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南非矿山救援经验与借鉴

作者: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救援指挥中心 杜亚波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2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演示救援卷扬机吊舱的使用方法

  南非的矿山救援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1924年成立的矿山救援机构,经过了88年的实践,因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成绩突出而享誉国际矿山救援界。2000年,由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参与发起的国际矿山救援组织(IMRB)成立,南非成为首任主席国,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被推选为国际矿山救援组织首任主席。2003年,首届国际矿山救援大会在南非举行。

南非矿山救援的发展历程

  随着南非金矿业最为集中的白水岭地区金矿的蓬勃发展及金矿采掘向纵深发展,对灭火和救援的需求也随之加大。1924年,兰德矿山集团在约翰内斯堡建立了一所中央救援训练站,开始从矿工中挑选人员加以训练,作为救援队员。救援站的设施和救援队实际上逐渐为兰德地区的所有矿提供服务,后来服务又扩展到了德兰士瓦省(该省的部分地区就是如今的普马兰加省)的煤矿,甚至也被消防部门所采用。逐渐地,其他矿业集团也纷纷请救援训练站来为其训练队员。1946年起,训练站由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州矿业商会的专业管理委员会进行监管。

考察团成员在体验红外线成像仪的使用效果

  1961年,南非开设了韦尔科姆训练站,主要为奥兰治自由州和克莱克斯多普地区的金矿提供救援服务,服务的对象还包括开普省西北地区的金属矿。而东德兰士瓦(现在的普马兰加省)的煤田和金属矿的扩张,则促成了威特班克新训练站的成立。后来这个训练站在1982年被搬到了伊万德,以便给附近的金矿和煤矿就近提供设施服务。1925年,纳塔尔煤矿主联合会在敦提开设了一个救援站,为纳塔尔北部的煤矿提供紧急救援服务。1980年,南非关闭了约翰内斯堡救援站,在卡通维尔的德里方登金矿所在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救援站。成为这一地区规模最大的救援站,它既对约翰内斯堡西边的金矿提供紧急救援服务,也对位于鲁斯腾堡地区的白金矿和铬矿提供紧急救援服务。敦提救援站于2001年8月关闭,夸瓦祖鲁纳塔尔省北部的所有矿山成员单位现在由伊万德救援站提供紧急救援服务。

  1996年7月,南非的矿山救援机构迎来了重大变革。根据矿业协会区别对待的计划,救援训练服务组织变成了“自负盈亏”的公司,名称改为“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

南非矿山救援的体制机制

  会员制

  根据南非的《矿山健康与安全法》规定,南非的矿业公司的矿山救援队必须隶属于某个全国性的救援培训与服务机构,而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是南非目前唯一的这样的机构。因此,各个矿业公司必须成为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的成员单位,并缴纳会员费。

  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包括:训练抢险队员,使其熟练掌握规定的技能;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咨询;提供并维护专业设备等。公司下设3个分站,分别为韦尔科姆训练站(为西北省和自由省的金属服务)、伊万德训练站(为主要产煤区普马兰加省的煤矿服务)以及敦提训练站(为纳塔尔省的煤矿服务)。整个公司的管理人员十分精干,仅有35名雇员,其中27名是直接与训练业务有关的教练与助手。

  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的成员单位分为A级和B级。A级成员单位是指那些拥有自己的救护队的矿,在发生事故时,首先动用自己的救护队。如果需要,则通过南非矿山救护服务公司向邻近的矿请求救援队支援。B级成员单位是指那些自己没有救护队的矿,在发生事故时,会通过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向邻近的矿请求救援队提供服务。目前,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有成员单位113个,其中A级成员78个,B级成员35个。

  经费来源

  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私营的非盈利性机构,政府没有拨给任何的经费,所有的运营经费均靠会员费。每年初,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根据上一年度的经费情况,提出新一年的预算,并把年度预算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各成员单位。会员费是根据矿山井下矿工的人数以及生产的矿石吨数按照一定的比率来计算的。

  作为对缴纳会员费的回报,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按照各矿所缴纳的会员费,向各成员单位提供一定名额的免费人员培训,并对其下属成员单位的救援队使用的救援设备实行统一的维护管理,以及在进行救援时使用只有总部才有的一些特殊仪器和设备,如气体分析仪、被困人员定位仪、红外摄像仪等,以及使用救援钻机等专门设备。各个矿山成员单位的救援队员使用的防护设备等,均由各个矿自行购买,不在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费支出之列。

  救援机制

  根据南非法律规定,矿山一旦发生事故,组织抢救的责任人为该矿的控制室经理。控制室经理会在第一时间召集救援队,并通知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和矿产能源部。控制室经理统管整个救援行动,在了解灾情和制定救援策略后向救援队发出指令,开展救援行动。对于A级成员单位来说,控制室经理首先召集并指挥自己的救援队施救。而B级成员单位则通过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从附近的矿调动救援队前来施救。到场的救援队(包括A级成员单位在矿难规模较大时通过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从附近的矿调动的增援救援队)交由发生矿难矿的控制室经理指挥。

  如果矿难较为严重,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的人员会到场做技术咨询,提供的技术咨询,确保矿山控制室经理的指挥严格按照经过实践检验的程序,不会违反救援队行动的原则,比如救援队不能分散行动、要有支援小队才能派救援队下井救援等。但这些只是参考意见,做出决定的还是指挥矿难救援的控制室经理或矿主。如果救援行动失败或发生死伤事故,由矿山管理层负责,而救援队和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并不承担责任。

  安全保障

  南非的矿山救援队员参加了无数的矿山救援行动,为南非的采矿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几十年来,只有30名救援队员在执行救援任务时以身殉职,其中自1991年至2002年的11年间,南非的矿山救援队每年出动救援上千次,却无1人牺牲。

  南非是如何确保救援队员安全的呢?严格的选拔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首先,在进入救援队之前,候选人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而且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检。在参加救援行动之前,还要进行检查,凡身体不适者不能参加救援行动。其次,为了保证有充沛的体力完成艰巨的救援任务,南非对救援队员的年龄也有严格的规定。只有满21岁才能加入救援队,而在年满46岁的第二天就必须离队。再次,救援队员必须有井下工作经验,而且性格必须冷静,能够和别人合作。最后,在成为正式救援队员前,必须经过体能测试。

  此外,过硬的技术训练、严明的组织纪律、先进的技术装备、伤亡案例教育在确保救援队员安全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自愿性

  南非的矿山救援队员全部是自愿者,这主要是3个方面的因素使然。

  荣誉至上。南非的矿山救援队员人数很少,挑选时是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矿主选定。只有那些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出类拔萃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救援队员,因此,能够成为救援队员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在矿山救援队服务满一定年限以后,救援队员可以获得南非矿山救援服务公司发给的纪念品,其名字可以刻在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总部墙上的铭牌上。一旦救援队员以身殉职,他们的名字便会刻在总部的英名榜上。

  经济补贴。矿山救援队员平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一旦发生矿难需要出动救援,他们除了可以拿到原来工作岗位的工资以外,还能从发生矿难的矿里得到一定的补贴。

  伤亡补偿。一旦在救援行动中遇难或伤残,救援队员除了获得原来工作的矿给他们买的正常保险补偿以外,还可以从南非矿山救援服务有限公司获得以下补偿:殉职者的家属一次性获得其基本年薪4倍的赔偿(免税);伤残者根据其伤残程度,可一次性获得一定数额的赔偿(免税)。

南非经验的借鉴意义

  南非矿山救援体系有诸多鲜明的特点,其中,突出的特点是国家从法律层面规范矿山救护的有关要求,不介入具体工作,更不提供经费,完全由企业自主负担,处处体现、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主体责任。南非矿山应急体系建设的经验对全国矿山应急救援工作都有借鉴意义。

  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产煤省之一,现有生产矿井875处,年生产能力约1.07亿t。目前,黑龙江省共建有4支救护大队、8支独立救护中队、1支四级资质救护队。其中,龙煤鹤岗分公司救护大队系国家级矿山救援基地,龙煤鸡西分公司救护大队系国家级矿山排水基地。借鉴南非的矿山救援经验,黑龙江省可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矿山救援工作。

  国家队和省级基地建设。党和政府对应急救援工作非常重视,从国家财政拨出专款建设7个国家队。龙煤控股集团公司鹤岗分公司救护大队为7个国家矿山救护队之一,我们要把救护队设施建好,把大型装备采购到位。

  推进矿山救护队的企业化运作。黑龙江省13支专业矿山救护队中,8支是企业性质,已完全企业化保障,但5支地方政府矿山救护队是由当地政府组建的事业单位性质的救护队,人员是事业编制,经费主要由财政负担。推进这5支救护队队员的合同制工作,进而变成由政府监管、完全由煤矿企业成员缴纳服务费作为经费保障的准企业性质的矿山救护队。

  继续推进矿山救援有偿服务工作。煤矿救护队是煤矿抢险救灾的特殊专业化队伍,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保证。自2008年开始,黑龙江省矿山救援开始实施有偿服务。黑龙江省是全国第一个由省物价局出文规范有偿服务协议的省份,有力推动了全国矿山救援有偿服务工作。

  建立协调有序、反应快捷的调度体系。现在地方政府内部和大型国有矿山企业内部的应急救援调度是顺畅的,但是政企之间矿山应急救援还没有建立制度化的调度程序,某种程度上要依赖于行政指挥或者领导之间个人关系进行调度。

  严格选拔矿山救护队员。《矿山救护规程》对新队员有明确的条件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对“有井下1年工作经验”这一条执行不力。从南非经验和我们的救护工作实践来看,从有井下工作经验的人员中选拔新队员是极其正确的,否则很难提升救护队的战斗力,也很难保证队员的安全。

  编辑 宁 远

责任编辑:kerrywang




相关信息
  • 澳大利亚矿山救援培训新技术
  • 探索矿山救援培训新方法
  • 智利铜矿救援 一年后的反思
  • 以人为本 携手努力
  • 国际矿山救援的新变化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