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建设应急信息化系统平台

——“突发事件应急推演系统”介绍
作者:中国安科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7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现场介绍

现场推演过程

  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而各级政府机关及相关企业在应急过程中的应对情况备受社会关注,其中2003年12月23日发生的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井喷特大事故,以及2004年4月16日发生的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事故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如何全方位提高我国各级政府、企业针对复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成为当前应急管理领域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9年启动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其中“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体系研究”集成项目,“突发事件应急推演系统”作为本项目中“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应急准备体系”“应急预案系统”和“预案运行基础”4个核心科学问题的总集成,既是项目的主要产出之一,也是一套能够实际部署、应用于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培训与演练系统平台,该系统平台以“应急处置能力培训与提高”为核心目标,以4大类突发事件典型案例为支撑,打造一套能够全方位服务于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的科技利器。

研究过程

  “突发事件应急推演系统”是一套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典型突发事件案例为支撑,综合集成“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应急准备体系”“应急预案系统”和“预案运行基础”等应急理论成果的信息化系统平台,该平台研制过程参照软件工程的思想理念,围绕平台业务分析、平台结构设计、平台物理实现、平台应用部署等4个关键环节进行迭代式研发。

  平台业务分析。在突发事件应急推演特点分析、突发事件应急推演脚本设计方法研究、突发事件应急推演组织实施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软件工程中需求捕捉技术,完成系统平台的需求分析。

  平台结构设计。在平台业务分析确认的推演功能框架和推演业务流程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完成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推演平台的总体和模块设计。

  平台物理实现。采用网络通信、数据库存储共享、地理信息系统、流媒体推送等信息化技术手段,从物理上研发出“突发事件应急推演系统”。

  平台应用部署。将突发事件应急特点与系统平台的物理技术特点相结合,设计、编制多种典型突发事件的推演脚本,在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承担相关应急职责的部门与个人处安装、部署相关的物理终端,最终部署完成一套覆盖应急全过程的基于网络分布式推演交互的系统平台。

成果应用

  “突发事件应急推演系统”是一套以“推演项目”为核心的高度模块化的可扩展系统平台,可应用于多种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目前“突发事件应急推演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井喷特大事故的案例推演,推演过程覆盖“事故接报与先期处置”“现场指挥控制”“发现大量人员死亡”“扩大应急与指挥权移交”“信息发布与舆情引导”“善后处置与理赔”等关键事件,并根据应急事件情景及进展,引入“国务院领导”“国家安监总局领导”“重庆市副市长”“中石油领导”“川东钻探公司现场抢险负责人”“开县县长”“高桥镇镇长”“齐力镇镇长”“晓阳村村长”“高旺村村长”“临时抢险领导小组组长”“治安交通组”“综合保障组”“环境监测组”“宣传信息组”等多个应急角色,构建了一套以“12·23”井喷特大事故应急过程为核心,多部门、多角色协同应急的推演案例。

  2011年7月7日上午,应国家行政学院的邀请,中国安科院公共安全研究所参与了“国家行政学院师资班”应急推演课堂教学,该次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以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井喷特大事故为案例的事故应急推演,培训学员主要是来自我国部分地区行政学院及党校的老师,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主要由国家行政学院以及公共安全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共同组成。在这次课堂教学中,参训学员以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井喷特大事故案例为素材,以“突发事件应急推演系统”为课上教学的技术支撑手段,对该次事故应急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回放和推演,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教学效果。

发展前景

  纵观我国近几年发生的突发事件,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针对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应急准备体系、应急预案系统和预案运行基础等方面工作均有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在如何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及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上具有迫切的应用需求。而“突发事件应急推演系统”作为一套以“应急处置能力培训与提高”为核心目标,覆盖突发事件应急全过程的多部门、多角色协同应急推演的信息化系统平台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使参与推演的部门和人员在熟悉应急流程、应急职责的同时,对应急处置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充分检验,在提高整体应急处置能力的同时,对已有应急预案提供修改、完善的建议。

  在下一步的研发工作中,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还将围绕“事件情景描述”“应急辅助支持”和“应急处置评估”3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力争在科学的应急理论指导下,充分融合风险评估、后果计算、决策支持、外围信息感知等模型与技术,最终打造一套能够广泛适用于我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培训与演练的“全浸入式”应急推演系统平台,为持续提高各级政府与企业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系统服务。

  编辑 杨 璇

责任编辑:kerrywan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企业突发事件媒体危机应对与思考
  • 危机事件应对与新闻发布会
  • 陕西:学校幼儿园每年应组织两次以上…
  • 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2年]
  • 《突发事件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2…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