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质疑——我们离这样的奇迹有多远
许多读者与网民将这次智利矿难救援奇迹与我国近年来连连发生的一起起矿难进行对比,纷纷质疑:我们离这样的奇迹有多远?
2010年10月14日,南方网发表王石川的一篇微博《智利营救矿工成功是价值观的胜利》认为:正如智利总统皮涅拉表示,此次营救行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不是无缘无故,也不会凭空生成,一切皆于偶然之中存在必然。整个智利都学到了“信念与希望的价值、友谊与团结的价值。”这里说到的价值,不仅智利应该学到,其他国家也应学习与践行。其实,此次营救行动彰显的价值无处不在,比如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就要构建生命免于伤害的制度框架;尊重生命就要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营救;尊重生命就要公布被困矿工的名字, 33名被困矿工的名字、独特个性、技能、照片等一一公布,体现了生命的尊严。智利营救矿工的宝贵经验,值得全世界分享。最重要的是,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也不是说说而已,我们应该把智利营救矿工的成功,看作是价值观的胜利。
2010年10月15日,新华网一篇署名光潜的博客《智利矿难给中国哪些启示》总结出4点经验:决策的科学性。智利矿难发生在井下625m处,他们是怎样知道的?决定钻孔援救的方案又是怎样定位钻孔的?决策实施的高效性。在很短的时间内,钻孔设备就到达援救现场,这反映了政府的高效组织实施能力,原计划4个月的援救行动2个月就圆满完成了。援救仓的设计科学、安全与人性化。援救仓里有食品、水、氧气、报警等自救系统,最大限度地避免次灾害和衍灾害发生在援救人员的身上。矿工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团结一致、互相鼓励,群策群力、自救等待;他们对祖国有百倍的信心和信赖,对所处的环境无怨无悔;他们唱起国歌充满了生的希望,在生死未卜的境况中还不忘庆祝祖国200周年华诞,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很好的配合了援救行动。 这,就是我们的差距!
10月29日,易安网网友孙锡云发表的一篇博客认为:人性化救援,政府拒作秀——他们不是对矿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是讲一些多难兴邦的大道理,而是用具体的心理指导建立矿工们的信心和希望;他们没有为维护所谓的救援秩序而将矿工家属隔离开来,而是告诉矿工以轻松的心理去应对灾难。制度防范,建避难所——井下避难所中室温维持在32~36摄氏度,有通风口与饮用水,正是这些使被困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科学救援,靠高科技——在矿井现场有数百名从工程师、心理学家到营养师、实验室人员等支援人员,从大至重型挖掘机和“胶囊”救援舱,小至安慰矿工心灵的投射机和灭菌铜纤维短袜,以及一条如通风管的能将补给送到矿工避难处的 “白兰鸽”,这些高科技产品有助于援救的成功。矿工互助,团结配合——33人共分为3组,每组11人,分别负责避难所、斜坡和105m(海拔高度)处作业区3个地点的工作,实行“三班倒”制度。每个组的负责人直接向8月5日矿难发生当天的班长刘易斯·乌尔祖亚汇报。就是这4大因素,缔造了智利矿难生还奇迹。
媒体观点——应从智利矿难救援奇迹中反躬自省
自10月14日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全部被救出以来,当全世界的目光被智利的奇迹所瞩目时,不幸的却是我国接二连三的矿难也在被世界的目光所关注。10月16日,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37人遇难;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指出,经初步调查分析,这是一起因违规违章造成的责任事故。10月27日,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大坡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2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发生后该矿恶意隐瞒,且矿方管理人员逃匿。10月29日,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赵家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许多媒体在报道中纷纷认为,我国应从智利矿难救援奇迹中反躬自省。
2010年10月18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郑华淦《温总理再批示矿难与智利没规定矿主下井》的言论指出,“10·16”平禹煤电公司四矿矿难发生后,据当地报道, “矿领导事发前曾下井检查”,因此表示坚持了矿领导下井的规定;还宣称瓦斯治理是世界性难题,这次事故是在治理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但即使情况真是如此,我们也能从智利矿难与河南矿难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中反思:这次智利矿难的矿工每人将获586万元补偿,犹太裔智利矿业主管法卡斯签给每位生还矿工1万美元的支票。而我们的矿工死亡1人,也只是几十万元赔偿,至于对矿难中存活矿工的补偿,估计想都没想。智利无论是国家和矿主富翁个人,在综合实力、财力和科学技术方面,中国都未必逊于他们。中国的矿主可在“上、北、广、深”以及世界各地按照任志强的嘱咐“不当傻瓜”买房买名车,但他们决不会当像智利矿主这样的“傻瓜”。由此终于从对比中感悟到了,实现“包容性增长”对中国当前来说,是多么的必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在各地、各部门落实,是多么的任重而道远!
10月18日,《沈阳日报》发表《“智利奇迹”为何没有在中国上演》的言论也指出,“10·16”平禹煤电公司四矿矿难自然让世人与刚刚结束的“智利奇迹”相对比。有媒体报道称,智利总统皮涅拉在访问伦敦之际表示,中国刚刚发生一起矿难,如能帮得上忙,智利将非常愿意提供帮助。皮涅拉表示,智利从本国33名矿工被困的事件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包括必须在矿工的安全和健康问题上更为谨慎、付出更多努力。“更为谨慎、付出更多努力”听上去远不及“怒斥、拍桌子”之类显得力度大、有冲击力。但显然,“智利奇迹”发生的基础并非建立在“带血的GDP”上,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处理的程序不会是“出事——怒斥——安全生产大整顿——再出事”的恶性循环。
10月19日,人民网转载《环球时报》驻美国、加拿大、德国记者萧达等人撰写的《西方拿“智利奇迹”刺激中国》一文指出,中国人或许将不得不接受这样一种命运: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被用得最多的参照物——以前是和美国比,和印度比,和日本比,比GDP,比国防预算,比增长速度;现在则被拿来和智利比,比矿井安全。 “智利奇迹”风行世界媒体,目前没有一个国家敢说,它会比智利更幸运,做得更好,但西方很明显把中国单独拉出来说,想把中国的短处照得更亮,“中国煤矿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几乎成了众口一词。美国《赫芬顿邮报》还说,中国能发展太空和国防,为什么不能改善矿井安全?10月14日,美国《新闻周刊》网站作了个有些残忍的预测:下一次矿难会发生在哪个国家?该网站称,高居榜首的是中国。法新社在报道我国“10·16”平禹煤电公司四矿矿难时强调,在智利成功营救的故事流行世界之时,中国糟糕的安全纪录被再次仔细审视,由于普遍藐视安全规则,中国煤矿的安全形象声名狼藉。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7日称,这起矿难只是中国每年几十起矿难的其中之一。但这一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智利不久前才发生了救援传奇,它为两国应对采矿安全问题的方式提供了鲜明对比。“德国之声”18日说,智利的救援行动增加了中国的“救援压力”。欧洲新闻电视台称,不是每个矿工都像智利被困矿工那样幸运,中国河南的矿工就是如此。报道援引专家的话称,中国许多地方当局片面强调GDP,强调扩大生产,而对安全生产态度消极,不愿花大力气加强矿山生产安全。
本刊点评——必须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
我们应当反躬自省的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与企业,经济发展方式依然片面强调GDP,科学发展观为什么只是挂在嘴上落实不下去?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要求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只有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应当反躬自省的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与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仅仅是口号而落实不到行动上?11月2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在北京参加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经验交流会时指出,企业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主要负责人要敬畏生命、敬畏客观规律、敬畏法律、敬畏政府监管,以这“四个敬畏”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敬畏生命就是生命至上,生命无价。要把职工群众的生命看得与自己的生命同样珍贵,任何时候都要自觉坚持安全第一,做到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生产。敬畏客观规律,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头脑发热,盲目超越安全保障能力和客观现实条件,片面追求生产规模扩大和经济效益提高。敬畏法律,法律既是合法权益的可靠保障,同时也是一把高悬的利剑。敬畏政府监管,依法监管是政府的职责,企业必须把自己的生产安全活动置于政府的有效监管之下,自觉维护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决策部署、指示指令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任何时候都不要刻意逃避监管,更不可随意挑战政府安全监管权威。
编辑 边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