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专业救援 情系玉树

——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玉树救灾
作者:本刊记者 余茂君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7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4月17日,救护队员们跋涉在救援途中。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河流都已结冰

  夕阳中,伊尔76紧急起飞,航向西北,航程880km,目的地——玉树。飞机上,除了总参作战部一个排的夜间导航兵力外,大部分是刚刚集结到位的第一批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员。

紧急出征

为防范顶板垮塌,伤及里面的被困人员,救护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支护,积极救援

  玉树地震发生后还不到1h,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综合部主任王端武的手机上,就收到了国家地震局—安监总局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出的警讯:“2010年4月14日7时43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里氏7.1级地震。”

  正在山西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的安监总局局长骆琳获悉后,立即研究,要求川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做好救援准备。

  接到总局动员命令时,四川省矿山救护总队参谋长侯建明刚刚把全省各地市矿山救护队队长召集在一起,准备向各救护队下发由省政府统一采购的矿山救护车。发车钥匙的仪式顿时变成了出征动员会。

  14日下午13点30分,分布在四川省的19支救护队接到正式出动命令,345人开始向成都紧急集结。国家安监总局派出的工作组也从北京飞赴成都。与此同时,应安监总局支援请求,总参作战部协调成都军区,专门调派了一架伊尔76大型军用飞机。

  下午17点50分,飞机上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人员集结到52名,安监总局工作组成员刘超、王成玉也赶到了机场,伊尔76关上舱门。

  14日下午19点30分,第一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人员携带着轻型破拆、支护、起重等救援装备,抵达玉树,成为奔赴玉树展开救灾的第一支生力军。

连夜施救

4月18日,救护队员在玉树县新建路206号一民宅中成功解救出一名藏族同胞

  一下飞机,侯建明就赶往玉树州救灾指挥部报到,但因为忙着研究救援方案,指挥部没顾得指派具体的救援任务。侯建明遂向玉树州州长请缨:“把最艰苦的地方,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的救灾任务给我们。”

  救护队伍被带到了玉树职业卫生学校、民族商场等受灾严重的地区。队员们顾不得舟车劳顿,当天晚上就投入了救灾行动。

  15日零点55分,在四川省矿山救护总队欧钦总队长的指挥下,救护队员将结古镇商场里被埋压的一名妇女成功救出,这是救护队员在玉树救出的第一人。受此鼓舞,救护队员加快了速度。累的实在不行了,才肩靠肩坐在地上稍作休息。

  15日中午,王端武带领第二批、第三批救护队员赶到玉树后,人不解甲,迅速投入救援工作。完成学校、商场救灾后,玉树州救灾指挥部没有再安排新的救灾任务。救灾领导小组又主动扩大战场,将搜救范围向周边6个片区村镇延伸,开展了拉网式搜救,同时积极转运伤员,帮助灾民抢救财产、搭建帐篷。

  而在积极救灾的同时,救护队员自己却面临着水断粮绝的窘境。工作组组长王端武告诉记者,“我们每天吃的就是方便面,喝的就是矿泉水。”就是方便面和矿泉水,第三天的时候几乎也要断绝了。“因为要携带救灾工具,队员们随身带得食物并不多”。直到后来,后勤补给才有所好转,为了改善队员生活,指挥部派人买了点白菜、萝卜和肉,煮成一大锅。王端武回味说,“感觉那是此生吃得最香的一顿饭”,而实际上,海拔4000m,开水就是80℃,肉都没熟,米饭也是夹生的。

  此外,救灾队员还面临着夜间气温低、高原反应剧烈等困难。首先是不断地刮风,“那个风不讲规则,风向风力不断地变化,一个挡风的地方都没有”, 侯建明告诉记者,实际上一下飞机就领略到了玉树的寒冷——“地上结着凌冰,嘴唇马上就乌了”。王端武也发现,队员们带的矿泉水已结成了冰疙瘩,没有水喝,队员们只好把随身携带的方便面一点点捏碎了再吃,以补充体力。

  看到救护队员们十分辛苦,第二天晚上,玉树职业学校的领导热情地给队员们送来了学生的棉被。这让侯建明充满了感激,“如果没有这些棉被,整个救护队伍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晚上是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也没有帐篷”。

  初上高原,再加上舟车劳顿,第二天就有部分队员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头痛、流鼻血、憋闷、拉肚子、呕吐,严重的还出现感冒,而在高原上,一个小小的感冒,随时都有可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深入盲区

4月17日,救护队员在仲达乡电达村帮群寺院救治受伤喇嘛

  地震3天后,玉树县仲达乡依然没有任何消息。救灾领导小组从志愿者口中获悉后,决定深入盲区。

  仲达乡在30km开外、海拔4500m的山上,中间还要翻越海拔5000m的大山。4月17日8点40分,宜宾矿山救护队队长张明、达州矿山救护队队长余文凯带领着33名救护队员编队出发。由于语言不同,一路上,救护队都在尝试着寻找向导,但因为路途遥远、条件艰苦,碰到的人都不愿意当向导。

  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行不多时,救护车就爬不动了。徒步行走的地方,张明还特意看了看GPS,此时的海拔高度是4077m。

  山路陡峭难走,每走20来m,队员们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阵子。一路上,陆续有救护队员掉队,两个带队队长商量后,只好让掉队的队员原路返回,而走在队伍最前面的8名队员,继续前进。

  高原上气候变化无常,一会儿是太阳,一会儿是寒风,一会儿又是冰雹。风打在脸上,那种感觉就像“针扎一样的生疼”;而寒风过后,天空又下起了黄豆粒大的冰雹,张明告诉记者。

  徒步6h后,地平线上依然没有仲达乡的影子,此时已是下午15点钟。“我们约定的返回时间是15点钟,”这让张明心急如焚。继续前进,还是原路返回,不仅关系到救援任务能否完成,还关系到8名救护队员的安危。

  好在队员们随后就碰到了几名骑摩托车的藏民,得知如果步行到仲达乡,还得2个小时,和藏民商量后,藏民同意把8人送到目的地。

  15点30分,藏民把8名队员送到了仲达乡帮群寺院和电达村。看到喇嘛们都安全地聚集在寺院旁边的空地上,队员们放了心。见到外面来的人,喇嘛们也几乎不约而同:“州上乱不乱,是不是在抢劫、杀人?”救援队员赶紧说明:“政府正在组织救援,请你们放心。”

  随后,救护队员对寺院里的7名轻伤员进行了包扎治疗,对电达村2名多处骨折的重伤人员进行了急救包扎,并对村里另外10名轻伤人员进行了处理。救援结束后,看到很多喇嘛已经生病了,救护队员又把携带的所有药品和食物全部留给了寺院。

  17时50分,管事的喇嘛为8人安排了摩托车送行。跨上摩托车后座的时候,张明突然听到身后响起了当当的钟声,“我们当时都不经意,觉得很奇怪,敲钟干啥子?”直到返回驻地,张明才从青海电视台一名记者的口中得知,“这是喇嘛在用最高礼仪送别客人”。

  当得知8人还未返回时,组长王端武和参谋长侯建明心急如焚。侯建明告诉记者,正常大气中的氧气浓度是20.942%,海拔每升高100m时,大气压就会降低5mmHg,海拔5000m的地区,大气中的氧气浓度只有12%左右,而国家规定的氧气浓度的下限(安全极限浓度)是12%,“队员们前往的地方,已是深度缺氧的地区”。再加上山上大雪纷飞,“要是掉一两个队员回不来了,我怎么跟他家人交代!”

  由于没有通信迅号,王端武、侯建明只好调派2辆越野车上山接应。18时40分,在徒步上山的地方,接应人员和8名队员胜利会合。临别时,因为非常担心8名藏族兄弟回去路上的安全,救护队员又将接应车上自己唯一的大衣和棉帽送给了他们,并把车上的食物和药品也送给他们,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救援得力

从仲达乡电达村返回后,救护队员和用摩托车送他们出来的藏民合影留念,中间穿军大衣者为张明

  经过7天7夜的奋战,截至23日8时,512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员共从废墟下抢救出46名幸存者,清理出71具遇难者遗体,救助和转运受伤人员241人。此外,救护队员还抢救出灾区群众生活物资320余t,抢救出价值940余万元的金制佛像和金制佛经,以及100余万元现金。同时,救护队员还向灾区群众发放了价值6万余元的救灾物资,帮助灾民搭建了91顶帐篷。

  王端武介绍说,此次玉树抗震救灾中,救护队员在给养不足、昼夜温差大、高原反应剧烈各种不利因素下,顽强拼搏,连夜施救,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矿山救护队伍是一支具有职业性、技术性并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专业队伍。具有处置矿山水、火、瓦斯、垮塌以及危化品泄漏等事故灾难的装备和经验,具有在高温、高压、有毒、有害、冒落、垮塌、隔氧封闭环境下作业的专业优势,是一支经过长期专业训练和实战检验的军事化管理队伍。

  国家安监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孟斌成分析指出,像这种矿山救灾,矿山救护队员比部队还有优势。他们经过专业训练,会做一些专业支护,把人救出来以后,会进行一些紧急抢救,如包扎固定、心脏复苏,还会一些简单的医疗急救。

  而先后参加过汶川和玉树地震救灾的张明队长也告诉记者,矿山救护队员在救援方式上跟社会其他救援力量有着显著的区别。社会其他救援力量一般是拿着铁锹镐把,撬开板子,把人拉出来,而救护队员更注重救援效果。比方说坍塌的房屋预制板下面埋压有人,救护队员救护时首先就会加固预制板,让它不再垮下来,然后才开始救人。再比方说往密闭的空间里打一个洞,救护队员一般会打一个规则的圆形,因为圆形比正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更能受力,不容易垮塌和变形。

  因为专业,矿山救护队员救援成功率非常高。 汶川地震救灾中,安监总局出动了1057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人员,成功救出1113人。“平均每人救出了一个人。”以至于后来救援部队领导都十分肯定:“你们这救援最专业”,并请救护队员给部队小分队当指导。国家安监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孟斌成介绍说。

  这次玉树救灾,救护队员又成功救出46人。这一成绩凝结着队员艰辛的努力。深入盲区的8名队员回来后,每名队员的脸上都蜕了一层皮,曾获得过四川省救护竞赛个人冠军的王杰,返回玉树时已处于半昏迷状态。

  为感谢救护队员,很多灾民把象征着最高敬意的哈达,挂在了救灾队员的脖子上。王端武告诉记者,“当进入玉树灾区的那一刻,当看到灾区满目疮痍的场景,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会奋不顾身,凡是共产党都会奋不顾身”。(本文图片由王玉卿、张明提供)

  编辑 余茂君

责任编辑:kerrywang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