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早一分到达,就多一份希望”

——记交通运输部2009年度救捞功臣王浩
作者:本刊记者 吕楠俊 通讯员 冯小荧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3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你知道什么是我们的救捞精神吗?”这是王浩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我们的精神就是‘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我们的集体是一个很优秀的团队,在这个团队里,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当成功救助一条生命,我们就特有成就感,特充实。我喜欢我的工作!”

王浩在救助直升机上整装待发

王浩到达事发海域,成功救起一名遇险人员

  王浩,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的一名救生员。在海上飞行救助的每架飞机上,都配备了机长、副驾驶、绞车手和1名救生员。机长的主要任务是操纵飞机,绞车手负责利用绞车操纵救生员的升降,救生员负责登船或下海救助。处在一线的救生员,身体被吊在空中,不断旋转,需要很好地控制平衡,准确地找好落点,成功登船。否则,不仅无法成功完成救援,还会影响自身安危。

  每次面对海上突如其来的险情,王浩和他的队友们都是在狂风、恶浪、低温等极其恶劣的飞行和作业条件下,与死神展开殊死较量,一次次成功地救助了遇险人员脱离险境。

为了“飞”的梦想 改变人生选择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想天天在天上飞。”王浩告诉记者。“2006年11月,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飞行调度中心来我们海军陆战队挑人,一听说可以飞上天,我立即就报名了。”

  1999年底,作为高三学生的王浩为了“飞”的梦想,报考了飞行员。那年,王浩所在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有七八百人报考,经过层层考察,只剩下5人,其中就有王浩。离“飞”就一步之遥了,但是高考成绩却没能达到录取分数线。带着遗憾,王浩考入了河北省石家庄铁道学院(现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计算机专业。

  大学毕业后,王浩没有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2004年11月,王浩当上了一名海军陆战队员。“我父亲曾是一名军人,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吧,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毕业后我就参军入伍了。”王浩说。

  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期间,王浩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形式的严格训练,从耐高温、耐严寒,一直到抗眩晕训练。他不仅练就了超过常人的体质,更培养了坚强的意志。“这段日子虽很苦,但却令我迅速成长,为我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救生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11月,即将退役的王浩得知交通运输部救捞局飞行调度中心来队里招人时,想“飞”的梦想又被点燃。王浩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这次不仅能实现“飞”的梦想,还有多了一份更崇高的责任——救人。经过体能、技能等层层考试,王浩终于通过了飞行调度中心的考验。2008年底,王浩在经过1年多的潜水、船舶等各项专业知识培训后,进入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担任救生员。2009年,王浩共飞行373h27min,其中救助时间125h,执行救助任务41次,救助各类遇险人员45人。

8min成功救援8名遇险船员

  2009年3月19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一天,但对作为救生员的王浩来说,永生难忘。这一天,他第一次面对危险性较大的抢险救援战斗,成功救出了8名船员。

  19日凌晨3时2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蓬莱基地救助值班室的宁静。河北唐山附近海域,一艘“冀乐渔1173”渔船搁浅,8名船员遇险,急需直升机救助!

  当日负责值班的正是王浩所在的机组,一个刚刚组建的新机组,队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并且5名飞行救助队员中有3名参与救助训练只有3个月,王浩就是其中之一。此时, 10级大风正卷着七八米高的大浪,拍打着搁浅的渔船,海上8名渔民危在旦夕……

  “险情就是命令,容不得丝毫犹豫。拯救遇险船员的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早一分钟到达遇险者身边就意味着多一份生的希望。”王浩告诉记者。当王浩他们到达现场后,发现此海域的自然条件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现场风浪达到了10~11级,浪高七八米。这种环境下悬停实施救助,直升机抖动会非常大,加之受阵风的影响,直升机会不断偏移位置。这种大风浪中登船营救,稍有不慎,作为救生员的王浩随时都可能与起伏不定的船舷相撞。

  危险还不止于此。由于遇险渔船船体很小,王浩可以登船落脚的地方不足2m2,想要准确地落到船上,难度非常大。王浩刚刚被吊出机舱,阵阵狂风袭来,王浩就像钟摆一样来回摇晃。“向前,向上,向左!”王浩与绞车手曹煜不断地打着手势。王浩所在机组机长许凡介绍说,吊在空中的王浩还要掌握平衡,因为他是处在不断的旋转中,这就要求他必须准确地找好落点,并根据机和船的距离,不断地调整姿态,稍有偏差,他就可能落进海里,或者摔到甲板上。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钢索在空中摇摆了5次之后, 7时15分,王浩顺着钢索成功登船。

  由于遇险渔船甲板非常滑,王浩在渔船上站立不稳,随即采取双膝跪的姿势,双手紧抓船舷实施救助。

  考虑到环境恶劣,王浩借助救援套,每次将2名船员吊入机舱。渔船、悬在空中的被救渔民和直升机三方的生命接力考验着救生员、绞车手和飞行员的配合密切。8min,这支刚刚组建的新机组仅用8min时间,就将8名遇险船员全部救上直升机。

8h连续起飞8架次

  2009年4月15日,王浩作为B-7313机组的救生员,一天之内飞行了8架次,共飞行8h20min。

  4月15日凌晨,狂风大作,大雨伴着冰雹下个不停。山东滨州沿海一线响起了紧急警报:海上风力达11级,无棣县、沾化县沿海的3个乡镇受到风暴潮袭击,4艘渔船已经沉没,33名群众被困海上。

  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迅速启动紧急救助程序,决定派出正在山东蓬莱和辽宁大连待命的B-7312、B-7313救助直升机同时出动实施救援。此时蓬莱机场雷声阵阵,大雨如注。此时起飞,直升机极易误入雷暴活动区内,酿成人机损伤或机毁人亡的惨剧。大连机场雨夹雪,有低云,云底高90m,有大片CB云(CB云有互变云仓库之称,是主要降水云种之一),风速8~12m/s、阵风13~17m/s,不符合直升机起飞标准。

  9时30分,天气刚刚达到起飞标准,B-7312、 B-7313救助直升机便从基地起飞,先后抵达事发海域上空。

  由于遇险渔民的危机程度有差别,王浩首先来到最危险的渔民身边。王浩通过钢缆下到了堤坝上,他将钢缆的救援套套在2名渔民的腰上,成功套上后示意绞车手孙伟迅速起吊。如此往复数次,B-7313救助直升机成功救了6名渔民。

  受载重量限制,直升机需临时选择起降点放下被救渔民。考虑到地面人员较多,现场情况复杂,机组人员决定先放救生员王浩落地,协调地面有关人员,整理降落场地。约2min后,直升机安全落地,6名遇险者平安着陆。随后,B-7313直升机再次返回救助现场。在现场近2h的救援中,B-7313直升机共救起了13名渔民。“自干这活儿以来,这次是救助密度最大的一次。”王浩回忆说。

  12时14分,天津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东北风7~8级,阵风11级,最高潮位4.92m的天气状况。恶劣天气导致天津水域出现险情。大港区海域内2条吹沙船因遭遇强风暴潮发生倾斜,多人落水。当时王浩所在的机组正在东营机场加油,在接到蓬莱救助值班室的救助指令后迅速到达救助区域,搜寻了1个多小时,未发现有生还遇险人员,随即返回大连基地。

  这一天,大连、东营、塘沽三地机场的连续飞行,创造了王浩自加入飞行队以来,单天飞行时间的最高纪录。2010年初,王浩被交通运输部救捞局授予2009年度“救捞功臣”,被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授予2009年度“先进个人”。当记者问到他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参加救援怕不怕时,王浩摇摇头说:“顾不上想那么多了,早一分钟到达,遇险渔民就多一份生的希望。”

  编辑 吕楠俊

责任编辑:kerrywan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交通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成功救回3…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