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技术分析和工艺纪律执行情况,检查结果以自检评比表(按照岗检内容和评分标准自制电子表格,写明加扣分理由)或电子文档报工程技术部。工程技术部根据每月岗检情况,结合各单位自检评比情况进行考核,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并纳入月度综合奖考核,以促进工艺技术管理与工艺纪律不断加强和提高。
第三十七条 工程技术部工艺专业月岗检内容和评分标准
(一)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开停工方案的管理。
1.无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扣30分;或未按时修订、印刷、发放、存档的扣5~30分;有延期报告,延期报告不超过三个月,超三个月扣5分;操作规程、工艺卡片以及有效期内增加的各类临时操作法、开工方案须编号存档,并在操作室现场摆放,不符合要求扣2~10分。
2.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内容未按照要求编制,编写不规范,少一项内容,扣2分;装订封面和侧面署名不符合要求,扣2分。
3.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审批管理规定,审批程序符合要求,每发现一处不合格环节,扣5分。
4.生产单元和系统操作中内操和外操岗位、职责变更,未作操作法修订的每岗扣5~10分。
5.装置管线、工艺流程、设备、仪表测量和控制等变更未及时变更操作规程和相关工艺指标,每项扣5~10分。
6.在操作规程有效期内发生的新增工艺管线、设备、系统投用等没有临时操作法,每项扣5~10分。
7.新装置无开停工方案,扣30分;装置局部改造或抢修无临时或局部开停工方案、应急处理方案,扣5~10分;开停工方案及应急处理方案不符合审批程序和要求,扣5分;开停工方案及应急处理方案内容不符合要求,扣5~10分;开停工方案及应急处理方案未按规定保存,扣5分。
8.工艺操作指标、质量指标变更未按规定程序审批、存档,每项扣5~10分。
9.工艺指标修改单不全,少一份扣2分;工艺指标修改下达未及时调整或不执行,扣5~30分。
10.按规定建立报警联锁台帐,工艺联锁的变更情况必须清楚、有记录,审批程序符合规定,每发现一处不合格环节扣5分;工艺联锁投用率100%,如不足100%须说明原因,未说明原因,扣5分。现场抽查操作人员对联锁的熟悉情况,不正确,扣2分/人。现场抽查工艺报警,出现报警未及时处理,一处扣5分。
11.现场抽查相关记录,有超工艺卡片指标运行的,每项每点记录扣5分;月度工艺指标控制合格率须达到100%,如指标合格率在97%以上,扣2分,指标合格率在95~97%,扣5分,低于95%,扣10分。
12.现场抽查违反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但未造成设备、质量事故和损失等扣5~30分。
13.违反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造成任何事故和损失按照事故处理。
14.全装置按照既定的开停工程序和时间进度顺利开工,未发生任何事故的,加5分(装置部分单元开停工不计)。
(二)、技术资料管理
1.规定的15种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台账不全,特别是故障和事故发生状况下的历史记录要存档,缺一项扣5~10分,并要求当月补齐;
2.各类技术台账内容错误或不及时填写,一项扣5分;
3.资料管理脏乱差,扣5分;
4.发生影响装置处理量完成、生产长周期运行、安全隐患等涉及工艺方面的故障与事故未及时上报,未作原因分析的,扣5分;
5.未及时采取措施,延误造成装置降量生产或停工的,扣5~30分;
6.发生了影响正常生产的火灾、物料泄漏、设备计划外停运、仪表测量控制失灵和产品质量不合格等现象未在月度技术月报中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整改落实的,每项扣5分;
7.故障记录统计分析资料不齐全完整,扣5分;故障分析报告缺少造成原因以及责任人、防范整改措施等,缺一项扣2分。
8.原始记录要保留三年以上,抽查操作记录和交接班日记是否按月进行摆放,资料是否齐全,不符合要求,扣5分。
(三)技术分析及管理
1.配合工程技术部完成装置标定、生产问题攻关以及有关技术改进、技术分析工作,酌情加5~20分。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未进行攻关,分析活动中无记录,扣5分。
2.上报专题技术总结,经工程技术部专业审核合格后,酌情加2~10分;未完成工程技术部布置的专题技术总结,扣2~5分;
3.每月5日前、每季度初10日前、每年1月15日前未按时上报月报、季报、年报,少一项扣5分,月报未按照规定内容进行编制,缺一项扣2分。月报未在操作室放置或上墙,一次扣2分;
4.技术分析活动每月少一次技术分析记录,扣5分;
5.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化工三剂等应用未进行技术总结的,每项扣10分;
6. 月报、季报、年报、技术总结未永久保存,扣2分。
7.新建装置开工验收后一年内须进行标定,未标定,扣10分;无标定方案,扣5分,标定报告不完善或未及时上报审核,扣5分;新增技改项目投用验收后一年内须进行考核或进行局部标定,并在技术月报中进行分析说明,未考核,每项扣2~5分。
(四)操作记录和交接班日记
1.生产操作记录内容未能覆盖工艺卡片中的所有操作参数和公用工程参数,每缺一处扣5分;
2.使用非法定单位符号的,每处扣2分;
3.操作记录有空项、缺项,停运设施未注明“停运”字样,备用设备未注明“备用”字样,仪表测量失灵未填写“失灵”字样,每处扣1分;
4.操作参数记录为记录时间前后十五分钟内,如滞后或超前,扣5分。填写内容不真实,弄虚作假,扣2分/处。
5.记录纸严重损坏,每张扣2分;交接班日记填写不工整、潦草、污损等,扣1分/处。
6.交接班日记未能在交班时间前后三十分钟内填写,交接班时,交接班双方未签字确认,每次扣2分;
7.交接班日记填写不清,达不到交接班规定要求,扣1~5分;
8.交接班日记发现问题不及时填写,交班或接班不清楚造成损失扣5分;
9.车间领导或负责人不审核签字,一天扣1分;
10.操作参数仪表失灵,没有及时要求仪表车间进行检修,也未交班,一处扣1分;
11.车间工艺副主任或工艺技术员未将前一天的交接班日记收集,每本扣5分;
12.未按工序加以整理、统计、分析,并填写工艺技术台账,每次扣5分。
(五)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1.各项经济技术控制指标(包括达标指标)明确。完成情况记录准确,指标完成历史最好水平或完成奋斗目标值加5~10分。及时上报专题技术总结的,上交一篇加5~10分;
2.未能在规定期限内交达标总结的,扣2分;
3.未完成达标或其他经济技术指标,一项扣2分;
4.没有及时分析并与同类装置比较的,扣1分。
(六)合理化建议及三剂管理
1.完成年度化工原辅材料预算,通过技术改进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大大节省化工原辅材料费用,经过工程技术部专业审核合格后,酌情加2~10分。
2.合理化建议年度评审先进单位,一等奖加20分,二等奖加10分。
3.化工原辅材料消耗超过月度预算计划,扣5~10分;
4.双革、技改措施完成后无故不投用,一项扣2分;
5.双革、技改工作无管理台账,扣2分。对双革、技改项目配合,管理不力,造成损失的,扣5分;
6.化工原辅材料预算未能在每月25日前经主管领导审核后上报,扣5分;
7.化工原辅材料未建立三剂接受和使用台帐,扣5~10分,未按规定时间上报使用分析,扣2分;
8.加入量记录台帐未记录加入量、加入时间、型号和使用期间的效果跟踪,缺一项扣2分;
9.未保存每种“三剂”型号(或每批次)产品合格证(质保证),每项扣2分;
10.新剂使用无申请报告,扣10分,审批程序不符合要求,一处扣2分;
11.化工原材料现场摆放无标识,扣5分;现场摆放混乱,扣5分;化工原材料现场存放未制定防止污染措施,化工原材料无报废手续,扣5分,报废手续不符合要求,一处扣2分。
第十一章 生产装置进行工业性试验规定
第三十八条 为加强在生产装置进行工业性试验的管理,确保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试验的成功、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制定本规定。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所指的在生产装置进行的工业性试验项目是:新产品、新技术、新催化剂、新的化工溶剂和制剂的试用。以上工业性试验统一归口工程技术部管理。
第四十条 工程技术部对所准备进行的试验项目首先要会同有关单位,对其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确认是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提交正式报告由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执行。
第四十一条 工程技术部要会同有关单位制定出试验方案,经研究确定之后,会同有关单位会签,最后由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第四十二条 方案试验过程中,工程技术部和有关单位应根据试验方案所提出的试验项目,取准取全试验数据。
第四十三条 对有风险的试验项目,应由提出试验的一方提供风险金,或者承担试验的全部费用。
第四十四条 工程技术部应对试验的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试验的结束或进一步进行,并对试验的结果做出结论。
第四十五条 参加试验的人员有义务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自觉遵守公司的保密规定。试验的原始数据、技术资料要上交工程技术部封存,资料的管理要符合公司的保密规定。
第十二章 三剂管理规定
第四十六条 三剂管理包括三剂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采购审批管理及其程序。工程技术部负责三剂计划管理、技术管理,供应部负责采购管理和供应商管理。
第四十七条 名词术语
(一) 三剂,指化工原材料中的催化剂(主催化剂、辅助催化剂)、溶剂和助剂(添加剂)等三大类。
(二) 独家供货,指基于一个品种或一种用途上形成一家供货的局面(经竞争后形成的除外)。
(三) 三剂初次(新品种)使用,指首次在公司现有装置或新建装置上使用的三剂品种,包括同牌号改变厂家,同厂家不同牌号,也包括同一厂家某一品种因质量原因停止使用一年后,经过技术改进后又要求恢复在公司使用的产品。以及参与变更独家使用状况的品种。
(四) 技术交流,指公司与三剂生产厂家进行的技术可行性、质量指标和规格、检验标准、使用情况等的交流和确认。进行技术交流的厂家原则上应具有新颖性、技术特长、使用性能优越、价格具有竞争力、技术经济评价良好等。同时具备安全生产许可、合法经营等资质。代理商必须有生产厂家的授权证书和专业技术负责人在场时方可进行技术交流。
(五) 技术协议,指与三剂生产厂家在技术交流以后,就某三剂品种的技术先进性、质量标准和保证值、性能保证条款和考核指标、制约条款、生产厂家、试用数量和时间安排、技术服务内容、验收条款、保密条款以及其他必须的有关事项签订的书面协议。并作为商务合同的一部分。技术协议由工程技术部牵头组织会签。
(六) 评定(检验)报告,指厂家将样品送公司工程技术部指定的具有检测手段的单位进行质量指标测试或评价,并由检测单位负责出具检验报告,必须加盖检测单位检测用章,报公司工程技术部审定、存档。
(七) 试用报告,指三剂经过小批量使用后,对该三剂品种的使用性能做出较全面的技术总结,包括使用时间、使用量、原料状况、主要工艺条件及变化情况、产品指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试用报告由使用单位(车间)负责编写,报公司工程技术部审核、存档。
(八) 调研考察,对于与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大宗“三剂”应用项目,由工程技术部牵头组织到“三剂”生产和应用厂家联合调研和考察。
(九) 供应商管理,指对三剂供应商的管理,包括其供应商的准入、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的考核、供应商的培训、供应商的信息管理等。
(十) 新品种三剂试用审批表(详见附表)
第四十八条 三剂计划编制
(一)三剂需求计划,指三剂年度消耗的品种和用量计划。三剂需求计划由车间根据生产计划、消耗定额等情况,编制三剂年度需求计划,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三剂需求计划主要有年度计划、下半年调整计划、追加临时调整计划。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需求计划上报时间应提前一个月以上。
(二)三剂采购计划,指公司供应部根据三剂需求计划制订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包括三剂品种、需求量、采购量、储备定额、年初库存数量和价格、主要供货商等等。三剂采购计划作为采购依据。其中年度计划、下半年计划分别报生产部审核后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三)三剂调整计划,指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新技术应用以及比质比价的需要对三剂采购计划做出的调整。程序按“三剂采购计划”程序执行。
(四)三剂统计,指三剂实际消耗情况的真实反映。三剂统计含三剂供应统计和三剂消耗统计。三剂供应统计由供应部负责编制,以月度为周期。三剂供应统计包括已定三剂采购合同的执行情况(含三剂品种、生产厂家、采购单价、采购资金、采购时间等)、当月及累计供应情况(含使用单位、供应量、三剂品种、采购单价、采购资金、生产厂家等)、库存情况(三剂品种、生产厂家、采购时间、库存量、采购单价、采购资金等)。三剂供应统计报表报生产部。三剂消耗统计是指车间实际领料、库存等内容每月出报表。上述报表每月5日前并入技术月报中一起上报至生产部。装置三剂消耗统计由使用单位(车间)负责编制,报生产部。
第四十九条 三剂技术、计划和采购管理程序
日常三剂计划采购审批管理
三剂采购计划按三剂需求计划执行,供应部负责具体品种合同谈判,并按公司合同会签审批程序进行。
(一)初次使用(新品种)提出和审批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需要使用新品种时,可由生产车间、生产部和工程技术部提出。初次使用的品种由工程技术部会同各使用单位(车间)负责填写《三剂试用申请、审批表》(详见附表),其中包含基本情况说明,并附产品质量指标、生产厂家在同行使用报告、检测报告、出厂检验标准、技术经济评价报告等相关技术资料,工程技术部组织技术交流和审查后,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经同意进入的,由公司工程技术部转发供应部作为采购依据并安排商务谈判,商务谈判由供应部负责执行。以上有关技术资料作为商务谈判的必备材料。使用单位在试用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及时编写总结报告,上报公司工程技术部审核,并按照技术协议标准判定明确的试用结论,作为合同结算的依据。达到使用效果可进入公司三剂采购资源市场。
初次试用程序:
1.填写三剂初次使用申请、审批表(附以上各种技术附件、资料等);
2.工程技术部初步审查;
3.技术交流;
4.工程技术部审核;
5.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6.签技术协议;
7.商务谈判;
8.按合同管理规定签订;
9.组织供货;
10.进货验收;
11.试用;
12.出具使用报告;
13.合同结算。
(二)技术协议签订范围和格式
技术协议一律由公司工程技术部组织职能部室和生产车间等相关专业人员参加技术交流,根据交流情况并结合考察、评价结果,拟订技术协议内容和格式,由工程技术部负责组织会签。
技术协议格式必须有如下内容:
1. 技术交流概况;
2. 交流的三剂品种技术创新点和技术成果等级;
3. 产品技术质量标准、理化指标和性能;
4. 产品对公司生产装置的原料和工艺的适应性、工艺和产品创新性;
5. 试用的数量和时间安排;
6. 保证条款;
7. 技术服务条款;
8. 制约条款;
9. 技术经济评估;
10. 其他事项。
(三)技术服务
1.三剂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各使用单位(车间)立即以书面形式报公司工程技术部,由工程技术部及时汇同相关专家分析原因,组织生产厂家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并解决问题。对于公司反映的问题未能立即回复处理的,给予该生产厂家一次警示;再次不回复处理的,按协议和合同有关条款进行惩罚,并视情况给予该生产厂家注销在我公司进一步使用的权利。
2.技术指标
三剂技术指标主要有国标和行标等,工程技术部及时介入三剂进厂检验过程管理。
第五十条 供应商管理
(一) 供应商的选用,原则上选择公司一级供应商网络成员,在一级供应商网络成员无法满足供货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二级供应商网络成员,二级供应商网络成员是一级供应商网络成员的补充。
(二) 供应商的准入,二级供应商网络成员必须通过考察、考评等对其进行严格审查,通过审批手续后方可成为公司供应商成员。
(三) 供应商的考核,对发生过业务的三剂供应商,每年要对其供货业绩进行考核,并淘汰考核不合格的供应商。
(四) 供应商的培训及信息管理,对三剂供应商应定期召集进行培训,及时传达公司新的精神,提出新的要求等;收集供应商的各类动态信息,同时将我方如供应部、工程技术部、使用车间等的情况反映、信息及时反馈给供应商。
第五十一条 技术管理
为了使三剂使用达到优化的目的,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技术分析,总结经验,对适用对路的三剂要做好“量”的优化,对使用过程中效果不明显的应通知供应商及时调整三剂产品的性能,对于因产品质量下降而导致使用效果下降的三剂应及时停用。
使用单位应建立三剂接受和使用台帐,接受台账要包括三剂型号、数量、厂家、外观、送货单位、时间等内容,保存每种“三剂”型号(或每批次)产品合格证(质保证),化工原辅材料使用台帐要每日或每周记录型号、加入量、加入时间和使用期间的效果跟踪,在交接班日记中包含三剂使用状况说明。在每月的技术月报中对本单位使用三剂的情况做全面的分析(含消耗与同期、计划对比及技术分析、新技术应用情况等),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工程技术部应及时做好三剂的总结和评价工作,为供应部采购做好技术支撑。
第五十二条 保密制度
各使用单位(车间)、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三剂样品(包括废催化剂),不得提供使用情况的数据和有关商业秘密,不得转让有关技术。违者按违反公司制度处理。
第五十三条 三剂入库的验收和检验
供应部应按合同的要求对三剂的实物量进行入库验收,同时通知工程技术部安排对入库的实物质量进行必要的理化检验。对不符合合同规定的实物量和质量由供应部向生产厂家进行追诉。
第五十四条 废剂的处理
卸剂后的废催化剂鉴定及处理工作须由工程技术部牵头,组织安全环保部、供应部和财务部等有关单位成立技术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含重金属的废催化剂和各类固体废剂原则上必须按照固定废弃物处理相关环保规定执行,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固废回收处置厂商的环保资质进行审核。
第五十六条 固定床催化剂的采购
使用单位根据催化剂生产及供应周期,必须在更换前至少三个月提出更换申请,报经工程技术部审批作为需求计划,发至供应部执行。对于部分长期库存(一般3年以上)的催化剂或吸附剂的使用,以及不同车间同类催化剂(吸附剂)的互换使用,需经工程技术部确认后方可使用。
三剂使用审批表如下:
三剂使用审批表
概要和基本情况:
(含装置存在的问题、使用理由、本三剂主要技术特长、能解决的问题、主要实施方案、预期经济效益等等)
签字: 盖章 日期:
公司工程技术部意见:
签字: 盖章 日期:
公司主管领导意见:
签字:
日期
第十三章 防止硫化物自燃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第五十七条 为了保障公司今后的安全生产,明确各单位职责,避免由硫腐蚀产生的硫化亚铁自燃,以及其它硫化物引起的各种安全隐患,杜绝该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五十八条 装置检修时防止硫化亚铁自燃措施
(一)在装置停工检修前由安全环保部组织车间及有关部门专题讨论确定容易引起自燃的重点部位,并确定相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防范措施。生产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和车间一起制定详细的清洗方案和排污方案,由车间负责送各职能部门进行会签,并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执行。
(二)生产车间、安全环保部在停工方案中对高硫部位必须含有防止FeS自燃的防范措施。对硫腐蚀不严重的部位,先进行密闭吹扫,塔顶冷却器不停,待塔内油气扫净后,改往火炬吹扫,最后进行塔顶放空和水洗;在吹扫、水洗过程中要加强塔、容器排污水的监测,尽可能排净容器中的污泥等杂质,在进行蒸汽吹扫后,要进行水洗,塔内温度冷却到安全温度以下方可通风,打开人孔后要及时组织清理垢物,以防止垢物自燃。安全环保部安排采样分析和数据的确认反馈,确定排污的去向,在排污前车间须向生产调度和供排水车间进行通报,供排水车间改好流程准备接收后,方可进行定点定量排放,防止对污水处理场的活性污泥等形成冲击。
(三)在装置吹扫水洗完后通风、开人孔后至检修前,车间必须组织人员通水喷淋,保持塔、容器润湿。DCS或常规显示仪表在全装置检修未全面展开前不允许停用,各岗位必须24小时仍准时准确地记录各类塔、容器内温度,以及喷淋水进出温度的变化。同时加强巡检,对关键部位作重点监控,发现塔、容器内温度上升或有异常状况,及时打水降温处理。生产部和安全环保部对防止硫化亚铁自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四)对一些含硫化合物较多的特殊设备如换热器等,为防止抽芯等检修时硫化亚铁自燃或出现硫化亚铁自燃后能迅速处理,要增加相应的水管线、蒸汽线等固定灭火设施。对有破沫网的塔,要在有破沫网的塔板上引蒸汽加盖石棉布进行保护。对有破沫网的罐,打开后立即用水喷淋,并尽快卸下清洗。对塔、容器进行爆炸气和环保分析合格后立即进塔、容器进行浮锈、油泥的清扫,清除硫化亚铁和可燃物,确保检修安全。
第五十九条 对高含硫油罐、水罐、碱渣罐等储运设备,一方面机动部要做好材质升级和设备内防腐工作,防止硫化亚铁生成。另一方面车间要对含硫罐进行筛选,针对各储罐形式和操作特点及时实施不同的保护措施,在氮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对油罐配置流量指示仪和压力测量仪,启用氮气密封,控制储罐微正压。对不具备氮封的储罐采用蒸汽防护,保证储罐顶放空有蒸汽逸出。
第六十条 车间要对防治硫化亚铁的措施和方案在操作规程中进行补充完善。对岗位操作法和操作规程进行不断地完善,以确保安全。
第六十一条 生产部、工程技术部、安全环保部、机动部进一步加强对员工进行硫化亚铁危害的学习及具体防范措施的技能培训,以增强员工防范技能。
更多资料请点击:安全管理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荷君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