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落实主体责任 推进区域安全

作者:滨州市安监局 李殿祥 姜锡朋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6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2010年滨州市举办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班

山东滨州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的主战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之一。近几年,滨州高危领域产业发展较快,现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1626家,非煤矿山企业147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8家,冶金有色企业58家,建材、纺织、机械制造加工、酿酒、食品加工、食用油、轻工企业996家,个体工商业户约22万家。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滨州市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为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滨州市不断强化2个主体责任的落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并用事故教训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自2002年以来,滨州市已连续8年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双下降。

强化2个主体责任落实

近年来,滨州市明确各部门监管责任,推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促进政府和企业2个主体责任的落实,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为突出安全生产工作,2007年,滨州市委把安全生产纳入“平安滨州”考核和乡镇“三基”(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考核;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对各县(区)社会和谐稳定综合考核的三项重要指标之一,每月一考核一公布。
2008年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落实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暂行办法》《滨州市安全生产工作述职制度》《滨州市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实施办法》《滨州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市直63个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和问责要求,要求半年述职、年终考核,严格一票否决,强化了责任约束。
2010年初,为进一步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滨州市调整了市政府安委会,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安委会主任,成立了工业安全生产委员会、道路和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委员会、矿产资源安全生产委员会、消防安全生产委员会、海上及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等11个专业委员会,强化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
为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滨州市政府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自2007年以来,每年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500万元,各县区累计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近千万元。同时滨州市还加强安监队伍建设,截至2010年10月,滨州市市、县、乡三级安监和执法人员达429人,乡镇监管监察机构实现了“五个一”(一个固定办公场所、一辆执法车、一台微机系统、一件取证设备、一套防护服)。
为提高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滨州市大力推进化工、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纺织、电力、轻工、机械等行业的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列入各县区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中,建立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奖惩激励机制,通过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广泛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自2006年以来,滨州市以年均100家的速度递增,使全市安全标准化企业达到448家。
为推动企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动态良性运转机制, 2008年以来,滨州市开展了“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攻坚行动。攻坚行动从生产经营单位决策者、管理者、全体员工、作业环境等几个方面展开,要求决策者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问题,提高决策水平,实现安全决策零失误;管理层全面落实责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实现安全管理零缺陷;动员全员参与隐患治理、违章治理,实现全体员工零违章;加强作业环境管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用零违章、零隐患确保零事故。截至2010年底,滨州市已培育“零事故”样板企业93家。
为督促企业安全诚信经营,滨州市建立了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制定出台了《滨州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誉度与风险度管理办法》,对企业实施动态评估,将企业划分为蓝、黄、绿、红4个等级。蓝色等级代表安全信誉度良好,风险程度低;绿色等级代表安全信誉度较好,风险程度一般且可控能控;黄色等级代表安全信誉度一般,风险程度较高且可控性差;红色等级代表安全信誉度较差,风险程度很高且防控难度大。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实施不同的检查频次和监管措施,并由工商、税务、劳动、海关、金融、安监等相关部门联合进行制约或激励。蓝色区间生产经营单位每年检查1次,绿色区间生产经营单位每半年检查1次,黄色区间生产经营单位每季度检查1次,红色区间生产经营单位每月检查1次。对列入蓝色、绿色区间的生产经营单位,滨州市优先推荐其参加著名商标、守合同重信誉单位、名牌商品推选及其他评先树优活动;劳动保障部门可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情况,实行工伤保险浮动费率优惠政策,金融单位对其优先或提高授信等。对列入黄色区间的生产经营单位,由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给予黄色预警警示,责令整改,并通报相关部门、单位。对列入红色区间的生产经营单位,由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给予红色警示,通报相关部门、单位,并由相关部门、单位对其实施限制性措施,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考核,经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安全资格证书等。工商管理部门对该类生产经营单位的设立、变更登记申请和注册商标的转让、变更、续展申请以及抵押合同动产抵押物登记依法从严把关;取消这类企业著名商标、守合同重信誉单位的参评资格。

推进工艺改造 强化危化品监管

截至2010年底,滨州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共1626家,其中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171家,储存单位1家,经营单位1141家,运输单位48家,使用单位266家。为确保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滨州市强力推进高危工艺改造,推行安全许可全程信用承诺等措施。
为切实做好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依靠技术手段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工艺波动而诱发事故,滨州市自2008年起,对采用危险工艺的化工生产装置和高危险化工储存装置启动危险工艺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改造工作,提升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对高危工艺自控改造未经验收或尚未改造的工艺装置,严禁开车生产,对未经安监部门批准擅自开车生产的,一律视为安全设施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责令停产限期整改。截至2010年上半年,滨州市需要改造的25家企业近40套生产装置,全部完成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改造任务。
为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滨州市推行安全许可全程信用承诺,提高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对于新建危险化学品项目,滨州市安监局要求企业做出如下项目安全实施承诺:未取得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前,不开工建设;项目建设施工期间,委托有资质的施工建设单位进行项目施工、建设,严格按照批准的安全设计施工,不擅自变更设计、增加装置设施;取得项目试生产备案前,不进行试生产活动;试生产期间,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试生产结束前1个月,及时申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不超期试生产;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批复后,及时依法变更或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

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近年来,滨州市坚持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2010年4月,滨州市政府制定实施了《滨州市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分析会制度》《滨州市安全生产事故约谈制度》《滨州市安全许可限批制度》3项制度。
《滨州市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分析会制度》要求,对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同行业发生典型事故的、事故现场具有较大警示作用的等情形,组织县区、同行业企业现场分析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2010年5月10晚,滨州市邹平县境内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8人死亡。事故发生后,滨州市政府立即在邹平举行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以吸取事故教训,强化各项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再次发生。
《滨州市安全生产事故约谈制度》要求,对超过阶段控制指标的、发生较大影响未遂事故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重的进行预警性约谈。对发生较大事故或同行业连续发生一般死亡事故的、发生较大事故或连续发生一般死亡事故的行业管理部门、发生较大事故或连续发生一般事故的企业,进行事故教训约谈。
《滨州市安全许可限批制度》要求,对同一企业连续发生死亡事故的,暂停受理其安全许可申请。涉及高危行业同类事故多发频发企业、区域的实行限批或缓批。
3项制度的实施,对滨州市县区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有效的约束作用。2010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持续稳定。1-10月,滨州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85起,死亡113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31%、17.52%。

自主研发 科技保安

滨州市现有烟花爆竹批发企业8家,常年销售业户251家,春节期间临时零售网点达1300多家。在安全监管中常遇到一些问题,如批发企业进货渠道和销售流向混乱,批发企业仓储情况不能实时掌握,合法渠道经营规模没有准确数据等。为强化对企业进货渠道、销售流向及仓库库存的安全监管,提升企业安全经营水平,为烟花爆竹“打非”工作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2009年10月,滨州市安监局组织软件公司自主开发了“滨州市烟花爆竹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烟花爆竹行政许可系统和批发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行政许可系统主要是针对烟花爆竹零售许可工作,具有零售许可网上备案、审查、打印许可等功能;批发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具有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监管部门可随时调阅批发企业烟花爆竹进货渠道、销售流向和当前库存等情况,实现了对烟花爆竹动态监管的信息化。“滨州市烟花爆竹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以来,滨州市对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的安全监管得到进一步规范。

滨州市烟花爆竹信息管理系统

道路交通事故占安全生产事故总数90%以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超速行驶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及时了解客运车辆及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行驶动态,减少和预防行车事故,保障道路运输安全,滨州市于在全市1480辆客运车辆、1300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中全部安装了GPS行驶记录仪。将其运行状况处于监控之中,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定位、跟踪、违章实时报警、安全信息服务等功能。不仅提高了司机的安全意识,还有效遏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编辑 吕楠俊

责任编辑:kerrywan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