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标准解读

  •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9日
  •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浏览:
  • 查看所有评论
  • }">打印文章

《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标准解读

  牙酸蚀病是较长时间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脱钙缺损所导致的疾病。其临床表现除前牙牙冠有不同程度缺损外,还有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严重者牙冠大部分缺损或仅留下残根,是生产和使用酸的工人的一种较常见口腔职业病。

  199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381-1996)。2002年为了配合《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 对本标准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与2002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2002版标准只适用于职业活动中较长时间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引起的牙酸蚀并。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除了酸雾和酸酐,其他的酸性物质在长期接触的情况下也可以引起牙酸蚀,而且由其他酸性物质引起的牙酸蚀病非常常见,为了充分保护劳动者健康,本次修订增加了“其他酸性物质引起的牙酸蚀并的诊断及处理”。

  二、增加了单个牙酸蚀判定的内容。根据牙酸蚀的发生演变过程,按牙体组织结构的缺损情况进行诊断分级,把唇面牙釉质实质性缺损作为诊断起点。在临床上单个牙酸蚀可分为四级。这部分内容在原来的标准中是放在了附录中,使用上不方便,而且不符合标准编写的要求,所以本次修订将附录中的诊断内容放在了正文中。

 

  相关链接: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红心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