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事故发生的决定因素
2010年第1期“热点追踪”栏目《致命43分钟》一文所报道的2009年龙煤集团新兴煤矿“11·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是继2004年郑煤集团大平煤矿“10·2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005年阜煤集团孙家湾煤矿“2·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之后的同类事故的再现。这3起事故的共同点是,3个国有煤矿都已投入了数百万元的资金,设置了井下瓦斯检测报警系统。从瓦斯报警到瓦斯爆炸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时间段——事故临界段,分别为31min、11min、43min。事故临界段是可以避免事故或有效降低事故后果的关键时段,倘若在这一时段中消极等待或者不作为,带给我们的则是宝贵生命的消失!在这3起事故的事故临界段中,事故发生矿的矿井调度值班员、矿井总值班人接到瓦斯浓度超限报警后,究竟是在请示、等待更高负责人的指示,还是无视井下数百条生命的安危而麻木不仁?发出“撤人”“停电”紧急指令前难道还有其他前置条件?令人费解,更令人痛心。
煤矿井下本是存在可燃气体的禁火作业区域,而新兴煤矿的矿工可以携带非隔爆型的手机入井。该矿第一次瓦斯爆炸发生后,幸存的矿工在没有任何避灾安全指示的巷道中紧急撤离,错误的逃生路线使得无辜的生命难以抗争第二次瓦斯爆炸的摧残。连井下避灾路线的安全标志都不在预案范畴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定期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物资的管理就更可想而知了。正如“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的道理一样,事故避免或发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其他。“科技兴安”是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的重要体现之一,科学技术能有效提高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水平,但不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北京海淀读者 俞胜章
助人为乐 更要助己安全
读了2010年第1期“工伤保险”栏目《休息日帮学徒受伤的工伤认定》一文后,我对闻青因给他人帮忙而受伤的行为,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闻青休息日里不休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这种精神是需要大力提倡的,从这点意义上来讲,我对其受伤表示同情。但他违反规定,私自帮忙,出事也不足为奇。因为这和他自己平时正常上岗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心态不同、准备工作不同、防护用品穿戴不同、设备状况不同。有了这四点不同,安全实难保证。所以我们还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防止好心办坏事。
山西新绛读者 段克仁
“平时”与“评时”
年终安全工作总结、评比工作,是真实地检验、评价每个人平时安全管理工作优劣的有效方法。平时安全工作突出,“评时”就会荣登光荣榜。
平时靠了边儿,“评时”也靠边儿。一些企业的专兼职安全干部,有的专职不专,兼职不兼,在安全管理上当甩手干部,诸如此类的安全员平时工作稀里糊涂,评先进时要让他们靠靠边儿。
平时爱溜边儿,“评时”难沾边儿。有的人做安全管理工作时,常常心不在蔫、责任心不强。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怕苦怕累,见繁杂工作就躲,见危险就跑,工作时站得远远的,评先进也让他们靠边儿站。
平时铆劲干,“评时”当模范。有许多安全总监、安全员,他们平时的付出和贡献是一般员工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是带动员工抓好安全管理的“火车头”,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他们当模范定是当之无愧。
“评时”要看平时贡献,平时要为“评时”积累。平时工作当“混混”,指望“评时”靠拉票而“排排座、吃果果”,恩赐“阳光普照”是行不通的,应让这种想法、做法成为一条“死胡同”。
吉林松原读者 梁开国
安全检查莫“预约”
春节期间,各系统、各部门的安全检查力度都在不断加大,然而有的检查组在履行安全检查职责时,往往搞“预约式”检查,使安全检查工作变了味。这种检查往往使被检单位提前做了准备,检查内容、现场都进行了精心安排。这种检查使检查组看到的是一片“太平”假象,看不到真实的安全现状。
从表面上看,这种“预约式”检查可督促被检查部门借“风”自我整改,有利于改进工作,其实不然,这会给某些弄虚作假者以可乘之机,他们为应付检查而会搞一些形式主义。这样不仅容易助长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还可能为安全生产埋下“定时炸弹”。这就是一些单位和行业安全检查经常搞,事故却频频发生的缘故。我们必须改变这种“预约”式的安全检查,变“预约”为“突然”,由检查组自行安排检查时间、路线和地点,更能查出真实隐患,更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易安网友 孙锡云
编辑 宁 远