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7日,位于云南省楚雄市郊区的滇中铜冶炼厂发生了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当日中午,一些工人出现了严重的头晕、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先后有76人被送进楚雄州人民医院治疗,8人观察治疗。经省、州职业病专家现场调查,确认导致工人中毒的“罪魁祸首”为砷化合物。
虽在矿山工作多年,但许多工人仍不知道砷为何物,也不晓得砷是如何进入人体而引起如此严重中毒事件的。其实,砷这种有毒物质大家并不陌生,最古老的毒药——砒霜,其化学名称就是三氧化二砷。雄黄、雌黄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砷化合物,化学名称分别是二硫化砷和三硫化砷,以前有些地方端午节会喝雄黄酒来避邪。这两种砷化合物也是有毒的,只是毒性较低。
自然界不存在单独的砷元素,大多以雄黄、雌黄等硫化物形态混杂于铜矿、铁矿、银矿、铅矿、锡矿、铝矿、锑矿等矿石中。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砷化合物,主要包括在矿石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三氧化二砷、砷化氢、砷化铜、砷化钙、砷化铅等剧毒物质。在矿粉的高温冶炼过程中,这些有毒物质以蒸汽、烟尘、粉尘的形式散布在空气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即急性砷中毒。砷化物的毒性很大,以三氧化二砷为例,5mg即可引起中毒,60mg即可致死。
中毒原因及症状
脑 在金属矿冶炼过程中,慢性中毒者比较常见,极少见到急性中毒者。滇中铜冶炼厂发生急性砷中毒,说明工人在短时间内吸入了大量的砷化合物。该厂属于正规铜冶炼厂,冶炼技术与工艺并不落后,但为何会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砷中毒事故呢?经专家调查,引起此次中毒的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这批铜冶炼原料中的砷含量偏高;生产系统中各个工序负荷不平衡,导致鼓风炉在正压状态下工作,使有毒有害烟气外溢;当地连阴雨天气使气压较低,有毒气体下沉;车间现场职工没有佩戴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
急性砷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呈水样且带血、四肢疼痛、痉挛,严重者会出现少尿、溶血、微循环衰竭等危险症状。这些中毒症状,在滇中铜冶炼厂砷中毒的76名工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其中有4名职工出现了中毒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现象,医生们采用血液灌注疗法(换血),才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慢性砷中毒时,吸收的砷容易积蓄在肝、脾、肾、骨骼及皮肤内,尤以指甲、毛发中含量最高。砷中毒后口中会有金属异味,指甲失去光泽,变得扁平且有白纹,脆薄、易损。慢性砷中毒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头晕、乏力、烦躁、易怒、易激动、忧郁、失眠、记忆减退、四肢疼痛、痉挛、神经麻痹、运动功能受损等。消化系统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易发生牙龈炎、口腔炎和结肠炎、肝脾肿大等症状。从事矿物冶炼的工作人员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尿砷或发砷、血砷检测。
预防措施
1. 加强通风,改善作业环境
生产工艺要符合劳动卫生要求,有毒物质浓度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滇中铜冶炼厂砷化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就是气候异常,冶炼炉在正压状态下工作,通风不畅,使有毒烟气外溢所致。当时工人已经闻到了砷化氢气体特有的蒜臭味,但因缺乏常识,未引起足够重视。
2. 加强个人防护
上班时要戴好口罩、手套,穿好工作服。在冶炼车间不得吸烟和吃零食,以免毒物直接进入消化系统,引发中毒。下班后要用肥皂彻底洗手,漱口、洗澡,勤洗工作服。必要时佩戴含碘的活性炭口罩或防毒面具。滇中铜冶炼厂的工人防范意识较差,大部分人工作时不戴口罩,吸烟也是家常便饭,这些不良的操作习惯为发生中毒事故埋下了伏笔。
3. 定期体检
从事金属冶炼的职工,至少1年要做1次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慢性中毒、尘肺等职业病时,要立即调换工种。滇中铜冶炼厂的工人在冶炼过程中,曾4次闻到怪味,少数工人(主要是司炉、倒炉渣工人)有明显的恶心、头晕、胸闷症状,但没有人想到是职业中毒。
4. 职业禁忌
患有口腔溃疡,牙龈炎,牙槽脓肿,肝、肾功能异常,贫血,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精神病,慢性结肠炎等病症者,怀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有内分泌疾病者,不宜从事含砷、铅、汞、铬等有害物质的冶炼及相关工作。
5. 注意事项
刚出炉、温度很高的炉渣不能用冷水浇熄,否则含砷、铅、汞的化合物会随水蒸气大量散发,引起急性中毒。
编辑 王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